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强健体格 健康心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地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而体育课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课程,不仅对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发挥主导作用,而且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体育教学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1.强化意识
我国许多中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并不同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体育锻炼既是身体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学体育教学应充分发挥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努力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体育教学中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方面。教学中应经常采用集体性游戏或竞赛等教法,诱导学生积极参加。
2.个体差异
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学生气质类型的特殊性和兴趣爱好的不一致,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对象的特点和基本条件,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需要的学生。尽量提供学生能表现的机会和保证学生适应教学的可能。如,初中男生多喜欢活动量大、竞赛性强、能表现力量或速度的运动;女生则喜欢动作强度不大、姿态优美、节奏感强,能表现灵活、机敏和柔韧的项目。
3.健康心理
中学体育是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和培养道德品质的一直有目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它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处于应付状态,有时会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引导中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不仅可以使中学生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还可以陶冶中学生的情操,磨炼其意志和品质。这会引起中学生的好奇心和兴奋性,激发他们参加体育活动,对提高锻炼效果、发展身心、缓和调节不良情绪等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体育教学中的几点策略
1.创造学习环境
心理学家巴班斯基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大作用。有了这种良好的气氛,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进行得特别富有成效,可以发挥他们学习可能性的最高水平。”根据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的特点,教师应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给他们一个独立练习的时间和空间。在技能形成的练习中让学生自我表现、发展个性。教学中教师要激励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充分争取机会,展现自己的创造能力,展现自己在实践中的创新成果。
2.游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
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改善教学气氛,使单调、枯燥的技术练习变得生动活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游戏是大部分学生喜爱的活动项目,通过游戏,能使学生的思想、智力、意志、体力得到锻炼提高,特别是对那些有自卑感、较孤僻的学生,应多让他们参加集体游戏活动。
3.通过谈话克服自卑感
作为教学工作者,体育教师必须利用课堂和课外的开放性、交流感情的直接性等有利条件,深入到学生学习的环境中去,了解情况,用诚恳的态度、真挚的热情与学生交谈,关心、爱护、尊重学生,启发学生全面认识自我。
4.树立学生信心
学生被社会、学校、家庭压抑的心理就像一把久未开启的锁,如何才能把这把锁打开?这就要求教师给他加点“剂”或“去锈剂”,然后选准钥匙对准锁孔把他打开。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看做是启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钥匙”,他要求教师在每个学生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个人发展根源的“机灵点”。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各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因势利导,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有的学生弹跳较好,有的学生跑步速度较快,有的学生技巧性动作学得较快等。在教学中就可以充分利用每个学生的特长,发挥各个学生的优势。所以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力所能及的要求和目标,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
总之,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心理状态的不同,引起的反应也就不同,如不认真对待,势必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体育教师要采取措施,在教学中通过各种不同的活动,自觉地、有目的地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全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要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各种问题,克服发展中的各种困难,使学生获得个性的健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