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刍谈高考改革之理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刍谈高考改革之理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2014年3月,北京、江苏等省市相继出炉了2016年高考“英语减分、语文加分”的改革方案,之后又有将“英语退出高考,实行社会化考试”的设想,使得高考改革的话题又一次成为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的焦点。本文认为这样的改革实际上也是利弊并存,甚至还可能是弊大于利的,并就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阐述。

【关键词】 高考改革;改革方案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28-0060-04

2014年3月,北京、江苏等省市相继出炉了2016年高考“英语减分,语文加分”的改革方案,之后又有将“英语退出高考,实行社会化考试”的设想,使得高考改革的话题又一次成为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的焦点。尤其是对高考“当事人”――高中生来说,更是反响强烈而却又迥然不同:立志攻读英语者,不知所措;英语学习特长者,迷茫失望;英语成绩不佳者,如释重负等,诸种表现不一而论。一项改革的措施,却导致了我们不愿也不忍看到的“优者痛劣者快”的反常回应而带来的“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尴尬境况。对此,笔者似乎感觉到,这样的改革实际上也是利弊并存,甚至还可能是弊大于利的。因为仅就对学生而言,存在着很大的不公平――对于那些英语学习感兴趣且成绩极佳的学生来说,无疑则是当头一棒,特长得不到尊重和发挥,严重地挫伤了他们学习英语乃至相关学科的积极性。而对于英语成绩不佳的学生表现出的如释重负,无异于给“不佳”以正名―― “不佳”顺应了改革和发展的潮流。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高考改革的换位思考:难道学有所长是错吗?有何足够的理由要去打击和泯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扼杀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应当看到,此项改革方案,是针对社会上反应比较强烈、众多家长深受其害、专业人士批评比较多的问题而制定的。在目前的基础教育中,英语学科笔试过重过难过频,能够传授优质英语的教学人才过少,导致英语教学严重走偏,表现在几乎所有学生都背起过重的英语学习负担。因此,近年来不断有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就英语教育发表言论或提出提案认为:学生在英语学习上花的时间太多,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减负”,甚至影响整个教育的质量。所以就寄希望于“高考的指挥棒”作用――降低英语在高考中的分值以实现“减负”的目的,给英语 “降温”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另一方面,语文学科自然应该是奠定人一生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传承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陶冶高尚道德情操必不可少的思想文化宝库。进一步加强语文学习,并加大对其考查的力度似乎已经形成共识,具有无可辩驳的理由。而把英语作为我们整个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放到与语文同等的地位,在整个人才选拔和升学当中占如此大的比重,似乎是很不合适的,降低其在考试中的分数又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甚至有人举例佐证:日本有些诺贝尔奖获得者,不懂得外语,却并未影响其科学研究获得成功。

但是,“语文分数的增加,使得语文在招生考试中分数一家独大,真的能使语文回归到她应有的位置,使学生重新喜欢语文吗?重视语文课等同于重视语文本身吗?”――华东师范大学周宏教授在文中得到的结论是:“加分救不了语文”!究其原因,一方面会不会使师生只重视语文如何应试,而使语文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另一方面,“由于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人文性兼而有之的学科,考试只有兼具了对两者的考核,才是语文。语文中确有可以科学化考核的内容,但更有无法科学化考核的内容,而且这部分内容指向的是更高层次的语文能力,所以语文不是一门科学。全部以科学化的思路来考核,必将是语文的灾难。”也必将会导致语文学科的严重异化。显然,这与改革的初衷大相径庭。再者,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的区分度最小,通过“语文加分”恐难担当起振兴语文学科的“历史重任”。反过来再看英语学科,改革开放以来,英语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国家的经济、文化建设和对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全球化的今天,英语对中国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看,英语教育的目的已经不再局限于“掌握一种交流的工具”,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其他民族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认识到其他民族是如何认识世界的,是如何思考的,如何生活的。更何况英语是互联网语言,现代社会是建立在互联网上的,这个纽带语言掌握不好,从个人角度还是从国家角度都损失巨大。因此,北京师范大学程晓堂教授认为:“中国的英语教育不仅不应该削弱,反而应该进一步加强。”

高考改革由于直接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具有与其他改革不同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因而备受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毋庸置疑,除专业研究者外,大多数人的观点和认识,自然有其言之有理的一面,但也不乏含有意识形态的主导和功利追求的暧昧相互掺杂各司其能的成分,无形之中给高考改革添设了种种的羁绊。不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和科学的论证,单凭直观和感觉进行改革,只能是随意的甚至是盲目的,改之不慎将会给考生及国家带来灾难性的严重后果。因此,将不同观点中的正确成分加以全面、综合地科学研究和论证,实施既有利于人才的有效选拔,又有利于人才的健康成长的高考改革,是摆在当今我国教育的最重要、最紧迫的大事。

高考改革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牵涉到课程设计、考试内容、考试方式、科目权重、试题编制以及录取方式等一系列的改革。比如,仅就对现行高中所设计的课程在高考中所占比例的角度来说,考试大纲中的科目(含成绩用于高考录取的会考科目)及各科目所占分值的比例大小,应与国家普通高中学校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科目和课时保持基本一致,两者应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不应该相互割裂分离,更不能随意取舍。而考试的科目及试题的命制,则应遵循“三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即要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应该说“三个有利于”的命题指导思想高屋建瓴,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和前瞻性。对课程改革及育人选人途径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因为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普通高中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与其各科课程修业的学时学分要求,是保证落实国家育人意志的具体体现。高考的考试范围应该全方位地对课标的精神加以体现,积极发挥其对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随意变更考试内容和分数权重,就会导致学校教育与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严重背离,使国家的育人意志无法真正落到实处,势必导致教育的严重缺失。追寻课改后近十年来的高考,其考试的内容与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内容及要求的严重背离早已有之,而不仅仅是刚刚出炉的“语文加分,英语减分”的新失衡。比如新课标中“综合实践活动”是一大学习领域,也是此次课改的“亮点”之一,自然承载着不可或缺的育人功能。但这些课程并未进入高考(或成绩用于高考),而致使该课程名存实亡。令人不解的是,我们大多数人反倒觉得很正常而很少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却偏偏对“英语减分,语文加分”改革方案的反应却又如此的强烈?这是否反映了我国公民长期以来意识形态中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偏颇的价值观念,漠视或冷淡了实践操作类课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乃至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从目前我国高考考试科目的设计来看,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排斥在高考(会考或校考成绩用于高考)之外的做法,至少是不利于课程改革方案中所要求开设课程的全部落实,也不利于中学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甚至于起着干扰和阻碍的作用。因此,高考改革应该认真贯彻落实“三个有利于”的命题指导思想,而不是只对于英语和语些类似于中医方剂汤头加减式的微调,就能够彻底解决问题的。况且,做这样的调整抑或是对课程标准的不尊重甚至是否定。即使需要调整,也是应该先调整课标再调整高考考试的分值。同时,还需要做大量的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和论证才能做出决策――加多少分减多少分是最佳的、科学的?如此调整有科学依据吗?

如上所述,即使高考考试科目(或不参加高考而成绩用于高考的科目)是完全按照课程标准制定了,这也仅仅只是高考改革的一部分,并不是改革的全部内容。改革最主要的是要解决好考什么,如何考的问题。尽管论者众说纷纭、各据其理、结论不一,但透过现象,观其本质,我们应该本着以人的发展为着眼点,进行以下三项改革,乃是高考改革不变之坚守和理据。

1. 高考改革不能打击和挫伤学有所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泯灭和遏制学生金子般的好奇心。我国教育史上一直存在缺乏对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是青少年普遍缺少对科学的真正兴趣和好奇心。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的缺失则与“应试教育”不无干系。长期以来,在过于狭小的考试范围和“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下,孩子的个性被扼杀,兴趣被漠视。好奇心在这种恶性循环中被几近分化涤荡,学生只是对考试感兴趣,对考试以外的问题丧失了兴趣和好奇心。这确实是一种教育的悲哀。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在“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论坛”上说:“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我国青少年从来也不缺少功利性指使下的“好胜心”,但普遍严重缺少追求超脱精神的“好奇心”。“‘好胜’与‘好奇’一字之差却体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境界与追求。好胜,只能胜在一时,而好奇,则惠及终身。”因此,高考应该首先在考试的内容上进行改革,在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把能体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与好奇心的内容(如对英语的爱好及答案不唯一的创造性问题等)合理地融进去,且适当延伸,使之具备对于特殊人才选拔和甄别的功能。以激励学有所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金子般的好奇心得到进一步的呵护与发扬光大。

首先,融个性特长的考查于高考内容之中是可能的。由于高考是在合格的高中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公民当中,为各级各类高校选拔进一步深造的优秀学生。因此,高考考试的范围就应当是在高中各学科中重点主干内容及相应的学科中重要思想方法的基础上再有所侧重,以有利于各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好奇心的发展和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对人才培养的不同要求,而不应该是会考的重复和叠加。应该在核心学科、核心课程上下功夫,把时间腾出来让学生发展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

其次,融个性特长的考查于高考内容之中是必要的。不能体现考查学生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的高考,就不可能彻底改变以输灌式为主的教学,就不可能改变教学中给学生以现成的结论的教学方法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法,就不可避免地给学生身心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一是学生厌学,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往往只剩下对某些功利的追求,而失去了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和对问题探究的好奇心。二是学生的后劲不足,赢在起点而输在终点是我国学生表现出的致命性的共性特征。

综上所述,高考应该在发挥其对课程改革和中学教学不可替代的“指挥棒”作用中再立新功!而不应当刻意地去掩饰和回避其在中学教学中的导向作用。做“此地无银三百两”式的回避,是一种变态的思维,只能导致教育的不断缺失。学生各怀“绝技”去“应试”,站出来让祖国挑选,何错之有?错的是搞“应试教育”,将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及百般珍贵的好奇心统统泯灭掉,把各具个性并充满好奇心的学生放入“应试教育” 的“模具”中加力“挤压”,生产出整齐划一的毫无生命活力和创造激情的“复制品”,这才是教育的最大错误!我们呼唤高考在公正公平的基础上,能够尊重所有学生的智力优势和兴趣特长,多把尺度衡量人才,不再出现类似于连中国的一般大学也上不了的学生,反而上了国外著名大学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怪现象出现。应该不拘一格发现人才,打破陋规培养人才。

2. 高考改革不能忽略或降低对学生综合素质包括道德品质素养的考查。如前所述,把能够体现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重要科目排挤在高考考试内容(或这些科目的会考或校考成绩用于高考)之外,是极其不合理的。虽然在限定时间、限定地点的考试中,将这些科目纳入考试内容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这一艰难的破冰之旅终究是要起步的。因为它毕竟是人才选拔和培养之大势所趋。唯有此举,才能引导我国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的目标得以进一步落实。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部署的指导下,我们应该着重探求以下改革途径:一是探索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的具体实施措施;二是改革考试内容,进一步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不再局限于课堂和课本所学的简单识记与再现,而强调知识在不同情景中的应用,注重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素养的考查;三是完善会考制度,增加其可信度和真实性,使高考与会考有机结合、互相补充,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和选拔的任务;四是探索多元化评价制度,达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如增加中小学的办学自,增加大学的招生自等。在综合素质考查的同时,要进一步对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文明修养的考查力度。对见义勇为、勇于奉献、道德高尚的学生要优先录取,以树立道德楷模,弘扬社会正气。例如,受到广泛关注的2014年因见义勇为而身负重伤的“夺刀少年”――江西考生柳艳兵和易政勇,未能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江西省专门为他们设计了考题,待他们身体恢复后进行了单独考试,最后他们均以优秀的成绩被自己心仪的大学录取的事例,就是弘扬社会正能量,注重道德品质考查的典范,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3. 高考改革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学生课业负担的增加。对英语“瘦身”、“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改革的措施,无疑对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有利的,也是改革的初衷。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问题的另一方面: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以后,势必导致考试与学校课程学习脱节的问题发生。学生为了取得最佳成绩,肯定要参加各种考试培训。因此,可以想见针对英语的各类补习班会应运而生林立于大街小巷,以满足追求“最大利益化”学生的多次培训和考试,直到获得满分或接近于满分为止。学生既要完成学校课程任务,又要参加考试培训。这种“无序”的“应试”竞争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愈演愈烈,既破坏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又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与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初衷背道而驰。与其出现这样的负面结果,倒不如改革前的好。其实对于英语学科,大可不必在小学一年级起即开设。一是不利于学生对语文(母语)的学习,二是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无论是对于“英语减分,语文加分”的改革,还是“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的相应改革,一定要把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切忌做些急功近利“杀鸡取卵”式的蠢事来。

参考文献:

[1] 周宏.加分救不了语文[N].学习报(教育周刊),2014-1-17.

[2] 程晓堂.关于当前英语教育政策调整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4,(5).

[3] 申明生.课改与高考之距究竟还有多远[J].新课程研究,2014,(3).

[4] 邢红军,张喜荣,胡扬洋.创造教育:文化与传统视域下的反思与对策[J]. 课程・教材・教法,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