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最后的晚餐》的背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最后的晚餐》的背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这个忧伤而明媚的三月,我从我单薄的青春里打马而过,穿过木棉,穿过时隐时现的悲喜和无常。

近一晚上,都在盯着列奥纳多・达・芬奇所创作的《最后的晚餐》。耶稣坐在餐桌中央,他以一种悲伤的姿势摊开双手;十二门徒在耶稣周围形成波浪状的层次,紧张不安地盯着他;耶稣背后的门外是祥和的外景,明亮的天空在他头上仿佛一道光环。他双眼注视画外,仿佛看穿了世间一切炎凉。我轻轻啜着一口茶,脑中闪过美术课上一些片段,这幅画的背面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透明的骑士・背面的忧伤

我是骑士,一个近乎看不见的骑士,透明的圣殿骑士。在这幅画上,我待了几百年,却始终没有人发现我,直到一个身影伫立在我面前,许久许久。我一眼便认出了他,他和主人长得好像,可我的主人,这幅画的作者早已不在人世,他是谁呢?也许是人们口中所说的转世吧。在和他的对视中,我看到生命从我头顶上飞过去时投下的斑驳深邃的暗影,沙漏翻转覆过去,千重鹤又灿烂地开了一季。我知道又过了一年,很多事情也改变了。

“轰隆……轰……”炮火不断落在身边,那是拿破仑的主张,主人又早已不见身影。

“嘭……轰……”不知隔了多长时间,当我从沉睡中醒来,“二战”已经开始。看着身旁约翰、彼得马太、达太,他们渐渐从墙上剥离,我心中竟

然有一丝,这下该有人发现我了吧。可是意大利人在这面墙前后上下,用好几层沙袋完全遮挡住,壁丽幸存了下来。这画不知被后世画家修了多少次,哪一笔是主人真迹恐难寻觅,可就是没有人瞧过我一眼。

直到那个人再一次站在我面前,虽然容貌早已不知变化多少,但我还是一眼看穿你的身份。主人,你还记得我吗?既然我的存在没有价值,又何必赋予我这样的一个身躯呢?我不甘心,不甘心呀!

不久前,意大利一位叫斯拉维斯・派西的电脑专家发现了我。几百年的压抑,终于在这一刻爆发,“主人是你吗?”我知道,一定是你!

闭上眼,飞花铺天盖地地涌过来,像是你的回忆,突然从天而降。

十三音符・40秒哀乐

老师说,圣徒前的面饼大小不一,到处弥漫着死亡前的悲伤。

也不知是哪位心无旁骛的音乐家,竟发现了这如此悲伤的秘密。在这幅画的背面,事实让人泪流满面,

巨大的长方形餐桌是五线谱,大小不一的十三个饼是音符,盘子是连接线。秘密就在手放在钢琴的那一刻揭晓。一个个音符从手指间流泻而出,低沉而哀伤。然后是无奈的悲伤,宛如一曲生命的挽歌,最后音乐转而非常低沉,如同生命进入倒计时,残喘地表示死亡的前奏。

40秒,整整40秒,早闻达・芬奇不仅善于画画,还能吹笛子,能创作,不仅作同还会作曲,又有一副好嗓子。没想到他心思更是如此细腻,哀乐在我耳边一遍遍回荡,慢慢,沉淀进我心底。

耶稣终于还是无法抵挡死亡的脚步,但是在一切又回到起点的同时,他能留给我的,哪怕是零星片段,哪怕只是零星琐碎,哪怕只是一种味道。只是这所有的所有,却让我无法停止地悲哀,无法停止地哀泣。

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生命如雾般消散。而那40秒的哀乐,就成为我心中深深埋藏的一条湍急的河流,无法泅渡。那河流的声音,就成了每日每夜绝望的歌唱。十三个音符,40秒哀乐。

玛丽亚・背后的眼泪

我以为回忆就会这样慢慢搁浅,化作泡沫,消失在海的边陲。可是记忆的种子却时而出没,时而埋藏,再也无法追逆到从前的时光,今后的我们都要勇敢。

我是玛利亚,耶稣右边的第一人,他的红颜知己。是的,我不是人们口中的耶稣最喜爱的门徒约翰,我是玛利亚。

耶稣,你过得还好吗?彼得依旧恨着我呀。他恨我为什么你会把教会交给我,他恨,他为什么要听一个女人指挥。在这弥漫的悲伤里,他在我右手边。我在对你的思念中,却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死亡的威胁。看啊,他手拿着餐刀,他那怨毒的眼睛正盯着我,恐惧噬咬着我的心。

几百年来,人们一直认为我是约翰。可又有谁知道,我心中的苦涩早已泛滥成灾。

在黑色的风吹起的日子,在看到霰血鸟破空悲鸣的日子,在红莲绽放樱花伤逝的日子,在你抬头的笑容间,在百年的时光裂缝与罅隙中,我总是泪流满面。因为我总是禁不住地想起你,这是最残酷也是最温柔的囚禁吗?

时光仍在,是我们飞逝,我还在原地等你,你是否已忘记你曾经来过这里?

凡世的喧哗和明亮,世俗的快乐和幸福,如同清凉的溪涧,在风里,在我眼前,温暖如泉水一样涌出来。我没有奢望,即使人们总固执地认为,画上这个人是圣・约翰,我只要你快乐。

四行清泪,圣殿骑士的,玛利亚的,自画上缓缓流下,涸湿了他们的身,透过画的背面,穿过无尽的悲伤……

同窗观点

每一个小段落中,用第一人称,勾勒出每一个人内心深深的伤感,最后汇聚成无法磨灭的悲伤,就如同这幅画一样,难以被人读懂。文章用细腻的笔触,抒写出《最后的晚餐》中令人压抑的片段、表现出画中人的悲惨的内心世界,令人感触颇深、很有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