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尝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尝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好的作品往往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来打动读者,令读者与之产生共鸣。教师应充分利用文本,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细节刻画,通过细节展示的生活画面,引发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加以想象,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关键词 表象 观察 积累 传媒 细节

一、充实表象,丰富想象

所谓表象是头脑中所保持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映象,人对这些印象进行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就是想象。由此可见,想象是以丰富的表象为基础。表象越丰富,其想象越开阔,越深刻。据此推断,要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学生的头脑中就必须有可供“加工改造”的表象。最终表象来源于多观察事物,多积累知识,多体念生活。

(一)留心自然,观察事物

叶圣陶先生曾说:“想象不过是把许多次数、许多方面所观察得到的融合为一,团成一件新的事物罢了。假如不以观察为依据,也就无从谈起想象的作用。”大自然是神奇而丰富的,我们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观察自然,接触社会,感受生活,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并在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发展好奇心和广泛的兴趣爱好,逐步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嫘祖陵,参观莲花湖水库,参观就近的敬老院,参观火热的劳动场面等等,使他们增加头脑里的表象储备,为想象提供取之不尽的素材。

(二)注重细节,强化积累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想象的活动始终是对感觉与知觉所给予的那些材料的改造,想象力是在过去知觉的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形象的创造力。丰富的想象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受。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应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引导他们在生活中捕捉形象,积累表象,为发展想象力创设良好的条件。同时,还应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记忆力的培养,因为学生有了广博的知识,才便于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受到启示,触发联想和想象,产生知识的迁移和连结,最终达到认识上的新飞跃。

二、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一)活用传媒,增强观感

色彩、线条、画面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声音具有表情功能,美的画面配上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往往能创设一种特殊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唤起学生的想象。现代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借助声、光、电的神奇配合,以其丰富多彩的信息刺激,为学生想象思维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例如我在进行《安塞腰鼓》教学时,便利用多媒体播放腰鼓舞片段,让学生从声响、画面中感受腰鼓的恢宏气势和铿锵激越,进而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从文字中体味激情的腰鼓。再如我在进行《听潮》教学时,就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与之生活相关的表象积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了预想效果。落潮、潮起、高潮三个阶段的动态画面,配以不同的音乐背景、海涛声响,生动形象地启发了学生联想、想象,创设情境氛围,使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进而领略了大海的温柔美和雄壮美。

(二)深入角色,剖析形象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还可以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见闻感受。例如我在进行《皇帝的新装》教学时,让学生发挥想象,带上道具上台表演皇帝试新装的情节,这一环节更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皇帝在镜子面前会有怎样的表现呢?它要求学生透过字面大胆想象,有的学生表演出帝整整皇冠,摸摸衣角的细节,有的学生表演出皇帝疑惑却故作镇定的虚伪表情,把文中的潜台词通过想象给以表现了出来。又如我在进行《藤野先生》一文的教学时,根据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特点让学生穿插表演他第一次进教室讲课的动作、神态和语言。

三、活用文本,展开想象

(一)品味细节,把握精髓

好的作品往往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来打动读者,令读者与之产生共鸣。教师应充分利用文本,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细节刻画,通过细节展示的生活画面,引发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加以想象,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例如我在进行《背影》一文的教学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细细品味望父买橘的细节,帮助学生透过字面想象父亲为儿子买橘时努力挣扎,攀登月台的吃力神态,或咬牙使劲,或汗溢面颊,学生在想象中品味父爱的伟大。

(二)活用“空白”,扩展意义

在初中语文学习文本中,特别是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有许多篇章留有“意义空白”,抓住其中最主要的部分,通过想象,往往成为理解作品的钥匙。例如《孔乙己》一文中,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作结,其意义空白给人留下十分广阔的想象空间。我在讲课过程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如果你是导演,你将如何设计拍摄《孔乙己》的结尾镜头?这一点拨式质疑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被这一有创意的设计吸引过来,展开大胆而有创造性的想象,有的说要让潦倒的孔乙己的背影逐渐模糊,模糊,最终消失;有的说要把他此时的手做一特写镜头推出,因为孔乙己的手或蘸酒写字,或偷窃东西,或代脚“走路”,有着特殊的用途,那双本应具有谋生本领的手,最终却成为他爬向死亡的手;有的说应配上画外音“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样才留有余味;有的说应配上众人的笑声,让笑声贯穿全剧,用这种含泪的笑声反衬孔乙己的惨状更让人觉得悲哀。学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借助想象体会到作品丰富的言外之意,充实了作品的“意义空白”。

参考文献:

[1]彭天翼.《语文教学心理描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广西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