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给语文课打开另一扇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给语文课打开另一扇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你喜欢语文课吗?”

对这样的提问作出肯定回答的,比例不会很高。学生不喜欢语文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教师的层面讲,教学时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上、放在文本表层的解说诠释上,学生不会产生强烈的心理期待与探究冲动,也不会有实实在在的思维与认识等方面的收获,在“例行公事”中无聊地度过一个个四十五分钟,若是喜欢了,岂不是怪事?

作者简介、背景介绍,词语、文学文化常识,划分层次、段落大意,基本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仍是目前语文课上必不可缺的元素。很多教师的教学设计基本上就是“教师用书”与“教案选”的拆分组合;不同之处,只是有的教师对某些元素的取舍更合理,或者教学程序的安排更灵活,或者课件做得更生动、更精致而已。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有些问题是教师必须要考虑的,比如哪些学习内容可以由学生自己解决,哪些是学生可能不理解、解决不了的,如何将文本的教学效能开发到最大,等等。这些问题清楚了,教学设计才可能更优化,教学效果才可能更理想。

核心的问题是文本教学效能的最大化。教师要练就一双敏锐的鹰眼,发现文本中最有开发价值的点。好比采矿,要准确探测到哪个地方的矿石品位高,然后立刻开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成为一个出色的采矿者,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熟练使用相关的专业工具是基本条件。对语文教师来说,学会运用逻辑思维分析、解读文本,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准确地定位到那个要找的“点”。

找到“矿石”,如何“冶炼”?

首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文本中隐含的逻辑因素,使对文本的分析走向清晰化、深入化。比如类比推理,泛泛地解释为“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某些属性的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学生不可能真正理解,更谈不上在交际与写作中具体应用。所以,教师可结合相关事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予以具体解析。邹忌由妻、妾、客人对自己不合事实的夸奖,联想到天下臣民对齐王的奉承;由自己与徐公比美而“受蔽”,推导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再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陆谦“火烧草料场”这一毒计其实符合逻辑学上的“二难推理”:林冲将被置于死地――要么和草料场一块化为灰烬,要么因“渎职罪”而被处以极刑。在这样的情势下,林冲别无选择,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彻底丢掉幻想,与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性格决裂,奋起反抗。教师如果引导学生从“二难推理”的逻辑层面上进行阅读,可以加深对害人者凶残本性的认识,准确理解把握促使林冲性格发生转变的关键。

其次,可以运用逻辑分析对文本进行质疑、延伸阅读,设计相关的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高质量的思维训练。徐江先生讲“完璧归赵”,运用“反事实假设”的思维方法(即“假言推理”)做了“二次解读”,他所设计的两个问题很有思维含量:1.假如你是赵国的使者,你如何劝说秦王放弃“易璧”?2.面对蔺相如对秦王的“戏弄”,如果你是秦的使者,你如何向赵王表达秦国的“抗议”?这实际上引发学生根据不同的现实情境,从事例逻辑的层面进行恰当的表达,客观上实现了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即读与写)的统一。第一个问题,要给秦王分析“以城易璧”的不可取。必须注意几点:①要符合“赵使”的身份;②要站在为秦考虑的立场;③要让秦王自己作出判断。徐江先生的“示范”用了“两难推理”:以城易璧,会令国人(尤其是十五城的百姓)认为秦王“重物轻人”;若不予赵城,则秦王又失信于天下。这样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最后的选择当然只能是停止这场“交易”。第二个问题,要考虑两点:说什么?怎样说?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但都是以事理逻辑为底色的;外交上的纵横捭阖、唇枪舌剑,凭借的就是敏锐的逻辑思维及反应能力。

徐江先生认为“蔺相如是一个冒险主义者”,对此我是这样看的:作为一家之言,能够自圆其说,应该是允许的,但不能将其作为终级结论(或唯一结论)。因为史料匮乏的原因,司马迁不得不留下一些空白,正是这些空白,让读者可以对文本做基于合理基础上的多向度解读。我们要尊重多少年来形成的共性的结论,同时又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我的看法是,应该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质疑提出反质疑,尤其要引导学生有理有据、以理性的思维思考问题;同时我建议,“课后练习”再加上一道题:“蔺相如是‘冒险主义者’吗?”

打开一扇窗,屋子里的空气就会更清新。问题的关键在于,当习惯于一种相对轻松、省事的程式后,要换一种相对来说有难度、挑战性更强的方法,很多教师可能会有畏难情绪,可能会找出这样那样的借口,哪怕这种方法更有益、更有效。比如,我们现在忙得很,琐碎的教育教学工作占去了很多时间,实在没有精力再去啃这块骨头。比如,这样搞如果学生的考试分数下来了,怎么办?

头一个理由其实不是理由,是给自己的惰性或不作为找借口;第二个理由是不必要的担心,因为只要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逻辑思维分析,学生真正具备了高质量的思维能力,还过不了考试这一关吗?学生在议论文中能恰当使用“反事实假设论证”,无疑会增强分析的逻辑张力与说理的力量,这样的作文绝对秀然挺出,得高分是再自然不过的。另外,需要强调指出的是,阅读教学中逻辑思维分析的介入只是作为教学流程中的重要节点或亮点,前文所提到的对文本的常规处理(包括词语、常识的积累)还是要做的,只是要注意选用恰当的方式与方法;另外,教师还要向学生交代,对文本的理解考试时作答应以通行的观点为准,不能用一家之言代替共性的结论。

对文本进行逻辑思维分析是教师必备的学科专业能力。这样的能力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要经过一个由痛苦而快乐的羽化过程。不断强化自己提高专业素养的意愿,挣脱职业惯性的束缚,克服时时袭来的惰性,是这个过程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要在以下两方面着力:

第一,要善于学习和借鉴。这里所说的学习包含两层意思:相关知识的积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关于逻辑学方面的知识,大多数教师在上学的时候都应该学过,概念、判断、推理、演绎、归纳……这些名词术语也都能说上一些。让这些东西经过大脑的加工消化,变为文本解读的一把利器,才算实现了真正的“对接”与“落地”。没必要左一个名词右一个名词,重要的是要把思维分析的轨迹清晰展示给学生,这是对学生最好的示范。有些教师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感到有些困难,这是正常的。怎么办?可以借鉴他人的成果,通过加工整合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之中。徐江先生对蔺相如的质疑,里面就有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的影子在。语文教师应该成为一个会读书的人。

第二,要不断反思和总结。一个新创意、新想法,在转化为教学操作与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理性的反思是必不可少的;把反思的成果形成文字,日积月累就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逻辑思维分析只是语文课堂众多窗子中的一扇,徐江先生对文本的解读也只是众多答案中的一个。希望这样的火种能点燃每一个热爱语文教学的教师心中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激情,以自己的行动为语文课注入汩汩清流,在给学生有用、有益的收获的同时,实现自己教学生命的升华,进而尽情享受职业与专业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