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人往哪里去 三圣花乡尽开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人往哪里去 三圣花乡尽开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往哪里去”的实质是就业问题,它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和瓶颈,成都锦江区“五朵金花”的成功实践为突破这一瓶颈找到了答案。

2月14日,刚刚经历了严寒的成都似乎苏醒过来,大地开始感受到初春太阳带来的阵阵暖意,市民们个个笑逐颜开。锦江区三圣乡“五朵金花”农家乐的老板们更是乐滋滋地忙碌在初春的阳光中。

“别看才正月初八。只要太阳一露脸,我们的生意就会火起来的。”李老板一边忙着招呼客人,一边兴致勃勃地说。像李老板一样,曾经为就业伤透脑筋的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的失地农民们,如今,都从祖祖辈辈耕种土地的清贫生活中脱离出来,或开起农家乐,或做鲜花生意。或进企业当工人……一份安稳的职业。让他们生活得悠闲自在。

最近几年,随着成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大量产生。“人往哪里去”一度成为困扰各级党委、政府的最大难题。把农民从低效的传统农业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让他们实现新的稳定的就业,获得持续的收入来源,这是城乡统筹发展成功的关键之一。那么,农民就业转移的法宝在哪里呢?

对此。锦江区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他们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按照在成都全市率先建成“充分就业区”的目标,围绕“倾斜农业、再造农村、扶助农民”,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反哺农业、回报农民,巧妙地运用农业资源和景观、乡村民俗风情文化等条件,精心浇灌出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五朵金花”。始终以“产业发展”为支撑,通过政府引导帮扶,错位式发展创业,探索出了一条就地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一体化新路子,有效地将就业压力转变为发展动力,实现和维护了群众的切身利益,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

产业发展促就业

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是人,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需要劳动力,农村的富余劳动力也需要转移。如何将就业压力转变为发展动力?如何破解多重矛盾交织而成的就业困局?

锦江区委、区政府深入调查分析后认为,应当深化市场化改革,通过产业发展,依靠市场化手段整合农村资源,促进农村资源价值市场化,从而替代部分公共财政投入,使农民通过现有资源实现就地就业创业,从而引导区域经济和谐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以发展旅游业为核心,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发展现代农业、创造巨大的就业空间;加快城乡经济发展,壮大产业,将公共财政可投入资金用在刀刃上,同时对城乡劳动者提供技能培训、政策扶持、就业援助;城乡一体、统筹推进,为解冻城乡就业壁垒坚冰提供制度支持。

农民失地不失业

针对矛盾,依托条件,一系列具体的工作思路和政策出炉。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和就业援助体系、促进和谐稳定社会的构建为重点,把城市就业工作向农村延伸。依托管理、宣传、信息、培训四级网络,发挥就业服务中心作用,开发服务型岗位;依靠驻区单位,争取社会型岗位;挖掘区域资源,开发自主型岗位;鼓励家庭创业,支持创业型岗位;政府出资创岗,增加公益型岗位……多平台服务就业,多措施促进就业,多渠道实现就业。对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及大中专毕业生开展创业培训,让有积极创业愿望的人开办企业,开发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再通过他们吸纳更多失业人员,这是促进就业再好不过的一条路子。

近年来,大批农民迁入集中居住区,为确保农民失地不失业,锦江区将农民集中居住区就业工作作为全区深化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及实现稳定就业的试验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加大政策扶助,建立健全就业服务制度,积极实施网格化管理及就业实名制动态管理制度,促进了农民集中居住区就业工作的新突破,并在实现稳定就业和质量就业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截至2007年底,锦江区农民集中居住区就业率达98.6%。

三级联动构架“培训网”

失地农民劳动技能普遍偏低,发展性失业严重。要实现就业,就应先从培训入手。锦江区委、区政府要求,对全区所有农村劳动力进行100%的培训,使农民具备相应的就业基本技能技术。

按照“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指导原则,锦江区围绕产业、项目、企业、市场和城乡失业人员的需求,分层次、划片区地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SYB(意为“创建你的企业”。系国际劳工组织在中国推广的项目。编者注)创业培训,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了解就业政策,熟悉就业方式,提高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最终实现稳定就业。

有了举措后,行动是关键。锦江区建立起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培训机制:区就业局主要负责中、长期职业技能培训、SYB创业培训;各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开展短期职业技能培训;社区主要负责开展就业前引导性培训。各街道办事处必须建立一个培训点、确定1―2个就业基地。开展定向、定单式培训,采取与定点培训机构联合办学、委托办学、签定培训和就业协议,以白天和夜间授课的灵活教学模式,开展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SYB创业培训。同时加强做好培训后学员的就业工作,使就业率不低于70%。

落实“三送”政策

锦江区还在涉农街道大力开展了为农村劳动力送培训、送岗位、送政策的“三送”活动,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程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围绕职业技能培训、岗位推荐、法规宣传等内容,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许多优质服务。

比如,以提高全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为目标,本着“产业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以《城乡一体化现代农民知识读本》及《职业指导》、《务工必读》为主要教材,通过区级部门对口帮扶及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在技能培训前,强化了引导性培训工作,引导和鼓励农民转变择业观,把握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增收的愿望。制订了《锦江区农村后备劳动力职业学历教育方案》,鼓励引导户口在锦江区行政区域内享受低保的农村后备劳动力初中毕业生和享受低保的农村劳动力残疾人子女参加国民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技能和就业技能。制订了“部门包村、干部包户”的帮扶计划,及时传递相关政策和培训信息,组织农村劳动力积极参加各种培训。

依托产业实现就地转移

围绕“五朵金花”国家级AAAA风景区和工业园区的建设,锦江区注重引进项目产业,将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农民的就业机会,拓展就业渠道,实现一、三产业的相融互动;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不征地、不拆迁,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就地市民化,保证了农民失地不失利、不失业、不失权。构建起经营、就业、保障平台,变单一的种植农作物收入为拥有租金、薪金、股金和保障金等“四金”的多渠道增收机制。

充分利用招商项目,变农民为产业工人。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锦江区涉农街道在引资招项目的同时,将解决农民的转移问题作为招商引资的先决条件,要求企业必须吸纳当地农民进企务工。几年来涉农街道,如三圣街道办事处引资项目企业40余家,解决农民就业1000余人,有效地将农民转变为项目产业工人。对土地流转项目,采取按户适龄劳动力的多少划定就业岗位的办法,公司与农户签定项目就业承诺书,按每亩1.5人的标准解决农民转移就业。

依托产业实现转移。以现代大中型工业发展为主,重点围绕现代印务、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特色的产业结构,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围绕红砂村AAAA景区的打造,开展“一户一策”的个性帮扶服务。三圣街道办事处结合“三圣花乡”国家级AAAA景区的建设,引导农村劳动者搞自主创业,开办经营发展农家乐,对开办农家乐的农户,办事处按打造规模的大小给予不同的经济补贴,对开办农家乐所需桌、椅、遮阳伞采取“买一赠一”活动。

“人往哪里去”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和瓶颈。“五朵金花”的成功实践为锦江区突破这一瓶颈找到了答案。经过不断探索,从根本上保证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持续有效促进城乡充分就业的长效机制,正在锦江区加快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