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独生的爹、独生的妈和他们独生的宝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7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独生子女。今天,家中备受关爱,备受呵护的“抱大的一代”长大了,他们跨进了培育新生命的人生周期,成家立业了,生儿育女了。这些独生子女是怎样当父母的?
我们把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和80年代,如今已生儿育女的独生子女――称作中国的第一代“独生父母”。
中国第一代“独生父母”能不能独立?他们与他们的父母,在生活方式上、特别在生儿育女的观念和方法上,究竟有什么不一样?生活给予这些“独生父母”的,是如意的笑容,还是尴尬的涩苦?
怀着理解,让我们一起走近“独生父母”,聆听人类历史上一个独特群体的心音,聆听他们充满喜怒哀乐的讲述。
故事1
尴尬的角色转换
在亲友和父母眼里,朋朋和蔚蔚是两个“长不大”的人,朋朋喜欢玩电脑,网上聊天,没完没了;蔚蔚整天嘻嘻哈哈,天塌下来也不怕的样子。当蔚蔚生下宝宝后,朋朋和蔚蔚开始了他们啼笑皆非的角色转换。
有一天,来一大帮蔚蔚的女朋友,大家七嘴八舌地围着看宝宝。宝宝突然哇哇哭了起来,蔚蔚一把抱起孩子进了卫生间。大家正猜测,蔚蔚抱着孩子,捏着鼻子走出了卫生间。
蔚蔚抱歉地对大家说,孩子拉屎了,实在太臭,还是等朋朋回来后再给孩子换尿布吧。
大家疑惑不解,尿布脏了为什么不给换一块干净的?
蔚蔚解释说,我和朋朋是有分工的,我只负责抱孩子,奶孩子。朋朋负责给孩子换尿布。
众人“哄”的一下笑开了。
我们调查走访中发现,不少“独生父母”的生活境况和蔚蔚相差无几。过去,他们的日常生活基本靠父母的照顾,现在却反过来要去照顾自己的孩子了,这太勉强,太有点力不从心了。有的 “独生妈妈”,担心母乳喂养会影响自己的身材,转而买进口奶粉喂宝宝;有的 “独生爸爸”,妻子还没有出院,大大咧咧地在婴儿室抽烟、打手机;宝宝哭闹,小夫妻俩半夜里也会打电话给自己的父母,询问对策。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对717名做了爸爸妈妈的“独生父母”和1109名非“独生父母”进行的专项调查结果显示,有三分之一的“独生父母”没有作好做爸爸妈妈的心理准备,与非“独生父母”相比,他们在结婚、生儿育女的问题上,无论是观念,还是处事能力、处事方法,都带有鲜明的“独生”特征。
调查表明,“独生父母”处理夫妻关系和家务能力较差,其中有三分之一的“独生父母”对结婚生子一事渐有悔意,原因多半是埋怨家务多或者分担不均匀。大部分的“独生父母”选择把孩子交由自己的父母带养,帮助照顾,仅约有37%的“独生父母”是自己带孩子。
故事2
她曾选择当全职妈妈
她也是一个“独生父母”,但她不仅没有把孩子交父母照顾,还曾选择当了全职妈妈,孩子一直由她自己亲手带养。
当孩子牙牙学语时,她常常给孩子听一些充满春天气息的音乐,在温馨的气氛里朗诵儿歌给孩子听;孩子慢慢长大了,她鼓励孩子满地爬,放手让孩子蹒跚学步;孩子3岁了,她教孩子自己刷牙,自己穿衣。孩子刷牙没有放牙膏,衣扣上下错位,鞋子穿得一正一反,她会将这些细节用摄像机摄录下来,和孩子一起看。她那3岁的孩子比起其他同龄的独生宝宝能干多了。
她的育儿生活从容而有章法。
她很有感触地说,不要小看生活小事,我们这一代人,穿衣穿鞋都是由父母一手包办的,对于父母全过程的服务,我们似乎已经习惯,养成了任性、骄横、霸道、蛮不讲理的坏脾气!现在,我不能将这些毛病再“遗传”给孩子,我得让孩子知道,他应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摔倒了,必须自己爬起来,爸爸妈妈是不可能去扶的。
我不希望孩子认为自己是家庭中的特殊人物,他只是家庭的一员,对家庭要有责任感。现在,我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对孩子说,哎呀,今天妈妈累坏了!孩子很懂事,马上给我拿来拖鞋,亲我。我的心里顿时感到有一股暖流在涌动,差点儿掉下泪来,我的努力没有白费。
父母的育儿方式是儿童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保证,育儿方式不仅包括育儿风格、育儿态度,还包括各种育儿模式,如照料模式、知识来源等。家庭育儿方式不仅受社会环境、儿童特征的影响,还受父母本身的生活习惯和个性特点的影响。
社会公认的那些独生子女的毛病并不是孩子独生造成的,而是父母错误的育儿方式和观念造成的。在家庭生活中,将孩子放在不恰当的位置,孩子很容易成为家庭中的“特等小公民” ,也容易发生教育问题,即使非独生子女也一样。所以,家长应该使子女从小就能掌握正确的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社会习惯,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发展孩子的自立能力。
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养成一个习惯,历练一种个性;有了一种个性,笑傲一生命运。
相关链接
互联网显然为“独生父母”拓宽了一条获取育儿知识的新渠道。在对新媒体的使用上,“独生父母”明显是“先行者”,调查表明:45.7%的“独生父母”曾使用过互联网查询育儿知识,比非“独生父母”高出7.2%,其中多次通过网络查询育儿知识的“独生父母”比例达12.2%,32.2%的“独生父母”知道一到两个育儿网络,11.2%的“独生父母”知道更多的育儿网络。
调查同时发现,网络的影响还很有限,“独生父母”的主要育儿知识渠道仍然来自书报杂志、长辈传授和电视广播。但与非“独生父母”相比,将网络当作重要育儿知识来源的“独生父母”相对更多,“独生父母”比非“独生父母”更喜欢使用这一新兴媒体寻求育儿知识。
故事3
三代同堂,相邻“一碗汤”的距离
刘峥结婚前经常和朋友疯玩,泡吧,唱歌,逢周末常常玩一个通宵,第二天便蒙头大睡,连午饭都顾不上吃。在父母眼里,他纯粹是一个新新人类。结婚买房时,他抱着与许多“独生父母”一样的想法,希望能与双方的父母分开住,他和妻子姜波波认为,不论哪方父母,都不太可能接受他们的生活方式。
有一天,刘峥的想法发生了动摇,姜波波也不再向往“单飞”的日子了。
孩子的出生,为刘峥和姜波波带来了欢乐,也带来了不尽的烦恼。孩子要吃,爱吵闹,拉屎撒尿,刘峥手足无措,姜波波筋疲力尽。
然而,第三代的出生给刘峥和姜波波的父母带来极大的快乐。两亲家时不时到小俩口的家来走走看看,每次来,老辈都抢着帮着给孩子换尿布、洗澡。刘峥和姜波波突然觉得,自己的生活少不了父母,要是少了他们,自己和姜波波的俩人世界是不齐全的。
有一天,岳父母来了,一边帮着料理孩子,一边嘱咐刘峥和姜波波干这干那。刘峥倏地发现,岳父母的背有点佝偻,这使他想起了朱自清笔下的《背影》,想起了自己的父母,他的眼眶有点红了。自己和姜波波也要老去的呀,何况父母!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父母们渐渐老了,不能料理自己了,他们怎么办?刘峥忽然觉得,他太向往那种三代同堂的生活了,有喜悦,有帮助,有责任,更有天伦之乐的亲情。他觉得奇怪,有了孩子,自己竟然变得婆婆妈妈起来了。
享受亲情的感觉是美好的,他需要体会这种感觉,就像体会泡吧和朋友谈天说地时的轻松感觉一样。现在,他渴望与父母、与岳父母一起住,实在不行,那就住得离父母、离岳父岳母家近一点,最好是“一碗汤”的距离,从这幢楼到那幢楼,也就是说,从自己家到父母家或是岳父岳母家,端一碗汤不会冷,保持着温暖。
以刘峥和姜波波为代表的年轻的中国第一代“独生父母”,外表明朗如阳光,内心却缺乏生活能力和对生活的真正理解。正是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唤醒了他们沉睡的生活意识和责任意识,他们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真的“很现代”、“很前卫”、“很时尚”。他们开始醒悟,家庭和事业同样重要,人的一生,两者不可缺一,人生需要寻求平衡。
也许,别的都可以缺少,惟独这人世间的亲情,须臾不可缺,须臾不可少,孩子是生命的根、生命的延伸,为了孩子,“独生父母”呼唤亲情,呼唤“一碗汤”的亲情,呼唤“一碗汤”带来的三代济济一堂的欢乐。
的确,很多在父母羽翼下呵护长大的“独生父母”,为人之父和人之母后幡然觉悟。生活,悄然改变着刘峥和姜波波,改变着年轻的中国第一代“独生父母”。
相关链接
中国第一代“独生父母”,他们一方面在父母的关怀呵护中留连忘返,一方面又面临着眼前和今后需要照顾“四老”的窘困。他们享受亲情的同时,又不得不面临四重压力: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生儿育女的压力和照顾老人的压力。
时下,“二小陪四老”的现象并不乏见。身患疾病,卧床不起,或者住院治疗的老人,指望“独生父母”端水端尿,在身旁陪伴,已是一种奢望。要年轻的“独生父母”照顾四个老人,“非不为也,实不能也”,“独生父母”有“独生父母”的苦衷啊。
据上海卢湾区创业指导中心披露,一位下岗女工,每日陪送两个老人去医院看病,一个月的收入可达1000元,这为下岗女工创造了再就业机会,但同时,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二小陪四老”带来的社会困惑。
数据
* 2005年1月6日子夜,中国第13亿个公民诞生。
* 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
* 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5个国家依次为:中国,13亿;印度,11亿;美国,2.97亿;印尼,2.23亿;巴西,1.81亿。
* 上海是中国人口最为集中的一座特大型城市,常住人口为1700多万,面积7000平方千米。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报告称,“上海最大人口承载能力在2800万到3000万”。目前,上海的常住人口为1700多万, 2020年前后,上海的人口规模预计将达2200万到2400万。
* 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统计,1972年美国的“独生子女”数量在800万~900万,到了1985年,“独生子女”的数量增加到了1300万。如今,“独生子女”的数量已经接近1600万。
* 欧洲出生率大幅下降。意大利平均每个妇女生1.2个孩子,为欧洲最低;西班牙和德国其次,平均每个妇女生1.3个孩子;爱尔兰从1975年的3.5个下降到1.8个。
观点
* 苏珊・纽曼是美国的人口学专家,著有《独生子女――欢乐与挑战》一书。她认为,“独生子女”家庭是一种急速增长的家庭模式,越来越多的人已经选择只生育一个孩子。
* 2003年,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进行了一项社会采样调查,关于独生子女的亲子关系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独生父母”家庭的亲子关系更加紧密和平等,另一种观点认为家长的教养缺陷以及儿童的自我为中心导致了城市家庭中更多和更大的代沟冲突。
相关链接
养育孩子是家庭作为社会细胞存在的主要功能,也是整个人类得以繁衍生存的基本保证。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养育孩子的意义是什么?
上一代人可能更多考虑养儿防老,传宗接代,带有强烈的功利性。而上海社科院的调查发现,多数“独生父母”认为生育是为了体验人生和人生的乐趣。有一项调查:当事业和养育孩子发生矛盾,作何取舍?结果发现,16.5%的“独生父母”选择“要事业不要孩子”,非“独生父母”的比例只有11.8%。显然,“独生父母”更强调自我和自我感受,个人发展要胜过履行社会赋予家庭的基本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