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迷宫讲座,陷阱困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迷宫讲座,陷阱困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今人基于养生保健需要,每天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图书、报刊等传媒,借以丰富知识,获取信息,求医问药,觅寻做法,约有上亿人之多。还有一种流行最广、普及更深的宣传形式,就是“保健讲座”,除上述一些传媒载体可供选用之外,就是面对面的“宣讲”,有的还配合图片、投影、音像、实物,乃至人的现身说教、实验表演等样式,堪称耐心有加,感人至深。主办者通常以发邀请函、电话通知、街头宣告等方式,吸纳聚拢听课人,在社区市民学校,老年活动中心、社会公众礼堂以及民办医院药房等处开讲。听课者,表面看似乎是受益匪浅,事后细思量感觉有如误入陷阱。当然,也并非所有的保健讲座都是如此,但设局行骗者也确实不在少数,听者尤须当心啊!

2009年6月24日《中国质量新闻网》有报道称,“讲座课”大卖伪劣产品,河南新郑700余名老人遭遇“保健陷阱”。文中提到“随着城市生活的不断改变,人们追求健康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加注重自己的健康状况,一些商家和营销人员借此打着“免费”幌子,诱骗中老人购买药品、保健品或者其他产品进行诈骗的现象时有发生。据了解,不少老年人都有类似上当受骗的经历。以“健康讲座”、“高额回报”、“名医义诊”、“上门促销”形式设下的陷阱骗局,让一些淳朴善良的老年人防不胜防。

“保健讲座”原是一种很好的普及医疗保健知识的形式,从建国以来至上世纪80年代末,作为医学界的一项社会活动,一直在正常运行,尤其是在某些流行病蔓延季节、多发病易发状态下,保健讲座的社会效果非常好。比如从煤气中毒到流脑防治,浅出深入,家喻户晓,体现了医务人员对大众健康的真切关怀。然而,讲座毕竟不是授课。要适时、适度,主题鲜明,意在普及。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以来,这种形式如商品广告一样,被商家营销利用,使保健讲座变异,让听众步入迷宫,受圈套陷阱困惑。诚然,河南新郑市出现的一场骗局,已被依法处治。然而,回顾以往,纵览时下,此等事例,并不罕见。以保健讲座为名,行促销商品骗局,并未因此罢手,而且屡禁未绝。每年的“3.15”消费者维权活动,中国消协一再提醒消费者警惕医疗保健领域的骗局,不要走进陷阱怪圈。警示一些打着“国际爱心健康教育协会”或其他医疗机构旗号举办的免费保健讲座、免费健康检查多是陷阱,通过讲座和检查高价销售保健品才是真。多数投诉的都是保健品销售商主动与消费者联系,告知某地举办免费保健讲座和健康体检。在讲座现场,所谓“医师”会给消费者做免费检查,对诊断结果夸大其词,趁机高价推销保健品。为此提醒消费者不要轻信免费健康检查中给出的“诊断结果”。

中消协最近提示,以讲解保健知识、宣传药品效果为手段,以老年人为主要目标,骗术大致分三步:一是利用老年人认知能力较弱,骗取老年人的信任。先针对老年人讲解保健知识以及各种常见疾病的治疗,同时介绍他们推广的药品,采取试用形式,让听课老人体验药品效果。二是抽号中奖,制造惊喜,让老年人失去辨别真伪的能力,随后卖给老年人小包装产品,价格相对较低。当有老年人购买后,临走时这些人便采用“抽号中奖”回馈形式,将药品费用返还给购买者,给购买者以惊喜。同时向听课群众透露信息,将于近期内低价销售该公司系列产品,许诺购买后数日内同样将现金返还购买者。三是利用老年人贪小便宜的心理实施诈骗。由于听课的老年人大都是社区里的邻居,相互之间比较熟悉,买药还能退现金的好消息随后便流传开来,甚至有些身体正常的老年人,抱着也想免费获得产品的心理前往听课购买推销产品。当众多老年人购买产品后,团伙便会迅速离开讲课地方,不留下任何联系方式。不久易地故伎重演,继续实施大宗诈骗。

据业内人士透露,许多生产厂商和代销机构,借保健讲座或免费查体等形式,极力推销保健商品,已是现今一种成熟的运作模式。认为是“可行”“有效”的,因此不少青年乃至医生,放弃已有稳定职业,被骗拉进促销运营行列,经过几天培训,即可上岗就位,走上保健讲坛,接待听众体检,赚取效益工资。据说,一天下来,能者可以拿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不等。他们可以“拉关系,请吃饭,打亲情牌,施小恩惠,精心设计,步步为营,极尽骗取信任之能事。”但也有人觉得无聊,口齿笨拙,良心未泯,结果拿不到钱,随即辞职离去。

海外有传媒评说“保健讲座到处有,是非真假谁可知?”讲得很中肯。辨别健康讲座的真伪,是否存有陷阱,说来简单,却也难为了听众。有位讲养生保健的知名教授,在讲坛上活跃多年,现在又有人对这位教授提出质疑,从其个人的身份到其讲的内容,都存在真伪待查。对以往的听众说来,是受益了呢?还是受骗了呢?

有关部门建议,由社区居委会、正规药店、科技协会等单位组织开展各类健康知识宣传讲座活动,引导中老年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提高保健知识,满足中老年人重视身体保健的心理需求。同时严厉查处针对中老年人推销无批号药品、保健品的医疗诈骗行为,制止夸大药品疗效,连蒙带骗推销价格较高药品、保健品及按摩器材的现象。还要提倡中老年人多渠道了解学习健康知识,避免因不懂医学知识和爱贪小便宜而受骗上当。当身体不适时,应到正规药店或医院选择购买非处方药品,切忌盲目滥用。

日本的经验是以社区为单位,每月讲一次保健课,由政府指定医生,规定社区居民都必须听,如果没有来听就必须补课。国民听“保健讲座”已形成一项制度。根本不存在真伪,因为它不是商业性的。因此,日本人的平均寿命至今高居世界之首。本来国人就处在亚健康或不健康的状态,再妄受“迷宫讲座”误导,沦落“陷阱困惑”懊恼,又怎能推进全民健康长寿呢?为此,奉劝痴心听课者,应自省、自知、自明、自律。

欲求得保健知识,还是多阅读书刊,不去听迷宫讲座。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报纸,利用“报中刊”专栏,辟出“健康专页”,报社与商家合办,厂家出钱资助,所登载的内容,也大都是宣传“药品”“ 器械”之类的“软广告”或“有偿新闻”,也有言过其实或名不副实之处,还需明眼识别,勿落商家圈套。据说,联合国曾提出过“平衡饮食、有氧运动和心理状态,是保健的三个里程碑”,互联网上有人也把它讲滥了,有的前后矛盾,有的难圆其说。但这也仅是个原则,具体该怎样作,还应因人而异,要自己体验,个人把握。勿滥信传言,混淆视听。编辑/吕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