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视角看中国不同时期武侠类电影译名的特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视角看中国不同时期武侠类电影译名的特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是起源于第三世界国家的一种激进的翻译理论,是对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解构。文章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出发,选择了中国1960年至2010年间的部分武侠类电影片名作为研究对象,对电影译名活动进行解读,并试图分析各个时期武侠电影译名所体现的特色以及其特色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电影;译名;翻译理论

一、何谓“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指的则是当今国际上的一种新型的殖民主义,即帝国主义凭借自己的军事和经济优势,向当今不发达国家实行经济上的资本垄断,文化上的渗透,通过各种途径将西方的生活模式、文化风俗、艺术形式、及种种价值观推广、移植到不发达国家(主要是第三世界国家)中去,使这些国家的人民不知不觉地接受它们,从而逐步削弱以致最终泯灭非西方民族的民族意识,最后被西方文化完全同化,这就是后殖民主义的基本轮廓。其实更准确更容易理解的翻译应该是“新殖民主义”,以区别传统的殖民主义。

二、不同历史时期武侠类电影译名的特点及其原因简析

1.不同历史时期武侠类电影译名的特点

(1)1960-1969年间武侠类电影译名的特点。这个时期武侠类电影的译名明显采用了归化的处理方法,即试图在目标语的文化环境中寻找一个与源文本想对应的文化现象进行翻译。这个时期的许多电影译名都抹杀了中国文化中存在的特殊文化标签,如“虎”、“龙”、“侠”等的文化意象并没有在译名中体现出来。例如:①《追魂镖》,译名Killer Darts(1968年上映);②《虎胆》,译名Raw Courage(1969年上映)。1960-1969年间武侠类电影译名特点原因简析。由于这一时期中国大陆出在时期,中国大陆并没有出现商业性的武侠类电影,这一时期中国的电影都是由香港地区的导演拍摄,此时的香港依旧还是那个英国政府控制下的殖民地。自1842年8月签订《南京条约》以来,英式的文化逐年渗透进入这里居住着的黄皮肤黑眼睛的人们脑中。这两百年间的统治已经使得当时香港地区的人们习惯于用英式的思维思考,这也就足以说明为什么这个时期的电影译名出现的那种明显归化的翻译现象。

(2)1970-1979年间武侠类电影译名特点。这一时期是李小龙当红的年代,中国的功夫电影也开始在国际范围内被人们认识和接受。较之前十年,这十年的电影译名中出现了更多的“中国元素”,很多译名采取了直译的翻译策略。例如:①《醉拳》,译名Drunken Master(1978年上映);②《快活林》,译名The Delightful Forest(1972年上映)。1970-1979年间武侠类电影译名特点原因简析。李小龙在美国的大获成功,使美国人更乐意去了解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此时,中国的武术文化被推崇至那沸腾的锅中央,掌握着这一方面电影的“话语权”,处在这一类型电影的统治地位,这时,就不需要为了讨好或迎合一国的喜好而去故意删去另一国独特的文化元素。

(3)1980-2010年间武侠类电影译名特点。这一阶段时间跨度虽长,但却可以简单的规划为一个时期。因为在这三十年中,中国武侠类电影译名呈现出的是越来越“被殖民化”的倾向。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被删去,取而代之的国际上统一的流行用语。尤其是在2000-2010年间的电影译名更是如此。例如:①《少年黄飞鸿》,译名Iron Monkey(1993年上映);②《天地英雄》,译名Warriors of Heaven and Earth(2003年上映);③《叶问》,译名Ip Man(2009年上映)

2.不同历史时期武侠类电影译名原因分析

(1)美国强势文化的影响。作为娱乐产业大国,美国的一举一动牵动着整个世界娱乐的走向。比如,在华人电影人看来,能被邀请到奥斯卡的颁奖典礼已经是莫大的荣幸,更不要说能够入围奥斯卡的奖项。这时,为了能够得到世界所谓主流的认可,其他各国的电影人都会下意识的迎合世界主流所提倡的标准,因此在创作的过程当中,就会有意无意的删除那些不国际化的、太过民族性的元素,取而代之的是美国等文化强国所宣扬的所谓的世界化语言。这在译名上的体现就是“越国际化越好”的标准。西方国家不喜欢“虎”,那就用其他形容词来代替;西方国家喜欢超人,那就翻译成与“Super Man”接近的“Ip Man”。美国显然已经牢牢掌控住了世界娱乐的舵盘,它向左转,所有人都向左转,如此,美国只会将这个舵盘握得更紧,而其他国家将永远无法得到话语权。而现实的情况就是如此,美国文化深深渗透进其他国家人们的思维之中,但其他国家的人们却很乐于接受这种统治,甚至追随着这种统治,甘愿成为它思维统治上的殖民地。

(2)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也是造成中国文化在译名中丢失的原因。电影作为文化产业,人们看到更多的是“产业”二字,却忽视了它的文化内涵。尤其在现代这种开放的环境之中,中国电影也走向了国际。为了在更为广泛的世界范围内取得票房佳绩,那就需要符合全世界人们的口味,而这个标准往往是以美国这样的强势文化国际所指定,因此在译名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烙上了美国式的标签。

三、总结

总之,我国最能体现中国元素的武侠类电影在译名时却抹杀了中国元素,反而成为了最不能体现中国文化的艺术表演形式。这种情况在近10年的电影影片译名翻译中更为明显。这种追求所谓统一的国际化的翻译策略,在后殖民主义的视角看来,是对源文化的忽视,这并不利于形成一种多元的、各国文化平等共处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蔡新乐.后殖民状况下还有翻译吗[J].中国比较文学,2002,(4).

[2]蒋骁华.巴西的翻译:“吃人”翻译理论与实践及其文化内涵[J].外国语,2003,(1).

[3]刘建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和中国翻译[J].文教资料,2008.

[4]胡德香.后殖民理论对我国翻译研究的启示[J].外国语,2005:158.

[5]秦楠,范祥涛.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概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