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受众的期待视野为中介探究电视剧的轰动效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受众的期待视野为中介探究电视剧的轰动效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受众期待视野在实现文艺作品的意义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中介作用。本文将以受众的期待视野为中介,从受众对电视作品的主题内容、明星品牌、剧本的期待来探究电视剧的轰动效应

关键词:轰动效应 期待视野 主题 明星 剧本

“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同一部作品不同的人会持有不同的眼光缘于期待视野不同。期待视野是德国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姚斯提出来的,指在接受过程中读者或受众在原先的各种经验、趣味、欣赏要求、欣赏水平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潜在的欣赏和接受视野,以及这种潜在接受视野中所包含的期待审美。“文艺接受在本质上是作品和接受者两个方面同时进行着的一场革故鼎新的重建活动。”[1]在这个建构活动中接受者的期待视野起着非常关键的中介作用,只有经过接受者的消化和吸收才能实现作品的意义,小说创作如此,电视艺术亦如此。

轰动效应是一部电视剧传播的最佳效果,那么轰动效应如何衡量呢?电视剧是播放给受众看的,受众接受与否就是电视剧传播效果的实质,为了量化显现,电视剧的收视率就成为衡量电视剧传播效果的一个核心标准。一部电视剧要想获得高收视率,引起轰动效应就必须满足受众要求,唤起受众的期待视野。

电视剧的收视率是由受众的接受心理所决定的,所以电视剧要想为绝大多数的受众接受,就必须考虑他们的收视需求。受众在观看电视剧之前就已经形成一种期待视野,适应受众的期待视野,电视剧就会轰动,不适应则会受到冷落。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的受众不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中慢慢积累了经验,正由被动接受者向主动体验者转变,越来越见多识广,成为“能动的观众”。[2]所以电视剧创作要想满足受众的期待视野并非易事,为了促进我国的电视剧市场发展繁荣,有必要以受众的期待视野为中介来探究电视剧的轰动效应。

“电视是最贴近现实,最能迅速反映当下生活的一种综合文化载体”,[3]所以电视艺术使观众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电视剧提供给受众更多的是一种日常经验,以日常生活为素材,呈现给受众的是日常生活画面。这就提醒电视剧创作团队要想提高收视率,制造轰动效应,必须首先从电视剧的主题内容上满足受众的期待视野。电视媒体私人化、家庭化的观看环境,促使了表现家庭、婚姻题材的电视剧占据了中国电视剧的主要市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老百姓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与社会的发展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金融危机、物价飞涨、房奴现象使他们失望而无奈,他们迫切需要借助一个媒介寻找和他们共同处境的盟友来发泄他们的情绪。艺术家贡布里奇说:“艺术家倾向于看他要画的东西,而不是画他所看到的东西。”对广大的电视受众也是如此,他们希望观看的电视剧表现的是他们熟悉的生活,传达的是他们想要表达的情感,说出的是他们心里想说的话。受众总是怀着一定的期待视野去欣赏所看的电视剧,电视剧的主题内容一旦引起受众兴趣,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那受众的期待视野就会被激发,自然会创造出不凡的收视率。有一些电视剧紧扣当下热门话题,这些话题关系到中国众多老百姓的生活,让受众在心理上就有所期待。《蜗居》传达的是时下都市男女对高房价的困惑与无助,未看电视剧前,单是“蜗居”中的“蜗”就能预先在受众大脑中形成期待视野,调动其观看兴趣,观看后受众对高房价把人压得喘不过气这一社会现象形成了强烈的心理共鸣,剧情与受众的期待视野相吻合甚至有所超越。《裸婚时代》一度掀起收视高潮,一个“裸”似点睛之笔,恰到好处地阐释了无房无车的婚姻观,针对婚姻中存在的房子、车子问题,让不少盼望走入婚姻殿堂的人尤其是男士深感压力,电视编导认识到美学上有一种移情现象,于是他们允许受众通过联想在心里遐想出今后可以出现这样一个裸婚时代,让都市男女抛弃世俗的物质追求而在乎真爱,虽然这不现实,但是导演这样做满足了受众的美好愿望,和受众的期待相一致,所以《裸婚时代》能制造出轰动效应是必然的。

一部电视剧要想达到轰动效应,单单在主题内容上满足受众的期待视野是不够的。随着改革开放,中国人越来越认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影视市场上也不断实施品牌战略。对于电视剧,什么是品牌呢?启用明星就是品牌战略之一。受众喜欢某个明星,就会对其有所期待,从而去关注有关他的影视作品;不喜欢某位明星,就不会对其有所期待,自然对有关他的作品不感兴趣。所以从《奋斗》到《我的青春我做主》,从《媳妇的美好时代》到《婚姻保卫战》,从《蜗居》到《裸婚时代》,这些热播的电视剧中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不同的电视剧中会多次出现重复的熟悉面孔。文章饰演了《奋斗》中的向南、《蜗居》中的小贝和《裸婚时代》中的刘易阳;王珞丹饰演了《奋斗》中的米莱和《我的青春我做主》中的钱小样;海清饰演了《媳妇的美好时代》中的毛豆豆和《蜗居》中的郭海萍;马伊和佟大为又都饰演了《奋斗》和《婚姻保卫战》中的主角。熟悉的面孔不但没有让受众对其产生厌倦,反而怀有更多期待,演员文章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奋斗》中向南的敢爱敢恨让受众喜欢了这个率真的大男孩;《蜗居》中有情人未终成眷属的结局让受众对小贝心生怜惜之情;《裸婚时代》中的刘易阳经过努力捍卫住了遭到物质调侃的爱情。从向南到小贝再到刘易阳,文章塑造的形象是在不断变化、不断成长的,人物形象的转变甚至超越了接受者的期待视野,带给受众的是一丝惊喜。“如果一部作品与接受者的期待视野完全一致,则接受者会有一种成就感,但很快他便会因作品缺乏新意和刺激而感到索然无味;相反,如果该作品既满足又超越接受者的期待视野,接受者便会感到振奋,其期待视野也会在饶有兴味的接受过程中得到拓展和提升。”[4]演员文章在某种程度上已达到了这种超越,但这种超越并非是毫无限制,受众喜欢文章这个演员是因为他率真、幽默,而三部剧中无论向南、小贝还是刘易阳,几乎都符合他本人形象,这就满足了接受者的期待视野。因此,一部电视剧要想轰动,必须先满足受众期待视野,满足之后再求新求变以避免受众的审美疲劳,最后实现受众期待视野的超越。

聪明的受众会发现许多热播电视剧都源于对畅销小说的改编,这些畅销小说不是出自著名作家就是来自于点击率超高的网络小说。由于受众对畅销小说内容的了解,便会对由此改编的电视剧形成预先期待,小说的畅销实际上为改编后的电视剧做了前期宣传,激发受众的观剧热情,所以要想使一部电视剧轰动,还得精挑细选电视剧本。《奋斗》是著名作家石康的作品,《蜗居》源于网络作家六六,《裸婚时代》改编自当下最红的畅销小说《裸婚――80后的新结婚时代》。这些小说受到热捧,点击率极高,为什么呢?因为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头脑里始终有一个隐在的读者,在写作过程中向这个隐在的读者叙述故事并与之进行对话。就拿《裸婚――80后的新结婚时代》来说,创作者看到了“80后”的青年在步入婚姻的道路上遭遇到的物质尴尬,在写作时便把“80后”看做是隐在的接受者,小说语言风格都契合了“80后”的心态,所以改编于此的电视剧在受众那里很容易就形成了一定的期待视野,从而提高了受众观剧的兴趣。

阿诺德・豪塞尔说:“从社会学角度看,无人阅读的书是不能算存在的,不予演奏或无人听的音乐不能算音乐,仅仅是一些音符而已……艺术并不具有作为梦幻或纯粹独白的本体性质。一件印刷文本只有被人阅读的时候才会获得美学价值,倘若无人问津,那只是一组文字而已。”[4]无论是小说创作,还是电视艺术,都应该把接受者赋予崇高的地位。电视创作者不能把自己的思想感情直接强加给受众,应该关注他们的兴趣、特点、需求并以此为中介,即把受众的期待视野摆在中介位置,这样才能创作出受众想看到的电视作品。但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那种完全为了迎合受众口味、抛弃创作者艺术精神来创作电视作品的方法也是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1] 姚文放.现代文艺社会学[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

[2] 索尼娅・利文斯通.理解电视・受众解读的心理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3] 金丹元.电视与审美[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4] 秦俊香.影视接受心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