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砌体结构发展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砌体结构发展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砌体结构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同时也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应用,从朴素的砌体结构应用,到理论层面的计算研究,砌体结构研究已经越来越引起行业人士的注重,做好这方面的研究,不仅对保证工程质量意义攸关,而且对于开发应用新型墙体结构材料,发展绿色墙体产业非常重要。

关键词:砌体 结构 研究

砌体结构在我国的发展历史

1.1砌体结构的概念

由砖、石、或者各种砌块用胶结材料砌筑而成的结构,成为砌体结构。

古人类自从山洞、丛林中移居出来后,就开始学习和使用砌体用来搭建房舍、构筑围墙,像西安的大雁塔、河北省的赵州桥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也是应用砌体结构的典范,遗存至今的古城墙也是砌体结构应用的杰作。

1.2砌体结构的种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砌体结构可以有若干不同的种类:按照使用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砖砌体、石砌体、砌块砌体;按照砌筑型式可以分为实心砌体和空心砌体;按其所起的作用可以分为承重砌体和非承重砌体;按照配筋程度可以分为无筋砌体、约束砌体和配筋砌体。

1.3砌体结构的特点

无论是在地震几度设防区,抑或在多层或者中高层建筑中,砌体结构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世界上非常受重视的一种建筑结构体系,是与其固有特点分不开的,与钢结构相比,砌体结构可以大量节约钢材,造价低;与混凝土结构相比,无论是无筋砌体还是配筋砌体,施工时一般不需要模板,工艺简单,施工迅速简便;此外,砌体结构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耐火性,以及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诚然,砌体结构也有自己的缺点,自重大、体积大,砌筑工作较为繁重。

正因为砌体结构的上述优点,,砌体结构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型式的砌体结构有了较快发展,采用了各种承重和非承重空心砖,非烧结硅酸盐砖和各种砌块,目前我国墙体结构中砌体约占90%以上,砌体结构是我国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结构型式。

2砌体结构的受力分析

砌体在构筑物中主要有围护隔断和承重作用,一般来说,在砌体结构中,砌体的受力主要考虑它的抗压性能,而抗弯、抗拉、抗剪受力较为少见。而非承重结构,则不考虑它的受力作用。如前所述,砌体在结构中主要考虑它的轴心抗压性能。砌体轴心受压破坏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加载约为破坏荷载的50~70%左右,砌体内的单块砌块出现裂纹,此时,如果停止加载,则裂纹不会继续发展。如果继续加载达到破坏荷载的80~90%时,砌块的裂纹也将继续发展,单块砌块的个别裂纹将连接起来形成贯通的竖向裂纹,其特点是此时停止加荷,裂纹仍将继续发展,此时砌体的变形破坏类似于钢材在超过屈服力后的情形,既在保持原有荷载力的情况下,破坏会继续发展。通常情况下,认为砌体是处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工作,所以此时就是砌体结构破坏的实际阶段。

分析砌体结构的破坏过程,就是为了提高它的抗破坏能力,应当从三个方面来考虑提高砌体的抗压性能。

2.1提高块材和砂浆强度,块材和砂浆强度是决定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砌块的破坏主要是由于受剪力作用引起的,因此,除了对砌块的抗压性能有所要求外,还应当有一定的抗弯折强度。

2.2改善砌筑砂浆的性能,除了保证砂浆的强度外,砂浆的工作性能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标,砂浆的流动性和保水性能好,不但降低劳动强度和减少浪费,同时易铺砌厚度均匀和保证密实性,这样可以降低块材在砌体结构内的弯剪应力,提高砌体强度。

2.3提高砌筑质量,首先要使用外观规整的块材,保证每块块材的受力均匀,这样块材的砌体中所受应力较小,其次要保证灰缝的厚度均匀性和饱满度。块材表面愈平整,灰缝厚薄愈均匀,砌体的抗压强度可提高。当块材翘曲时,砂浆层严重不均匀,将产生较大的附加弯曲应力使块材过早破坏。

3、砌体结构常见问题

3.1砌体强度不足。造成砌体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施工质量查,砂浆标号不够,砂浆饱满度不够,砌块原材料质量不满足要求,结构设计中墙、柱截面积太小等原因。

3.2砌体裂缝。砌体结构裂缝是质量事故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3.2.1温度裂缝。温度裂缝往往出现在建筑物顶层,以两端最为常见,顾名思义,温度裂缝就是由于气温变化,不同材料及不同部位的变形不一致,同时结构内部之间存在着较大约束,从而产生应力,造成砌体裂缝。避免此类裂缝要对建筑物采取适当的温控措施,减少昼夜温差效应。

3.2.2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此类裂缝一般出现在建筑物底层,是由于地基沉降差较大造成的,地下水位变化,地基冻胀,附近建筑物开挖等等都可导致不均匀沉降。

3.2.3砌体截面小造成承载力不足裂缝,此类裂缝主要是设计缺陷或者建筑物不正常使用造成的,应当从严格设计程序着手予以考虑,设计时就应当考虑到砌体结构可能受到的荷载。

3.2.4原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不强造成的裂缝。

砌体结构的发展和趋向

虽然人类应用砌体结构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人们真正对其进行科学的理论研究历史并不长。直至20世纪30年代,砌体结构都是采用经验法设计,或采用允许应力法作粗略的估算,所设计的构件大多粗大笨重。前苏联从20世纪40年代,欧美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砌体结构的受力性能进行较为广泛的试验研究,从而提出了以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为依据的设计计算方法。我们国家是最早应用砌体结构的国家,但是真正对其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1988年对原1973年的《砖石结构设计规范》进行了修订,并颁布为《砌体结构设计规范》,2001年又对1988年版进行了修订,不断地将新的研究成果纳入设计规范。当前我国砌体结构的理论研究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4.1 无论是承重结构还是非承重结构,尽量减少砌体本身所占体积和重量,都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传统的小块粘土砖以其耗能大、毁田多,运输量大的缺点越来越不适应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对其改革势在必行。发展趋势是充分利用工业废料和对方性材料。例如,用粉煤灰、炉渣、矿渣等垃圾或废料制砖或者板材,可变废为宝,用河泥、湖泥、海泥制砖等。

4.2、发展高强、轻质、高性能的材料。发展高强、轻质的空心块体,能使墙体自重减轻,生产效率提高,保温性能良好,且受力更加合理,抗震性能也得到提高。发展高强度、高粘结胶合力的砂浆,能有效的提高砌体的强度和抗震性能。

4.3采用新技术、新的结构体系和新的设计理论。配筋砌体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采用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的板材和大型砌块等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施工进度。

4.4除了考虑砌块在结构中的受力作用外,砌体结构的保温性能也是最近几年来非常受到政府重视的一个指标,粘土砖虽然各个方面的性能优越,但是导热系数大,热阻小,不符合绿色发展观念,因此发展轻质空心、夹芯保温墙砌块是时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潘全路(1968―),男,高级工程师,就职于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