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高校公开招聘工作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事业单位实行公开招聘是国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规范事业单位进人的有效途径。高校隶属于事业单位范畴,因自身的特殊性,其公开招聘工作的顺利进行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本文提出了在高校公开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改进高校公开招聘工作提出了一些想法。
【关键词】高校 公开招聘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6-0042-01
一 高校实施公开招聘的背景
2005年11月,原人事部第6号令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在这个大背景下,广东省人民政府在2009年9月1日颁布了《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39号),并于2010年1月1日起开始正式实行,这两个文件为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工作提供了政策层面的依据。
2010年1月、9月和12月,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分别下发了《关于做好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粤人社发〔2010〕15号)、《关于印发〈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考察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粤人社发〔2010〕276号)以及《关于印发〈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体检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粤人社发〔2010〕382号);2013年2月,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又下发了《关于印发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笔试和面试工作规范的通知》(粤人社发〔2013〕21号)。这些文件对公开招聘的具体操作事项规定了实施细则,为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工作提供了操作层面的依据。
二 高校公开招聘较一般招聘所具有的优点
1.更能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公开、公平、公正”的招聘工作,不仅是一种基本的社会道德和品质的要求,它还是我们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宗旨、性质的具体体现。高校公开招聘工作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不单只是学校自身的严格要求,更加是全省,乃至国家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的要求,因此,它相对一般招聘更能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2.工作过程更规范
整个高校公开招聘工作从开始计划到最后结束,所涉及的每个步骤和进程,除了必须要按照国家以及省的相关文件执行外,还需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出该校的公开招聘实施方案,并遵照执行。
3.监督更到位
通常来说,一般的招聘有很大的自主性,对于“招什么”、“怎样招”以及“爱招谁”等问题,除了要达成内部的统一意见外,并没有过多地受到其他监督。与此相反,高校的公开招聘工作除了受到社会和内部相关部门的监督外,更是自始至终接受所属人社部门、所属主管单位等的严密监督。
三 高校公开招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难以甄别应聘者的实际能力
我国高校招聘普遍存在重学历、轻能力,重智力因素、轻心理因素,重科研成果、轻教学水平等问题。在招聘过程中注重第一印象,特别是对高学历、高职称的应聘者,只认其学历、职称而忽略对其教学、个人素质、思想观念等方面的考核。在高校公开招聘过程中,由于受限于时间、形式、方法等因素的影响,更易对应聘者产生不客观、不公正的评价,不能招到真正适合的优秀人才。
2.应聘人员和用人单位的摩擦增多
由于高校公开招聘的人员为事业单位正式在编工作人员,所以从公开招聘的开始到结束都备受应聘人员及社会的关注。此外,由于公开招聘环节多,涉及面广,只要稍微把握不好细节,就很容易产生争议,被投诉甚至陷入法律纠纷。
四 对高校公开招聘工作的思考
1.认真做好公开招聘前期工作
为了能更准确地预测教师需求,需要在充分了解本校的战略规划的前提下,对学校现有教师的师资状况包括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等进行详细了解,还要预测学校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市场人才的供需情况,这样才可以准确地判定哪些人才是现在紧缺人才,哪些人才是现在热门人才,哪些人才是未来发展所需的人才。然后根据这些情况制订招聘计划,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引进人才,并且根据不同的人才给予不同的待遇,以此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来应聘。
2.建立科学的招聘考核制度
高校的岗位可分为专任教师岗、管理岗和工勤岗三大类,我们重点探讨前两类岗位的考核方法。对于专任教师岗,应侧重专业知识、教学水平和科研潜力方面的考核,高校的专任教师都是高层次人才,要重点测试出应聘者潜质的考核模式,可以不采用笔试形式。对于管理岗位,应侧重职业能力,一般都采用笔试加面试的形式。对于笔试,可逐渐推行试题库形式,组建专家命题组,确保笔试的质量和安全。而面试,则应该因岗而异,题目多样,以便招聘到最合适的人选。
3.建立人才信息储备库
在公开招聘的过程中,常会有一些优秀的人才,因岗位编制或目前暂时不需要这方面的人才而无法录用。因此,高校的人事部门应将这类人才的信息纳入人才信息储备库,一旦将来出现岗位空缺或发展需要这样的人才,可直接与其联系看是否还愿意来校工作,这样既提高了招聘速度,又降低了招聘成本。
参考文献
[1]张莉.对高校教师招聘工作的思考[J].时代教育,2009(7):40~41
[2]朱薇.浅谈如何实施高校公开招聘[J].人力资源管理,2011(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