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分贝自嘲“屌丝”出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屌丝是谁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的大四女生孟令决定拿“屌丝”来做毕业论文的论题。她的导师冯钢不置可否,继而在微博上写:我指导的一个学生毕业论文竟然选择了“网络上的屌丝现象”,我只好说我不懂,还是你指导我吧!请诸位告诉我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2011年10月左右,“屌丝”突然横行于网络。其中,最牛的当数2012年2月20日,大批自称“屌丝”的中国年轻人,以留言评论的方式占领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的Google+主页,一眼望去,主页仿佛成了中文版。
就在普通网友还不甚懂其内涵之际,从贴吧到微博,“屌丝”一词已悄悄占领各个网络阵地,以“屌丝”自居的人也越来越多。
就连一部原本默默无名的德国搞笑剧,在被字幕组将片名意译成《屌丝女士》后,也迅速在国内走红,成功地吸引了大批网友争相观看。
“屌丝”源起百度贴吧之“李毅吧”,它的由来有些复杂。因为前国脚李毅曾提及自己的护球像法国球星亨利大帝,所以被冠以“李毅大帝”的名号。顺理成章地,“李毅吧”的简称成了“帝吧”或者“D8”。又因为李毅的粉丝原本叫做“毅丝”。所以在“李毅吧”与另一贴吧——“WOW吧”交恶后,后者取D的谐音,羞辱“毅丝”为“屌丝”。
面对“WOW吧”的挑衅,毅丝们温吞地回击:“你说我傻又怎样?我本来就是傻,你来啊,有本事你就踢我脸,你敢踢我脸?你敢踢我脸我就敢给你跪下。”
“屌丝”像是一次自发的、群体性的自嘲,究其根本,与当年王朔的“我是流氓我怕谁”类似。对方尚未发作,且先笑脸相迎——“我有病,您别跟我一般见识……”
接着,越发具体的形象被附加在“屌丝”身上:他们大多出身贫寒之家,没有更多的背景,他们有的很早辍学打工,有的寒窗数十载考上大学,毕业后才发现与理想相去甚远……他们从事着苦与累的工作,拿着并不丰厚甚至是微薄的报酬,在繁华的城市里勉强分得一杯羹。
同时,不少具有高度风格化和模板化的“屌丝文”,被年轻人疯传。几乎所有的故事都习惯用“矮穷矬”来定义“屌丝”的形象,自然“高富帅”就成了“屌丝”的天敌。
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屌丝”
“矮穷矬”能自称“屌丝”,“高富帅”也能自称“屌丝”。前提是,勇于娱人更勇于娱己。这就是“屌丝”精神。
孟令为研究“屌丝”制作了问卷。问卷的开头即问:“屌丝”除了“矮穷矬”外,还有哪些特征?回答多是无奈、自嘲、不安与焦虑。
“多数人是有自我意识、自我觉醒,才主动归类为‘屌丝’。”孟令说,她感兴趣的,是这一类人。所以,问卷里还有一问:如果你不符合“屌丝”的特征,那么你称自己为“屌丝”的原因是?有受访者回答:降低成功期望,心理学叫“自我设障”,这样成功的话会感觉很好,失败的话也没那么不舒服。
Jim自嘲为“屌丝”,他说 :“我1.7米的个,皮肤黑,体重134斤,‘矮穷矬’是真的。”但另一方面,他有体面的工作,也有好的家庭。他是浙江人,家里经营着与能源有关的制造业。
Jim自身亦算努力,在上海念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国企,工作第一年,年薪有7万元。
但看到物价涨了,他会在网上发帖 :“一根甘蔗23元,让我这样的外地‘男屌丝’肿么活啊?”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自己条件不好,怎么能随便拿出来说呢?又不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可Jim仍乐此不疲地自嘲为“屌丝”。
兴致勃勃的还有高凯,他热衷于在论坛里写“屌丝文”。故事一般这样开头:我家在农村,爷爷很能干,他办了村里第一家商店、第一间桑拿房。我的父亲比较窝囊,爷爷不待见他,却比较宠我。在我小的时候,爷爷把我带到城里去……
“先描述生长地域,再强调背景复杂,之后掺入童年阴影。”3要素齐了,便是成功的“屌丝文”。
高凯说,自己的“屌丝文”写得不好,原因在于投入感不强。在现实里,他不认同“屌丝”,“他们心态不佳,没竞争意识,对自己的不良习惯,比如懒惰,有焦虑,但不改正。”
在Jim的内心深处,他对“纯正”的“屌丝”亦有排斥感。他说,自嘲是一种好的生活态度,但这并非是要把自己置于一个低的位置,替堕落找借口。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知道了社会不公,却选择了蹲下呢?”他接着反问,“你不觉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很有道理吗?”
显然,Jim所斥责的“屌丝”与作为自嘲形式而存在的“屌丝”,是两码事。
22岁的高凯在谈到“屌丝”为何能在“猥琐男”“宅男”“矬男”等类似词汇中脱颖而出时,他洋洋自得地说:“因为‘屌丝’多数是自我指称,读着让人有得意的感觉,很好读。同时,‘屌丝’是和一群词一起流行的,被人赋予了故事。”
不久前,一直陷于争议的韩寒曾“长微博”称:“最近3个月,看世间百态,人情冷暖,失落与收获颇多。失落在:我的出身是纯正的上海郊区农村‘屌丝’,无权无势,白手起家,本以为自己是一个很励志的‘屌丝的逆袭’的故事,却硬要被说成一个经过多方神秘势力包装的惊天大阴谋。”
几乎所有出身平常的人,似乎都有过一蹴而就的翻身梦。他们之间的区别是,有人成功了,有人继续悲催。
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柯倩婷,曾把这样的网络亚文化现象概括为“一场语言的狂欢”。然而,面对“屌丝”的狂欢,千万不要忘记这其实是一个角色扮演游戏,在那些尖刻和恶毒的嘲讽背后,大可涌现出不少独立的个人精神。
TIPS:“屌丝”的对手
高富帅(专拍“男屌丝”)
“男屌丝”之所以成为“男屌丝”,是因为有了“高富帅”。标准款高富帅是这样的——身高1.85米、体重145斤,独生子,长相帅气,家庭生活条件殷实,某名校毕业等特点,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尤其受到女性追捧。
总之,“高富帅”各方面都堪称完美无缺,简直就是专门用来克“男屌丝”的。这就难怪女生们宁愿坐在“高富帅”的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男屌丝”的自行车后座上笑了。对此,“男屌丝”只能继续用自嘲来慰藉。
白富美(专拍“女屌丝”)
“女屌丝”的日子也不好过。“男屌丝”有高富帅阻击,“女屌丝”则遭遇“白富美”。所谓白富美,具体说来,白指皮肤白皙,一白遮百丑;富指家境优越;美不用说了,自然指相貌出众。
高富帅是“女屌丝”的梦中情人,然而白富美当前,“女屌丝”也只能徒呼奈何。白富美配高富帅,正合适。更令“女屌丝”悲催的是,“男屌丝”的目光也在白富美身上垂涎,只有希望彻底破灭,才会拿正眼瞧瞧“女屌丝”。(据《南都周刊》《生活周刊》《新民周刊》相关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