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采访体育明星的“忌讳”与“诀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采访体育明星的“忌讳”与“诀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电视、网络的发展,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在体育报道中,面对体坛热点明星的采访,比拼就更趋白热化。

体育领域,明星璀璨。像姚明、刘翔这样的体坛热点人物,其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老百姓的视线,因此所有媒体都会派出自己的精兵强将,去牢牢紧盯这些明星,这就是所谓的“贴身采访”。

面对体育名人的采访,要想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做出自己独特的个性,需要另有一功。在这里,且从效力休斯敦火箭的中国篮球明星姚明的四句话说起,谈一谈采访体育名人有关“忌讳”与“诀窍”,以及记者情商的话题。

一、 平视名人

姚明:“凡向我索要签名、合影的人,一般都成不了真正的朋友。”

朋友之间,首先是平等的,名人也一样。名人其实和其他普通人一样,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与名人交往,要不卑不亢,以平等的目光去面对和审视对方,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把他(她)当作一个普通的人来看待。

姚明私下里曾对记者说过:在他看来,朋友之间,最重要的首先是“平等”。他说:“如果在别人眼中,我是一个明星,那他显然没有把我当朋友来看。这样的友谊,一定是失衡的,也一定不会长久。”

而作为记者,首先你代表的是千百万读者。记者要对自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与定位:面对明星,不管你多热爱体育、多崇拜和你面对面的这位明星,眼下,你的身份不再是一个体育迷,更不是追星族,而是带着使命去完成采访的记者。因此,面对名气再大的明星,记者应该将自己放在一个与被采访对象平等的位置上,采取“平视”的态度。只有充分认识了自己,才能更好地去了解别人,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其实是自我认知的一种能力。

有了正确的定位后,即使是面对像姚明这样的体坛巨星,再没有经验的记者,也会有了底气,不会因为紧张而失态。当然,这需要锻炼,也需要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如何在任何场合都有效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也是成功采访名人的关键。

曾亲眼看到过一个女同行,因为姚明接受了另一家媒体的独家专访,而将姚明堵在火箭训练房门口,大发脾气,眼泪直流,大为失态。当然,最终她还是没能靠眼泪得到采访的机会,姚明当场拂袖而去,而从那之后,姚明再也没有接受过那位女记者的一对一采访。

当然,这只是个例。但记者必须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并且有效地掌握好自己的情绪,这些是采访名人的记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察言观色

一次,火箭队输了球,有记者直接向姚明发问:“火箭队连败,究竟是什么原因?”情绪不佳的姚明马上回答:“我要是知道原因,我就不当队员了,而去改当教练了。”

记者提问的方式,很有讲究。对方往往会以提问的方式,来决定如何显示自己的情绪和心理。所以,注意提问方式,有助于记者更好地了解对方和进行采访。

要善于了解他人,知道别人的所思、所想、所感,是一个人具有高情商的表现。高情商的人与人交往,不盲目、不突兀,他们能够根据对方的举止、神态、谈吐的点滴细节,来采取相应的对策,做出得体的回应。

随着信息的高度发展,记者已不再仅仅是一名单纯的记录者,要想写出视角独特的稿件,就必须透过外表,去发现和挖掘更深层一些的内容,这就要求记者学会与采访对象打交道,要得到被采访对象的认可,记者必须有足够的“认知他人(采访对象)的能力”,而这也是情商的一个表现。

一个具有较高情商的人,善于了解和掌控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擅长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场合,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一个最合适的状态,协调或顺应他人的情绪,从而轻而易举地将他人的情绪纳入自己的主航道,这样,彼此的交往、沟通将会非常顺当。

这一点,对于记者非常重要。记者是一个特殊的行业,记者是一个要与人广泛打交道的职业,体育记者更是如此。一直记得一位前辈的教导:当记者,说到底就是要学会交朋友,要善于与人打交道,这其中也包括要学会“察言观色”,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只有把细节问题处理好了,才能营造出融洽的谈话氛围,才能为日后良好的相处,打下基础。

现在流行说“细节决定成败”。姚明刚输了球,心情肯定郁闷,如何避开他不愉快的情绪,打开他的话匣子,确实很有讲究。那位冒失发问的记者,就是忽视了别人的情绪,采访中也没能做到换位思考,以心换心。据说,当时那位记者也是为了赶报社的截稿时间,但事实证明,这样发问,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在面对名人的采访中,记者必须学会处理好细节,这不仅能让被采访对象放松心态,让人有亲近感,更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畅所欲言,也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上述那个“冒失鬼”提问之后,笔者等到姚明情绪完全稳定之后,陪他穿过赛场,走出场馆。刚才还一片灯火辉煌的场馆,一下全黑了,观众都走光了。“演出结束了,”姚明突然发出由衷的感叹:“看戏的人都散了,而我们却像马戏班一样,还得赶往下一个演出地点。”当晚,姚明和他的队友还要连夜出发去打客场,于是记者换了一个角度接着采访,让他谈谈征战NBA客场的种种感想,写了一篇《异国更衣室,牵出思乡情》的报道,效果不错。

善于观察,把握细节,才能顺利地完成采访,并与被采访对象结下良好的关系。采访名人,需要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就是需要有较高的情商。

三、人脉累积

当本报记者第一次踏进休斯敦火箭队的更衣室,来到姚明身边作自我介绍时,他笑着用沪语招呼:“侬就是新民夜报的记者呀!”

人脉关系的积累,需要时间。这就像买股票一样,要具有识别“潜力股”的能力以及超前的意识。赶在明星出名之前,就试着与他(她)及其周围人建立起良好的沟通,这样他(她)一旦成名,在众人跟踪堵截的情况下,你依然会比别人多一份资源优势。

人生中,其实付出与得到,大多是对等的。一心只想着从别人身上索取,而不想到付出的人,恐怕很难一生都如愿。

采访名人,其实也一样,必须以心换心。姚明之所以对新民晚报记者比较友好,一来是因为大家都是上海人,二来是新民晚报在他成长的道路上始终如一地关注他。

姚明4岁时,与父亲一起拍皮球的照片,就登在了新民晚报的体育版上,这也是姚明一生中第一次接受媒体的采访!姚明通往NBA选秀的道路,并不平坦,而在此期间,新民晚报在舆论上全力支持,刊发了《珍惜姚明,珍惜机遇》等多篇文章,呼吁中国篮球队员应该走出国门。

如今,在大洋彼岸的姚明全家,依旧沿袭着大部分生活在美国的上海人的习惯,仍是新民晚报的忠实读者。他们也特别关注新民晚报的NBA报道。新民晚报是最早派出特派记者赴美国采访NBA的平面媒体之一。1999年夏,就有特派记者赴现场采访NBA总决赛,当时,NBA联赛中还没有中国球员的身影。新民晚报的特派记者,在总决赛期间,竟然一下子成了美国同行的采访对象:“NBA中没有中国人,你们报纸为什么会派人来采访我们的联赛?”“在中国,也有很多球迷关注NBA吗?”……

一步领先,步步领先。也正是因为拥有了这样的一个时间优势,有了比别人领先一步的“独家采访”,才使得新民晚报在日后NBA的报道上,始终领先。这也为日后中国球员王治郅、巴特尔、姚明等赴NBA后的一次又一次的热点采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也正因为新民晚报是中国最早派出特派记者赴美采访NBA的平面媒体之一,美国的NBA高级管理层,也对本报留下了很深印象。NBA总裁大卫•斯特恩就曾对本报记者说:“你们是最早派记者来美国采访的,可见你们的实力。而且你们报纸的发行量那么大,我们可得和你们搞好关系,多多宣传我们的联赛哦!”虽然这是一句玩笑,但从另一方面说明,人脉关系的积累,不是一时半会的事,而需要时间的沉淀。

正因为与NBA方方面面有了多年的交往,在他们眼中,中国的新民晚报是一张有份量的报纸。2004年,姚明首次带着他的火箭队来上海打中国赛,NBA总裁大卫•斯特恩只给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以及新民晚报三家媒体安排了独家采访的机会。

应该说人脉的积累,越早起步,就能为日后争取到越多的主动权。有了NBA报道的经验,新民晚报体育部也在网球、F1赛车、田径、欧洲联赛等项目中做了尝试,派出特派记者赴实地采访网球四大满贯、F1赛车、国际田联黄金大奖赛、欧洲五大联赛,均取得良好的报道效果。

四、尊重隐私

“你与女友关系如何?”、“这个情人节你送她什么礼?”、“你们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姚明总会斩钉截铁地回答:“这是个人隐私。抱歉,无可奉告。”

人都有隐私。名人的每一个生活细节,普通百姓都会感到新鲜好奇。但对名人来说,面对很多方面的提问,他不会做出回答,因为对他们来说,个人隐私问题,就是“”。而正因为名人有太多“”,有关他们的种种假新闻,也就应运而生。尊重名人的隐私,是和记者的诚信相连的。

采访名人的记者,因为跟名人打交道时间长了,交往多了,于是成了朋友。这里就会涉及到一个角色转换的问题。要处理好这种转换,需要较高的情商。

在“扮演”不同角色的时候,人们都有着与之相对应的情绪和心理表现。所以,要了解他人的时候,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情商,理解他们承担的每一种角色之间的关系,并且对此做出准确的判断。

普通读者难免有窥探明星隐私的喜好。有时,大众的关注度与兴趣倾向,会与名人的个人意愿发生冲突。笔者曾写过一篇《姚明眼中的爱情、财产、人生观》,曾被报社评为好稿,在社会上也受到了读者的喜爱,但却被姚明戏称为“格调不高”。

再比如,由于笔者多年采访刘翔,对他及其家人比较熟悉,但还是提醒自己时刻分清记者与朋友的双重身份:对方拿你当朋友私下聊天的内容,未必能够全部在报纸上公开。比如,有关财产、爱情等敏感话题,如果一追到底,一定会招来被采访对象的反感。因此,把握好题材、慎重取舍,非常重要。对读者的需求以及被采访对象的感受,两方面必须同时兼顾,并在两者之间寻求一个最佳平衡点,这是采访名人的一个关键环节。

名人报道,因为各种媒体争先恐后,所以稍有不慎很容易出假新闻。真实,永远是新闻的第一生命力。这也是记者应有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在面对名人的报道中,真实更是一块基石。

实际上,不管与名人还是普通人打交道,诚信都是第一位的。如果为了贪图短暂的利益,炮制虚假新闻,这种行为不会长久,因为这种不负责任、胡乱编造的记者,最终会自损名誉,而他(她)也会受到被采访对象的唾弃。

最极端的一个例子出现在2006年世界杯中。一位内地的足球记者号称采访了一系列的世界足坛大腕,结果最终被揭发:所有报道,都是杜撰的。几年前,也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体坛周报的某一记者,因杜撰了一篇子虚乌有的西班牙明星劳尔的独家访谈,结果被揭穿后,他的个人和报纸名誉严重受损,他本人也被报社解雇。

这样的事例,近年来屡有发生,这或许与新闻行业日趋激烈的竞争有关。不过竞争再激烈,记者也不该忘了职业的底线:真实。在姚明、刘翔等体坛巨星的报道中,假新闻也不少,比如“刘翔与女主持人李湘十指相扣”的传闻。对这些假新闻,刘翔与家人本打算上诉到法庭,但后来一想,又担心事情越炒越大,反而扩大了此事的影响。刘翔称,对于不讲职业道德的记者,他肯定会置之不理,不会再接受他的采访。

可见,要想当好记者,采写好名人新闻,首先还得学会讲诚信。

总之,对于一名新闻记者来说,情商的作用,有时是举足轻重的,尤其在面对名人的采访中,记者的情商,往往比智商更加重要。首先提出“情商”(EQ)概念的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认为,在人成功的要素中,智力因素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情感因素,也就是情商。戈尔曼提出的“情商”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情绪控制力;自我认识能力,即对自己的感知力;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能力;认知他人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等。在美国,有一句流行语:“情商(EQ)决定提升”。一个人事业能否获得成功,情商有时比智商更重要,情商往往更能主宰人的一生。当记者就需要交朋友,朋友多了,圈子逐渐大了,获得信息的渠道也就广了,视角就开阔了,这样就能写出素材丰富、内容详实、与众不同的新闻报道来。因此,似乎也可以说,情商决定采访的得失、新闻报道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