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育活动中遭遇“意外情况”的反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育活动中遭遇“意外情况”的反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本园举行的优质课观摩活动中,我组织了一次音乐教学活动,孩子们在我预设的活动过程中兴致勃勃地学唱、学表演,但游戏进行到最后一个环节时发生幼儿“失控”场面,表现为“狼”捉“小兔”时倒下一大片幼儿,挤在了一起,场面一度有些混乱。面对这“意外情况”我一时有些思维短路,随即一边扶起摔倒的孩子,一边总结说:“哎呀,我们的森林太小了,兔子们没处躲了,大灰狼太厉害了!”孩子们立即发表看法:“老师,我没地方跑了!”“老师,他们这么多狼抓我一只兔子。”于是我立即调整游戏形式,重新进行了游戏,既满足了幼儿分别当狼和兔子的愿望,又避免了拥挤状况。

对这一“意外情况”,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当教育活动中出现种种“意外”或“闪失”时,我们应反思什么呢?

一、当教育活动中出现幼儿“失控”时,我们要反思什么?

1.教师准确的游戏性指令语言非常重要。“失控”常常是幼儿兴奋所至,这在音乐活动的游戏环节时常发生。比如在“小羊”的音乐活动中,游戏是幼儿扮演小羊,教师扮演羊妈妈,小羊跟着羊妈妈边唱边做动作,吃饱后早早回家时,幼儿常常会簇拥着“羊妈妈”,推挤着向“羊妈妈”靠近,惟恐落后,这时就需要老师以游戏中的口吻指导幼儿:“宝贝们,你们快把妈妈挤坏了,再推妈妈就会摔倒了,我看哪个羊宝贝最乖,最疼妈妈!”这样孩子们会立即明白老师的意图,乖乖地跟在“羊妈妈”身后回家。

2.在下一环节让幼儿“动”之前,老师是否把要求提到位了,或关注到让幼儿自主学习,让幼儿自己来提出规则。如在“开火车”游戏中,在设计活动之前我就进行了反思,提前考虑到幼儿在开火车时会兴奋到开得过快,后面的“车厢”拉断发生拌倒甚至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接一个地摔倒,或者开得太慢发生推倒等“失控”现象,于是我便在游戏前讲清游戏要求,然后请孩子们说说怎样开火车,提出“假如开快了会怎么样?”“开得太慢又会怎么样?”等问题,让他们自己讨论制订规则,这样在“开火车”时幼儿就会遵守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则,整个游戏既热闹又井然有序。

3.教师的眼神是否始终以期待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幼儿。当有部分幼儿明显走神时,我们的眼睛是否与他们说话,或者用肢体语言提醒他们。

二、当教育活动中幼儿出现理解偏差,没有按照预设的活动思路进行时,我们要反思什么?

1.在预设活动过程时,首先要准确理解活动目标,然后围绕活动目标设计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以幼儿的现有能力和理解力为起点,尽量使每个幼儿在活动中都得到提高。

2.当幼儿的回答或者理解出现偏差时,应该重新引导幼儿,而不能随着幼儿的思维和情绪远离活动目标,要给幼儿纠正的机会。如我曾经在一节“生病了怎么办”的社会活动课上,引导幼儿说说去医生那儿后该怎么做?结果幼儿一个劲地围绕着打针时怎么勇敢不停讨论。我意识到自己的提问不够明确,让幼儿的思维出现了迁移,于是立即接过幼儿的话题,答应他们活动结束后请每个幼儿到老师这儿说说自己去医生那里打针的表现,现在跟着老师去看看医生那儿都有些什么?很快幼儿的注意力又集中到医生的医用器械和药品上,判断出图片上的行为对错。

三、当教育活动中幼儿在反复启发后仍然不能达到想要的创造性思维时,我们要反思什么?

1.是否在活动中积极地调动和评价幼儿,同时评价是否“机械化”了,或者说太“笼统”和“敷衍”了。比如,反复地表扬“真棒”“哇!真漂亮”“你的动作真好看”,等等。比如在舞蹈活动中,幼儿最想知道的是怎样的“棒,漂亮,好看”,能让他们可以立刻模仿创造的,因为每个幼儿的能力不同,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动作,大多还是以模仿为主,然后稍作改编,那么此时就需要老师作具体的评价。如:我在音乐活动“中国功夫”中,对幼儿的创编动作给予了及时具体的评价,如“笑笑的小碎步真像一阵风啊!”“静静的小脚绷直了,真厉害!”“点点的小手飞起来了,真好看!”。这样,这些与歌词相吻合的动作“碎步、绷、飞”便具有明显的可操作性,创编能力弱的孩子就可以先模仿。

另外,自己的动作、形象、表情是否准确适宜,这是老师很容易忽视的问题。如要求幼儿“把手举得高高的”,可是老师自己的手却在“投降”的位置。教师脸部表情平淡,眼睛不传神说话,幼儿跟随音乐跌宕起伏的情感又从何而来呢?

2.是否及时给予幼儿最准确的引导。大都孩子没有总结概括能力,即使在活动中已经进行过,幼儿往往还是不能联系着回答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用简洁的语言提示和引导。

四、当幼儿在教育活动中出现游戏混乱时,我们要反思什么?

1.一般在各种游戏活动中会发生意外情况,幼儿肯定不明白老师说的“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或者“找一个舒服的地方”的确切意思。平时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空间方位分配的能力,应该作为一种长期的工作,必要时可以设计相应的练习,让幼儿反复体验幼儿之间前后左右有一定空间距离的“舒服”感觉,以形成自然的常规。

2.教师要尽量改变那种师道尊严、居高临下的姿态。当幼儿还不能调控好自己时,老师应该尽量灵活地走进幼儿,随着活动的需要改变地位与站位。同时教师也要融入幼儿之中,便于因人施教,更好地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调动幼儿。

五、当教育活动中同时出现多个形象而表演无续时,我们要反思什么?

1.一般在音乐活动中幼儿常常会对游戏本身感兴趣,忘了音乐的存在,而教师恰恰容易被幼儿牵着鼻子走,让“游戏”游离在音乐之外,使音乐氛围浓厚的欣赏活动变成规则不清的体育游戏活动。

2.在语言或者表演活动中,幼儿常常会对道具感兴趣,或体验“经过打扮后的自己”的快乐。此时教师一定要在幼儿拿到道具或打扮后,进入语言“角色”游戏或表演前,将规则重点重述一次,或者引导他们将音乐片段再欣赏一遍,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音乐角色出现的顺序,如故事活动“拔萝卜”。在第一次进行表演活动时,我发现幼儿对基本旋律掌握得很快,但是到了表演时小动物出场顺序就搞不清了,反复提醒效果也不佳。课后通过反思,我发现幼儿不是学不会、记不住,而是热衷于戴上头饰化了妆后的模样,互相欣赏,以至于忘记歌词及出场顺序。根据这种表演情况,我进行了修改,让幼儿在戴上头饰后,相互欣赏一下,并准确地说出自己的角色,然后请幼儿完整地欣赏一遍音乐,同时我也按照歌词顺序一一出示游戏中的角色道具,以加深幼儿的印象,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角色出现的顺序,这样在经过反思进行的第二次活动或类似活动中,就不再出现表演无序或混乱的状况。

总之,活动不可能会按照预定设计一成不变地进行,而会因幼儿的各种因素出现一些“意外情况”,这些意外有时会使活动增添许多乐趣,同时也需要教师灵活应对,从而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发挥潜能的活动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