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挖掘“源头活水” 创设“英语之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挖掘“源头活水” 创设“英语之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实践出真知,实践提能力,实践促发展。外语教育界常把“英语学习”与“下河学泳”相提并论,认为学语言和学游泳一样,离开实践纸上谈兵是毫无意义的。但学泳得先解决“水”的问题,在我国目前还相对缺乏语言环境之条件下,笔者认为“创设情境之水”、“挖掘文化之水”和“培育情感之水”是为学生畅游的“英语之河”探寻“源头活水”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创设 挖掘 培育 情境之水 文化之水 情感之水

实践出真知,实践提能力,实践促发展。外语教育界常把“英语学习”与“下河学泳”相提并论,认为学语言和学游泳一样,离开实践纸上谈兵是毫无意义的,这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明确提出的“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教学活动“应使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通过接触、理解、操练、运用语言等环节,逐步实现语言知识的内化”是一脉相通的。但学泳得先解决“水”的问题,在我国目前还相对缺乏语言环境之条件下,怎样才能为学生探寻到他们在“英语之河”畅游所必需的清如许的“源头活水”呢?

一、创设情境之水

情境是体验和理解语言的一把钥匙,有效的教学总是发生在真实或准真实的语言情境之中。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尽量跳过母语的介入,有效利用各种真实的或创设的语言情境,尽可能用教过或虽没教过但学生能理解的英语开展教学,学生就会更容易地建立起语言和客观事物间的直接联系,从而加深对所学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自然而然地学会用英语思维和用英语的方式主导自己的行为,从而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能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这应成为教师为学生的“英语之河”创设“情境之水”的指导思想。如笔者在教学“前否后肯”类的反意疑问句时,为了让学生“游”得顺畅,巧借当时的晴好天气首先提问:Is it sunny today? It's sunny today, isn't it?学生异口同声:“Yes, it is.”在此情况下,笔者趁势抛出Isn't it sunny today?和It isn't sunny today, is it?两个新问句,不少学生受中文思维影响,频频误答。笔者此时并没有急着去做一些“剪不断理还乱”的说明,而是用彩笔圈出sunny一词,边指着窗外灿烂的太阳边推出“Yes, it is.”——这样四问一答,既避开了繁琐的语法解释,又帮助学生掌握了英语问句“任尔东西南北问,咬定核心词不松”的回答特点,顺畅高效。随着学习的深入,教师利用英语释词释句或分析文章,为学生创设更多理解和使用英语的语言情境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十分必要。教学capital一词时,笔者呈现以下两句:1.Washington is the capital of the USA. 2. Hefei is the capital of Anhui.然后让学生试着补充:1.____ is the capital of China. 2. ____is the ____ of Guangdong.这样词不离句,capital一词就有了生命,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也就水到渠成了。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游泳”的主人,在他们初步理解所学语言之后,教师应及时创设各种实践练习情境,鼓励学生勇敢参与积极实践,用英语学英语,这样学生一旦接触到某种情境或话题,他们的语言思维就能以训练过的方式,按照一定的趋势进行,相关的语言材料就能在大脑中复活再现,成为有再生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语言。巩固打电话这一内容时,笔者先和学生一起总结了几种常用的电话表达方式,随即跟进了一份电话约好友的情境任务(好友可能在,也可能不在),请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自编对话,看谁的对话丰富精彩。学生天性好胜,都希望自己的对话能与众不同,他们互帮互助思维活跃,编出了一个个情形各异的精彩对话——这样的跟踪练习,既巩固了电话交流的各种可能,又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了一定的语言定势,对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功不可没。

课外,是创设“情境之水”又一个真实多彩的生活源泉。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网络等丰富资源,拓展学用渠道,适时开展各种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紧跟时代的符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心理特点的短平快课外实践活动,如阅读、游戏、表演、手抄报、故事会、经验交流会、英语角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学习和体验的机会——开发好课外这一广阔的课程资源,“情境之水”必定会增添又一常流常新的不竭泉眼。

二、挖掘文化之水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为什么很多学生学英语多年,却讲不出几句地道的英语,不敢同外国人交谈,或与人交流时歧义误解频繁、语用失误迭出?为什么学生在阅读时,所有的词汇都认识,却理解不了文章的真实含义?为什么学生写出的文章语言结构无可厚非,但却常常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式英语”?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在“英语之河”畅游时,缺少了文化之水的浸润和激荡。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不同,人们的思维方式、表达习惯也随之不同,如果学生对此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上述种种问题就无法避免。美国社会学家G. R. Tucker和W. E. Lambet曾对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的情况发表过这样的观点:“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语言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语言教学的同时不能忽视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教学,要把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和语言能力的培养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要将文化学习作为英语教育的显性课程贯穿于英语教育的始终,而不能将其作为隐性课程而被语言技能的培养目标所遮蔽或覆盖。

如何挖掘意蕴丰富的“文化之水”呢?

首先,紧扣教材,抓住教材中的文化“小辫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忽视教学内容中所涉及到的诸如西方社会历史、地理、宗教、民俗风情、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和传授。如当教学问候语“How do you do?”时,应讲清这是一句用在初次见面时比较正式的问候语,如果是同学或熟人,一声Hi或Hello就行了;在教“How old are you?”时,要告诉学生,讲英语的人很重视隐私,在中国人眼里是出于好心关心,认为是good manners,而在英语国家却被认为是bad manners;对说出“Good morning, Teacher Xie.”这样句子的学生就要告知:英语文化中,teacher是职业名词,不能作称呼语……不要小看这些点点滴滴的文化积累,及时抓住西方文化中的这些“小辫子”,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往往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其次,倡导“听、看、读”的广泛涉猎。教师应指导学生多阅读一些英美文章或英语报刊杂志,也可组织他们观看英美电影、学唱英文歌曲等,指导他们在阅读或休闲的同时能亲身体会并逐渐积累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必要时我们也可以举办文化讲坛或组织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与讨论,对某一文化现象来个“窥一斑而知全豹”式的刨根寻底——这样,学生在与他人交流时,就会尽量排除母语干扰,从而对“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什么场合说什么话、什么角色说什么话”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三、培育情感之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保持积极的情感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与其他学科相比,语言与情感态度的关系更为密切,因为情感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传递,而且沟通情感、解决情感问题也需要使用语言,所以学生畅游的“英语之河”里少不得“情感之水”的源源注入。要培育充沛丰盈的“情感之水”,教师就得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有意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各种积极的情感因素,同时设法抑制和消除各种消极的情感因素,逐步增强学生的信心,为他们未来的语言发展铺路。

在所有的情感源中,来自教师的信任和尊重,以及来自学生自身的进步和成功之体验,是培育“情感之水”的核心。教师只有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理解尊重他们,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习上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它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激发学习愿望”,所以教师还应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努力为他们创造“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机会。那种历经“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种种困惑之后,茅塞顿开,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之顿悟境界所带来的成功体验,定会激起学生更为持久的兴趣与热情,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念也势必更加坚定。笔者认为,在众多的积极情感源中,信念最有价值,教师应指导学生在产生兴趣、保持兴趣、发展兴趣的基础上超越兴趣,把兴趣逐步升华为学好英语的宗教般的坚定信念。一位信念坚定的学生,他在自己的英语学习之路上也一定会矢志不移奋勇前行。

评价在“情感之水”的培育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力求把科学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以尊重赏识为前提,以立足过程为原则,以授之以渔为目的,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个性化表现的评价,把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教师还应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评价的功能,让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课内外学习的评价,并通过互评和自评,提高他们的自评能力和主体意识,从而使评价成为学生认识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的重要机会和有效手段。

为学生探寻清如许的“源头活水”,让他们在“英语之河”中愿游、会游、乐游,进而游出精彩、游出未来,是每一位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坚持不懈地从情境、文化、情感等三方面立体“作业”,我们就一定能为学生畅游的“英语之河”引来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马忠学. 新教材疑难问题研究与解决·初中英语[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 陆晓红. 走向跨文化理解的外语课程与教学[J]. 中学外语教与学,2011,(2).

[4] 卢家楣、魏安庆、李其维. 心理学[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 梁燕葵. 教学评价应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1).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