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哲思感悟在生活的土壤中开出思维之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哲思感悟在生活的土壤中开出思维之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总 评】 如果硬要为写作找个源头的话,那么这个源头应该有两个:一个是读书,另一个就是生活。当然,我说的生活是狭义的生活,即单纯的生活体验。客观地讲,这两个源头,本文的作者都具备了。个体的生活体验让小作者感觉到生活的艰辛,阅读则拓宽了她的视野和思维深度,让她对感性生活有了更多的理性认识。本文从形式上讲,应该算是一篇较成功的散文习作。但若从文章学的角度来看,读起来总让人感觉两部分出现了严重的脱节,理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强行嫁接过来的,这不能不说是文章的硬伤。

其实上述问题是很多同学习作时都会犯的通病,原因有很多,但关键是思维的懒惰与打通生活与感悟关节意识的缺失。阅读下面的文字,也许能让你找到摆脱困境的突围之路。

近年来,文坛出现了一股反思的热潮,这是经济高速发展而精神明显滞后给现代人带来诸多困惑后必然出现的结果。这种反思有些是理性的回归,如赵鑫珊先生的《地球残酷吗》,理性地探讨了人类文明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此类作品对人的启迪意义不言而喻。这些年来,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反思的面越来越广,几乎涉及各个领域,传统文化、民族心理、环境问题……所以自然也引起高考命题专家的关注。最近几年,高考试卷文学类文本的选题出现了很多这一类型的文本,如2009年江苏卷《上善若水》探讨了环境问题,2006年江苏卷《一幅烟雨牛鹭图》则是对农耕文明的眷念……同学们在复习备考时,大量阅读此类文章,自然会受到这种文风的影响,写作时也会有所借鉴。但由于自身体验不足,加之确实有些作品的作者思考不深,从而导致了他们缺少探讨问题的真诚态度。一味地盲目复古,唯古是从,唯古是听,厚古薄今,动不动就要回到过去,要点一盏煤油灯,睡一睡稻草铺,吃一吃窝窝头……仿佛这就是继承传统文化,就是写作,于是文章越写越矫情,文风越来越虚假,同学们在学习写作的路上越走越远,最终迷失了方向。

如果把生活比作一架马车,那么积累与阅读就是这驾马车的两个车轮,理性思考就是那匹马。本文小作者的生活积累与阅读得来的知识储备都很不错,文章单段看时也很耐读,可整篇阅读,却让人觉得道理有些牵强。

首先,从选材上来看,应该说作者所选题材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小作者从自己的生活写起,驾轻就熟,很快就给读者勾画了一个极有特色的一周生活食谱,读来仿佛在与一位饶有趣味的美食家对话;然后写外婆早晨做豆腐及妈妈小姨们的早餐,写得老道自然。客观地讲,这个“车轮”做得不错,体现了丰厚的生活积累,已具备写好文章的基础。

第二,从立意上来看,文章由豆腐悟出人生的哲理。豆腐是先知,它先我们不执著,先我们无分别,先我们受冶炼,这三个层面的理解,都很深刻,每个方面都可做出大文章。如果都是自己从生活中悟出来的道理,那写一篇小文章怕也不是什么难事了。但显然,这些思想是作者在阅读中储备下来的,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消化,从而不能完全变成自己的东西。这个“轮子”做了,但还没做得足够大,与另一个“轮子”比还是小了许多,所以放在一起就很难走稳走远。这种并非从生活本身生发出来的感悟,像一种生硬的嫁接,无法与文章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再来看看大家是如何处理生活体验与阅读储备二者间的关系的。季羡林在《听雨》一文中直接引用了南宋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的人生经历与季羡林不同,所生活的时代也不同,但人生总会有一些相通的东西,悲欢离合的生命体验成了他们心灵相通的桥梁,只是望九之年的季羡林远比词作者的人生体验深得多。于是,在此基础上,季文就成功地借助蒋词的情感,将意思翻进一层,纵浪大化,不喜不惧,为下文写听雨的喜悦之情蓄足势。文章引用的这首词与作者本身所要表达的情感水融,无疑是作者的生活积累与阅读储备自然结合的结果。

同样还是这首词,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却有另一番精彩的演绎:

雨,不但可嗅,可亲,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游子之思、赤子之怀,与蒋捷的漂泊之苦、亡宋之痛紧密契合,无限悲苦尽在字里行间。

比较两篇文章,不难看出季文在“悲欢离合总无情”上做足了文章,将自己一生的体验融入了文字。余文则重在对词人背景的开掘上,与自己的去国离乡联系起来,形成独特的情感体验。鲁迅曾说:“我以为根本问题是在作者可是一个‘革命人’,倘是的,则无论写的是什么事件,用的是什么材料,即都是‘革命文学’。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的都是血。”上面两篇文章对知识储备的运用,绝不是简单的技巧问题,那实在是让蒋捷的词在自己生活的土壤上生根,并用自己的心血涵养出来的思维之花。

从对以上两篇例文的赏析,我们可以看出,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广博的知识,不仅能给作者提供了大量的写作信息,而且可以激发作者的写作欲望,充分调动作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文章写得更充实,更准确,更生动,更优美。

这篇面批作文中所体现出来的生活积累与知识积累都相当丰厚,但与我们期待的结果还有一段距离。那么,从生活表象到生活本质的距离到底有多远?怎样才能打通它们之间的关节?这就需要习作者不断深入生活,洞悉生活的本质,让作者的思想从生活本身自然生发,而不是强行嫁接。这个要求对于同学们来说,也许有些苛刻,因为你们大多只停留在自己生活的层面,不会去关心先辈所经历的岁月。有些同学只了解一点细枝末节,写起来未免事理脱节,无病。但具有反思精神和责任意识的人一定是主动体验的人,他们应意识到先辈的生命存在状态,作为一种存在,一定与我相关,人类曾经的苦难也隐含着未来的密码。所以,他们有责任走进先辈的生命去破译这个密码,这样写出的作品才会有深度。

当然,写作是灵魂的舒展、精神的释放,只要是在自己生活基础上自然生发的真实人生感悟,都可以算作成功的写作。我们不是强求学生一定要重视宏大意义的开掘,但宏大肯定是一种更有意义的关注生活的途径。陆机说:“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他认为观察事物可激发文思,研读古籍也可以丰富文思。其实从本质上看,读书也是读生活,由于种种局限,个人的活动空间与体验生活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写作中的材料都是取自社会生活,一个人的阅历有限,不可能对宇宙间过去和现在的所有事物都去直接观察和感受。阅读可以让人无限地深入到生活的纵深。体验越多,感悟就会越多,自己的思考上去了,还用再生搬硬套别人的思想吗?

写作是文章作者创造性的精神活动,也是社会性的文化现象。因此,其价值大小不仅取决于作者自身的个性、禀赋、生活积累、阅读积累,还与其勤奋程度紧密相关。清人唐彪曾说:“学人只喜多读文章,不喜多做文章;不知多读乃藉人之功夫,多做乃切实求己功夫,其益相去远矣。人之不乐多做者,大抵因艰难费力之故;不知艰难费力者,由于手笔不熟也。若荒疏之后作文艰难,每日即一篇半篇无不可;渐演至熟,自然易矣。”希望初学写作者不偷懒,不取巧,厚积生活之土,蕴养灵敏之思,从而开出灿烂的思维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