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资本论》宏观调控理论对我国的现实意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资本论》宏观调控理论对我国的现实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的宏观平衡理论

(一)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模型。马克思将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形态从最终用途角度划分为两大部类,即生产生产资料的第Ⅰ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Ⅱ部类;将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形态从是否增值的角度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部分。

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模型。马克思根据两大部类之间必然存在的交换关系,确定了简单再生产过程中社会产品实现的最基本条件:Ⅰ(v+m)=Ⅱc。之后,在把两大部类放在一起进行分析时,马克思又得出了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总量平衡模型。用公式表示为:Ⅰ(c+v+m)=Ⅰc+Ⅱc。在分析两大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时,马克思又引申出社会总产品能够得以实现的另一个条件:Ⅱ(c+m+v)=Ⅰ(v+m)+Ⅱ(v+m)。把上述两个条件加以综合,便可以得出包含在马克思简单再生产图式中的关于总供给和总需求总量平衡模型:Ⅰ(c+v+m)+Ⅱ(c+m+v)=Ⅰc+Ⅱc+Ⅰ(v+m)+Ⅱ(v+m)。这个模型表明:要使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之间还必须维持总量平衡的关系。

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模型。依照如上分析思路,马克思给出了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实现的最基本条件:Ⅰ(v+v+m/x)=Ⅱ(c+c)。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也是要保持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结构平衡。

同时,考虑两个部类的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又可以从上述基本实现条件中引申出两个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用公式表示为:Ⅰ(c+v+m)=Ⅰ(c+c)+Ⅱ(c+c)和Ⅱ(c+m+v)=Ⅰ(v+v+m/x)+Ⅱ(v+v+m/x)把这两个公式的左右两边同时相加,便可得出包含在马克思的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图式中的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平衡模型:Ⅰ(c+v+m)+Ⅱ(c+m+v)=Ⅰ(c+c)+Ⅱ(c+c)+Ⅰ(v+v+m/x)+Ⅱ(v+v+m/x)。这个模型表明:总供给的量等于总需求的量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客观要求,即无论是总供给大于还是小于总需求,都意味着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配置。应当说,这个模型从理论上为市场经济的宏观运行提供了一个标准范式。

还应指出的是,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作为一种科学抽象,揭示出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一条客观规律:一方面前提条件必然要求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不等,即Ⅰ(v+m)>Ⅱc,这意味着市场非均衡是扩大再生产的外在必然;另一方面实现条件中又必然要求生产与消费之间均等,即Ⅰ(v+v+m/x)=Ⅱ(c+c),这意味着市场均衡是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内在要求。前提条件与实现条件的对立与统一是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不可避免的矛盾。因此,扩大再生产过程实际上就是内在均衡要求下的外在非均衡过程,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这同时也预示了国家对经济采取宏观调控的可能性。

(二)总供给和总需求实现平衡的内在动因和外部动力。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的过程中,运用他创造的劳动价值论,通过对一系列中介环节的分析,揭示出价值规律是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内在动因。首先,马克思通过对两种社会必要劳动的分析,说明了价值规律是按社会需要分配社会总劳动量(即实现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平衡)的规律。然后,马克思通过对价值的转化形态即生产价格的分析,又说明了价值规律是按社会需要分配生产要素(即实现各种生产要素供给与需求平衡)的规律。这样,马克思就最终说明了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实现机制的内在动因是价值规律,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最终能够平衡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价值规律作为总供给和总需求实现平衡的内在动因,还需要由外部形式体现出来,这个外部形式就是市场竞争。即,马克思认为,竞争可以将总供给和总需求统一起来。马克思指出,若要使一种商品能够按照它的市场价值(即它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来出售,那么,耗费在这种商品上的社会劳动总量就必须同这种商品的社会需要的劳动量相适应,即同有交付能力的社会需要量相适应。而竞争、竞争性的价格机制可以完成这一任务。至此,马克思给出了结论:价值的实现或供求的平衡,是供求矛盾或供求不平衡在竞争中不断运动的结果,竞争性的价格机制是总供给和总需求实现平衡的外部动力。

二、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问题上的宏观平衡理论

货币供给能否与货币需求保持相对的平衡,也是影响到市场经济国家经济运行质量的大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集中表述了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宏观平衡思想。首先,他分析了货币的需求问题。商品和货币是市场运行的两个基本要素。马克思指出,商品在市场运行中的特点是在其使用价值被让渡出去、价值得以实现以后,商品就会退出流通领域。而货币则不同,货币流通的基本职能是为商品流通服务。虽然单个商品在经过买卖后会退出流通转为消费,但是从总体上看,整个社会的商品买卖行为却在持续发生。所以,与这种不停息的商品运动相对应,货币在进入流通领域之后也会呈现出一种连续性的运动。马克思指出,在一定时期内流通领域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与整个社会的商品价格总额间是存有内在的比例关系的,货币需求量首先是由社会商品价格总额决定的,并且两者成同向变动关系。接着,马克思又给出了决定货币需求量的第二个因素――货币的流通速度。在社会商品价格总额既定的前提下,同一时期内货币流通的速度越快则所需的货币量越少,即两者成反向变动关系。把上面两个因素综合起来,马克思给出了货币需求量的计算公式: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社会商品价格总额/同期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如果考虑到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则上述公式被修改为:货币的需求量=(社会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额+赊销到期支付的商品价格额-生产者相互赊销而互相冲抵的商品价格额)/同期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

虽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并未明确表述出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一致的观点,但是他在分析货币需求问题时已暗含说明了,保证这一点也是经济平稳运行的必备条件。相对于货币需求,货币供给是个外生变量。从表面上看货币的发行数额由政府控制,但是政府在发行货币时也必须考虑到经济体系的需要。这实际上就是在说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平衡问题。

三、《资本论》中宏观调控理论我国宏观调控的启迪

1、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指出,宏观经济总量平衡、结构合理是社会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关键。确保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合理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既要遵循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趋势,又要具体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寻找适合我国特点的优化经济结构的路子。政府要以产业政策为依据,制定正确的货币政策,做到货币供应符合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2、根据宏观经济正常运转的关键在于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以及“两个补偿”相互关系的原理,社会生产结构必须符合社会的消费结构,社会消费结构必须适合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此原则来调节社会的生产和流通,才能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在领导和组织生产中要注意把生产和流通结合起来。当前更应注重研究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按需组织生产,并搞好市场的开拓。

3、处理好比例、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社会生产要能够顺利进行,国民经济各部门必须按比例协调发展,包括农轻重的比例关系;工农业生产和交通、邮电通讯部门的比例关系、工业内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发展和加工工业的比例关系;农业内部的农林牧渔比例关系,以及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的比例关系;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环境保护的关系,等等。经济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速度。有了一定的发展速度,才能使就业压力得到缓解,才能增加财政收入和个人收入,才能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经济效益始终应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环节,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处理好这几个关系: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含扩大再生产的关系。要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把经济增长速度和提高经济效益结合起来。

4、处理好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这是由两大部类必须平衡成比例决定的,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应当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应该利用市场机制,尤其是价格机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社会总供给(生产)和总需求(消费)平衡。

5、要重视货币流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根据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控制货币发行量。根据马克思货币流通理论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应该根据商品流通和社会生产的实际需要控制货币发行量。所以,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要逆风向而行,在经济波动回落期,要防止和克服通货紧缩;在经济波动上升期,要防止通货膨胀。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