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直面高考“古诗词鉴赏”之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直面高考“古诗词鉴赏”之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很多学生曾告诉我,高考语文试题最让他们纠结的,作文之外便是古诗鉴赏,既怕读不懂,又不知道该怎么答才能拿个好分数。我深以为然。在现代读者和古诗词之间本就隔着“三座大山”:文言之深、古今之别、诗歌之博大与幽缈。区区青年未及弱冠,在高考考场没有资料依傍,几凭“裸读”便须“鉴赏”,且片刻即要以精要语言多角度回答多方面的问题,确是“关山难越”,让人平起失路之悲。本文以2013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题《醉眠》为例,试从学生的角度,一探高考诗歌鉴赏之艰难险阻,并力图辟出解决问题之道。

任何鉴赏都要先读懂文本“写了什么”,其次再探究“怎么写的”,最后才能品鉴其“优劣所在”,高考古诗词鉴赏过程亦莫能外。考场上,学生徒手翻越“三座大山”的过程是充满了艰辛和风险的,稍有不慎就很有可能误读误解。

第一座山名叫“文言”,山上嶙峋怪石包括不认识不懂意思的字,各种或活用或古今异义的词,或倒装或省略的句式等等。考虑到文言文阅读部分已有考察,命题者一般会在这个方面“高抬贵手”,或在选诗时力避生僻字词,或在诗末略加注释。今年江苏语文高考卷所选宋人唐庚的五律《醉眠》,诗风古朴,语言“简淡”,可能就有这方面的考虑。试看这首诗:

醉眠

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但学生要读懂“簟”为“竹席”之意,“便”为“安适”之意(据《说文》:便,安也。),“醉”用了使动用法,“世味”为“俗世之滋味”,“拈笔”为“提笔写作”等等,还是要费一番思量的。古文功底薄一点的同学,一路走来恐难免心惊胆战。特别是“便”解释为“安适”,在他们的阅读经验中是罕见的。

第二座山名为“古今之别”,包括文化之别、地理之别、社会风尚之别等。试分析《醉眠》首句:“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写的是山中幽静让人觉得日长如小年,看似简单明了,其实别有洞天。学生很容易以今天的眼光去看待这种寂寞之感,认为诗人处于一种郁郁无聊的精神状态。事实上在传统诗文中,“静而觉日长”亦可作可喜之事来看,因为静可养生。唐庚在其《古砚铭》中就曾自言:“吾于是而得养生焉,以钝为体,以静为用。……惟其然,是以能永年。”其实持这种看法的古人并不罕见,最典型的恐要数坡了,其诗《司命宫杨道士息轩》云:“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学生若将第一联误读,又未从第二联承接之语“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中扳回印象,“则殆矣”。至第三联“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恐只见“世味门常掩”之苦闷,难悟“时光簟已便”之恬然了。

前面两座大山虽高大险要却毕竟有枝可攀,有路可循,至三座山即“诗歌之博大与幽缈”则“云深不知处”矣。古典诗词是汉语之精粹,精深处不免让人起高山仰止之叹。

首先,古诗词的语言是不同于散文语言的陌生化、艺术化的语言,它常通过省略、倒装等方法来使语言凝炼、跳跃、曲折,读者将其“还原”的过程充满挑战。而学生又往往用读现代散文的习惯来读古诗词,目光以双音节为单位很快地“滑”过句子,心中不能对其一字一句细细品味,读不懂就是自然的了。比如颈联从文言语法的角度看并没有省略,但“世味”与“门常掩”,“时光”与“簟已便”之间却有了较大的语意跳跃,这是诗歌语言特质使然。学生作必要补充才能读懂此句含义:“(因为)(厌弃)俗世滋味(所以)常常闭门度日,(感到)(夏日酒醉后的)时光有竹席消磨就已是很安适了。”

其次,古诗词还常常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来增加内涵和韵味,有时还会造成言此意彼的效果。《醉眠》一诗除比喻外,还用了两个典故,解读典故对我们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也有很大价值。“小年”出自《庄子・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忘筌”一词源于《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两个典故均出自《庄子》,很明显唐庚受到了老庄思想较深的影响。“忘筌”即“忘言”,尾联似乎是在写诗人对自己不能用语言捕捉醉梦中的灵感而有失落之感。其实虽“忘言”而意已得,表达的实是诗人对自己本真的生活状态的怡然自适之感。理清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作为律诗的结句,它是对全诗情感的收缩,应与诗歌首联、颔联表达的主旨和情感一致。综上所述,虽从“世味门常掩”确可读出唐庚遭受贬谪之隐痛,但从全诗看,诗人乃通过描写自己在初夏之时随心惬意的日常生活起居,表达了一种对真率自然生活的喜爱之情,诗人的整体心境是旷达而悠然的。全诗的意境与主旨类似陶潜《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从这首诗也可看出唐庚对陶潜自由人格的向往。

这个结论可能会出于学生意外,因为他们看到注释“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很容易根据“谪宦诗”这个主题反映出的常见情感而推断此诗表达的是唐庚对贬谪的愤懑之情(问题3中“激烈的情感”也会给学生造成这种错觉)。学生这种类型化的思维习惯跟我们在高三阶段的诗歌鉴赏专项训练按照题材来给诗歌分类有一定关系。我们的本意是教给学生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但我们“立”有余而“破”不足,对于“谪宦诗”的特殊个性关注较少。其实,细思量,贬谪中的旷达也并不是新鲜事,坡便是典型代表。只是学生被强化训练固化了思维,考场难以想起罢了。至于唐庚人称“小东坡”,且受佛老思想影响甚深,诗风旷达本不足为奇,可惜这些知识都没有注释,学生又怎能知道呢?

学生历经百般艰辛翻越了“三座大山”还只是读懂了诗本身,距离做好诗歌鉴赏题拿到较好的分数还路迢水长。试看题干:(1)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义。(2)“世味门长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3)《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的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

第一题问首联含义,明显是从“写了什么”的角度来命题,照常理学生应该回答“山幽静得就像万物没有萌生时的远古洪荒一样”,可报刊所登参考答案却是“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明显是从“怎么写”的角度来答,学生如何得分?好在学生凭多年在考场摸打滚爬的经验,总结出以多写为胜这条经验,凡有空处,不管什么角度,把想到的都会答上一点,可能还真能捞点分数,只可惜委屈了问什么答什么的老实人。

第二题问颔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由“诗境”探究诗人“心境”是一个系统工程,台湾黄永武先生在《中国诗学》中有言:“要知人论世,要体察作者繁复的心境,不外乎从历史知识中去注意‘时、地、人’三个要素。”也就是说了解诗人的心境需要考察作品产生的年代、地点,作者的生平际遇乃至性格取向等等,这显然是考场“裸读”难以实现的。学生就只能从诗歌本身和唯一的一条注释中去“意会”并且“言传”了。

笔者对第三题题干中将“芒焰在简淡之中”解释为“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的情感”持保留意见。“芒焰”,亦作“芒炎”,亦作“芒”,指星的光芒。《汉书・五行志下之下》:“元延元年七月辛未,有星孛于东井……察其驰骋骤步,芒炎或长或短。”可见“芒焰”并非“锋芒”之意,理解为“激烈的情感”有待商榷。况且从吴之振等所编《宋诗钞・眉山诗钞》评唐庚诗“结束精悍,体正出奇,芒在简淡之中,神韵寄声律之外”可见,“芒”与“神韵”并举,与“简淡”相对,应是“光芒、神采”之意。“芒在简淡之中”应理解为唐庚诗“语言简淡却意蕴深厚充满神采”。即使如题干所解唐庚诗在“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的情感”,答案犹不能自圆其说。答案是:“门掩世味”“捻笔忘筌”暗含诗人难忘世事,透露诗人忧愤不平之气;全诗却以“山”“余花”“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前后两层意思存在矛盾之处,无法统一。仅以诗人选用的“意象”特点来论断诗歌的“简朴风格”,恐怕成立。“山”这一意象,古诗中气象万千,怎可简单类型化为“闲适”。而“余花”则更常带伤感更未必“闲适”。此句中“简淡”主要是指:语言风格简朴平淡,亦可兼指表达技巧简实,所写生活朴素自然,诗人心境平和恬淡,诗歌的美学风格平淡冲和等。至于“意象”闲适因而风格“简朴”之推论,真真匪夷所思。应该说此题开放性还是较强的,有利于区别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惜题干和答案都有问题,即使是在诗歌鉴赏上下过苦功的学生,亦未必可以拿到好分数,可痛!

学生惧怕诗歌鉴赏,高考题中古诗词鉴赏得分率历年偏低,一方面固然源于诗歌本身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也和我们高中阶段的古诗词教学和测试体系不够科学严谨有关。我们诗歌教学的现状到底如何呢?从教学思想上来看,沿袭传统诗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思路,重“感受性阅读”轻“理性审美”,使诗歌鉴赏活动陷于凌空虚蹈;从教学内容的设置来看,教材重文选轻理论,课堂重内容轻形式,研究重个性轻共性;从教学手段来看,重诵读、重感悟、轻体类、轻实证;从教学考查角度来看,诗歌鉴赏的能力要求高远而模糊,所用术语重复或交叉,试题答案角度少,表述不严谨。如此种种,造成诗歌鉴赏教学效率低下之痛

真正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出路在哪里?黄永武先生说:“如果鉴赏完全是以读者个人趣味为中心,这种印象式的鉴赏,是人人都能的;但如果要透过字义诠释的层次、透过结构美感的层次、透过性向风格的层次、透过道德判断的层次,直与作者的心弦发生生命的共振,则这种鉴赏断非人人皆能。”诗歌鉴赏应该是一种“理性的审美”,“只有这样的审美才能深入人的精神世界,而不是停留于感官的刺激”。基础教育阶段的诗歌鉴赏应该脚踏实地,给学生提供规范的学科知识,为其提高能力铺设实实在在的知识台阶。这还有待于学术界对“中国诗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待于教学界对“中国诗学”研究成果的智慧运用,也有待于诗歌鉴赏命题专家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