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综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综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老一代农民工的年龄越来越大,新一代农民工逐渐取代老一代农民工的位置,成为当今社会农民工的主流。新生代农民工相较于老一代农民工具有他们的特点。现在社会一面是新生代农民工无业可就,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一面是大规模的“民工荒”,两种矛盾现象让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成为焦点。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对策

随着老一代农民工的渐渐老去,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农民工的主流,但是现在所出现的“民工荒”问题使我们不得不重视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一、新生代农民工面临就业问题的原因

1、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过于频繁的流动

新生代农民工改变了老一代农民工“有工就打”的局面,他们所追求的是在外出打工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价值。他们的选择更广泛,追求也更高。在计较外出打工的成本与利益的同时,也更加追求生活的改善、更好的发展契机以及更好的价值体现。但是他们对外出务工的环境以及劳动强度没有很好的心理准备,当面临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距的时候,他们只能选择不断地离开,不断的流动(王正中,2006)。城市世界的镜像与想象世界里的梦想表现出的种种张力与冲突,正是他们基本生活的现实特征。流动的本质只是他们试图缩小想象差距,实现梦想的过程(符平、黄莎莎,2009)。

正是由于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距造成“流动”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生活状态。城市与职业间过于频繁的流动不利于其个人的发展,这同时也说明,越是流动频繁的新生代农民工,越较少具有市场竞争力,也更缺乏从事稳定工作所需的就业技能和资本,更容易失去工作,也不利于形成社会关系网络。他们的流动也多在平级中进行流动,甚至有少数的向下流动,很少有向上流动的轨迹(符平、唐有财,2009)。

2、缺乏专业技能知识培训,就业社会网络的缺失

由于频繁短期的流动造成新生代农民工不能接受正规长时间的职业培训。一方面他们知道知识改变命运,一方面他们又由于对自身教育程度的不满,对自己的不自信,拒绝接受专业技能的培训(任天鸣,2008)。

由于现在网络技术的发达以及高科技的出现,新生代农民工更加愿意待在自己的交际圈内而不愿与人主动交流与熟悉。新生代农民工相较于老一代农民工似乎更缺乏工作以外的与本地人交往的渠道,这使得他们与本地人的交流更为有限,对流入地社区的关心程度比较有限,更不愿参加流人地社区的组织或者活动(杨昕,2006)。而市场化条件下,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愿意通过中介或劳务市场找工作。而过频繁的流动,也不利于建立稳固且对他们有用的社会关系网络(符平、唐有财,2009)。

3、社会位置的不确定

一是他们生活在城市,但却不是城市人,他们干着工人的活但却不是工人。新生代农民工相较与老一代更趋向于留在城市,但是国家的制度中缺乏对他们的明确位置。他们不但享受不到有关政府管理部门的管理服务,而且受到许多不公平的对待,以至找不到保护他们利益的管理部门。因此,他们更多的是渴望能得到最基本的公民待遇,或者说希望不要受到社会的歧视和偏见,在这一点上他们比第一代农村流动人口具有更强烈的愿望和意识(王春光,2001)。定位的缺失,保障的缺失,社会认同的缺失使得他们只能成为一群“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群”,不能稳定的工作。二是中国一直存在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已经成为制度性排斥的基础性制度,户籍制度以及建立在户籍制度之上的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等城市各类制度将新生代农民工屏蔽在分享城市的社会资源之外(何绍辉,2008)。三是流入地居民对农村人口多有消极评价,认为他们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环境等等,使得新生代农民工认为自己与当地人不属于同类人,缺少认同感(王春光,2001)。四是新生代农民工自己对于自身的定位也是出于混乱状态,不清楚自身的身份定位(许传新,2007)。五是随着第二代农民工现代性的增长,他们回农村是“回不去”了——无论是从主观或从客观。同时,他们在体制上讲暂时还无法融入城市(刘成斌,2007)。

4、就业信息获取信息的断裂

新生代农民工依赖人际传播的关系网络进行择业其实是一种迫于无赖的择业方式,由于对大众传媒的不信任,信息传播的断层使他们只能选择单一的就业模式。城市社会系统与乡村社会系统间的天然断裂,日常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网络建构上的人为与自然断裂,农民工管理组织与大众传媒信息传播模式的断裂造成新生代农民工获取就业信息的断裂,不能及时获取对自己有用的就业信息(李红艳,2011)。

二、建议与对策

加快户籍改革,打破城乡户籍二元制度。城乡户籍二元制度是农民工问题的关键之所在。只有打破城乡二元制度,一视同仁,才能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机会与发展机会上享受同等的待遇。让新生代农民工正确树立自身定位。当不再区分农村与城市的时候,不论是他人认同问题,社会制度,社会保障,政策制定种种问题又或是自我认知、自身定位问题就不再成为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成为平等的个体,实现自由而有保障的社会流动和迁徙(储卉娟,2011)。

加强培训,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就业能力。新生代农民工应该自身积极利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树立提升自我的意识(罗恩立,2010)。建立与企业的培训计划,定点、定向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培训。

建立、健全适应农民工特质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维权意识。在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时,还要充分考虑他们流动就业的特点,积极探索保险关系能够在城乡和地区间顺畅转移接续的机制,确保农民工权益在流动中免受损害(张志胜,2007)。

建立健全的农民工管理机构,保证就业信息的及时传达。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很多的自身局限性,建立健全的农民工管理机构即可以保护帮助农民工群体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又可以有效防止那些“无业”农民工成为危险势力。而这样的管理机构可以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及时了解就业信息,防止信息获取的断裂。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找到工作,建立社会网络。(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正中.“民工荒”现象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理性选择[J].理论学刊,2006(9).

[2]符平、唐有财.倒“U”型轨迹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流动——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史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9(12).

[3]许传新.农民工的进城方式与职业流动—两代农民工的比较分析[J].青年研究,2010(3).

[4]任天鸣.浅谈新生代农民工的有效就业[J].劳动保障世界,2008.

[5]丁志宏.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分析[J].兰州学刊,2009(7).

[6]王春光.新生代的农村流动人口对基本公民权的渴求[J].民主与科学,2001.

[7]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

[8]杨昕.新生代农民工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J].

[9]许传新.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及影响因素分析[J].学术探索,2007(6).

[10]李红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信息获取渠道中的断裂现象,青年研究,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