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东晋末年,社会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到处充满虚伪与欺诈。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的陶渊明自然成为了当时社会的另类。
为了表明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热爱乡野田园生活的高风亮节,陶渊明一方面毅然辞官归田,置“草屋八九间”,并“种豆南山下”,躬耕于田园,过起了真正的隐居生活;另一方面,他“常著文章自娱”,自由洒脱地宣泄自己的情志与理想。《五柳先生传》这篇精美的传记就是陶渊明寄寓自己隐居思想的代表作品之一。
目前,文学界和史学界大都认为,《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借用五柳先生之名而写的自传,是他为自己而作的“自画像”。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纵情乡野的隐士形象。
全文不长,在短短的一百七八十字的篇幅里,所勾画的五柳先生的形象却丰满鲜活,栩栩如生,这就充分显示了作者高超的写作功力。
文章开篇是对人物身份的交代。“许”是“处所”的意思,“何许人”即“何地人”。古人是重视地望的,姓氏前常要冠以家世籍贯,如琅琊王氏、陈郡谢氏之类,在两晋门阀制度下尤其如此。而五柳先生却不知何地人,可见他不在流俗观念之中。古人又是重声名的,有所谓立德、立功、立言之说,希望能够声名不朽,而先生却连姓氏名字也不清楚,竟指宅旁五柳而为号,由此又可见他出于流俗观念之外。这几笔不仅把五柳先生隐姓埋名、深藏避世的意思说得极明确,而且突出了他的不俗,使其“高人雅士”的形象凸现文首。“宅旁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又隐隐散发出一股田园气息,映衬出一个田园隐居者的形象。
“闲静”一句点明了五柳先生最本质的性情。正因其不为功名利禄动心,所以能守志不阿,也因此才高于世俗之上。“闲静少言”与“不慕荣利”相照应,“闲静”即不尚交往,“少言”即不喜应酬,也就是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之意。
文章接着描写五柳先生在田园中守志安居的生活情态。作者分四个方面来加以描绘。
1.读书愉情。五柳先生的读书方法,主要有两条,一是“不求甚解”法,二是“会意”法。前者说的是广闻博见、拓宽视野的博览速读法,是一种以读书“自娱”的快乐读书法。后者说的是读书之乐的真谛所在,读书时心领神会,怡然自得,以至于“欣然忘食”。
2.嗜酒成性。“造”当“到”解释,“造饮”即到那里饮酒。“不吝情”是“不在意”之意。亲朋好友叫去喝酒,一饮就醉,却不以去留为意,可见先生之意在酒而不在人。于酒有情,于人无意,把嗜酒的情态写得极为细腻。
3.处贫而乐。“堵”即“墙”,“环堵萧然”就是四壁空空。“短褐穿结”是说穿的粗布短衣还破着窟窿,打着补丁。“箪瓢”分别是盛饭和盛水的器具,“箪瓢屡空”即饮食不继。“晏如”是安然的样子。吃穿住没有一样不困弊不堪,却能处之坦然。不因贫夺志,也不因贫败意,足见先生的高雅志趣。
4.著文示志。写五柳先生吟诗作文,用意也是在示志娱情。示什么志,娱什么情呢?就是本篇传记中所写的高志奇情:憎恶世俗,守志于田园,甚至是陶醉于田园。他借文章自娱其志,所以忘怀于世俗间的得失。通过这四个方面的勾画,一个坚守节操、不随流俗的“高人”形象便立起来了,活起来了。
文章最后是“赞”。“赞”是历史传记的一种体式,放在传文的结尾。这个赞语的实质就是黔娄之妻的一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句话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名利”相照应,这是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闲静少言,不慕名利”的思想感情。
作为传记文学作品,《五柳先生传》的鲜明写作特色具体表现在:
1.对人物经历及生活不做全面记述,努力突出人物精神和性情的主要方面,力求人物形象具有典型性,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这一点来说,文章具有文学作品的样式与风格。
2.使用白描的手法,对人物进行概括性的描写。全文几乎都用总结性的语言进行描绘,就像给人做鉴定,但又包含具体生动的美感,因此,文章又具有传记类作品的特征。比如“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一句,语言虽高度概括,但形象鲜活,具体地表现了人物嗜酒和率真的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