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图形―背景理论视角下的汉语抒情诗英译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图形―背景理论视角下的汉语抒情诗英译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图形背景理论被认为是认知语言学研究语言结构意义的重要理论之一。在认知语言学中,图形是认知当中突出的部分,即注意的焦点;而背景在认知当中突显程度相对较低,可以看做图形的环境。本文把这一理论应用于对汉语抒情诗英译研究,通过对比分析诗歌中意象突显程度,找出诗人认知焦点,在翻译中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使得译文更忠实于原诗。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图形―背景理论;汉语抒情诗;英译

Abstract: Figure-Ground Theory is an important theory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Figure is the prominent part in cognition and the focus of attention while ground is less prominent and can be regarded as the cognitive reference.Figure-ground theory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transition study.By analyzing the images in the poetry,the translator can analyze the status of the figure and the ground,grasp the cognitive focus of the poet,and then understand the poets real meaning.In this way,the translator can choose an appropriate linguistic form and try their best to give the same prominence to the image as in the original version.

Key words: Cognitive Linguistics;figure-ground;Chinese lyric poetry;English transition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2

一、图形―背景理论的认知理据及其发展现状

图形一背景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被认为是认知语言学研究语言结构意义的重要理论之一,是以突显原则为基础的重要理论。这一理论是由丹麦心理学家鲁宾(R u b i n)在1 9 1 5年提出的,后由完形心理学家借鉴用来研究知觉组织方式。完形心理学家认为知觉场总是被分为图形和背景两个部分,“图形”是指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当中突出的部分,即注意的焦点;而“背景”在认知当中突显程度相对较低,可以看做图形的环境,即为突出图形而衬托的部分。例如当我们看到桌子上有一本书,书就可以看做是突显图形,桌子就是整个背景环境。人们总是会用一个物体或概念作为认知参照点去说明或解释另一个物体或概念。在人们进行语言表达的时候,认知中得到突显的图形通常会被放在突出的位置,即突显了说话人的认知重点。背景环境作为图形的认知参照点,并非不重要,背景更是作为衬托而存在。只是较之背景,图形作为突显的焦点部分,更容易被人们识别。

图形一背景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不但被语言学应用于语言的结构研究,而且已有部分语言学家应用这一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近年来,国内很多语言学家在这一领域都做了相关研究,例如:文旭、匡芳涛探究了“图形一背景”结构在语言时空事件上的实现;图形一背景理论对翻译研究也产生重要影响:蒋明思、文旭通过对比杨宪益和霍克斯《红楼梦》中的仿词翻译,探讨了仿词句中隐含的多层图形背景关系,提出了仿词翻译的最佳翻译状态。

鉴于该理论对汉语抒情诗英译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中国传统诗歌,特别是汉语抒情诗又是具备用认知语言学及相关原理进行分析的语篇特点,因此,图形一背景理论为汉语抒情诗英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它通过对比分析诗歌中意象突显程度,找出诗人认知焦点,在诗歌翻译中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使原诗中的意象在译文中更好地突显。

二、汉语抒情诗的特点及其英译基础

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靓丽瑰宝。诗歌文学题材十分宽泛,而抒情诗的意象最为丰富。在抒情诗里,诗人通过意象的挑选、形象的更迭、情感的升华来表达其复杂深邃的内心世界。其表现形式通常是诗人根据自身实际情感表达的需求,将相对重要的事物作为图形加以突显,形成意象的叠加,以景衬托,使读者更清楚的理解诗人要表达的真情实感。在创作一首诗的过程中,诗人通常挑选几个极具代表性的事物,成为诗歌中的意象,并将这些意象图形放在另一个背景下,突显意象内容,达到寓情于景的效果。在汉诗英译中也要如此,通过对诗歌中意象的分析,确定哪些意象成为图形,哪些成为背景,把握诗人的认知焦点,从而更好的理解诗人通过意象所要传达的意义。

所以,图形一背景理论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采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各个译本在意象传递、形美、音美上的得失,从而得出图形一背景理论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不但在意义上忠于原诗,而且尽量在形式上对等。

三、以《锦瑟》为例分析图形一背景理论视角下汉语抒情诗英译

抒情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文学意象十分丰富,作者会通过意象转换来表达其复杂深邃的情感,这对于翻译来说,不论译者对诗歌的内涵和其表达感情的理解多么深刻,要做到将其用另一种语言精确的再现,也是不可能的。本文试图通过图形一背景理论过对《锦瑟》几种英译本的对比分析,探讨各个译本在意象传递、形美、音美上的得失,从而得出图形一背景理论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也可以使读者更好的体会原诗的种种意境。

《锦瑟》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这首诗用典频繁、语言生动华美、风格委婉含蓄,对诗主题的解读也是众说纷纭。正因如此,这首抒情诗赢得无数读者的青睐,也吸引了众多翻译大家。下面以Witter Bynner,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及许渊冲三个人的译本为例,运用认知语言学图形一背景理论的重要观点和概念对本诗在意义的传达、意境的再现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译本在意象传递、形美、音美上的得失,从而得出图形一背景理论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诗歌原文。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本一:

The Sad Zither

Translated by Xu Yuanchong(许渊冲,1998)

Why should the zither sad have fifty strings?

Each string,each strain evokes but vanished springs:

Dim morning dream to be a butterfly;

Amorous heart poured out in cuckoos cry.

In moonlit pearls see tears in mermaids eyes;

From sunburn emerald let vapor rise!

Such feeling cannot be recalled again;

It seemed long-lost een when it was felt then.

译本二:

The Inlaid Harp

Translated by Witter Bynner(1929)

1 wonder why my inlaid harp has fifty strings,

Each with its flower-like fret an interval of youth.

The sage Chuangzi is day-dreaming,bewitched by butterflies,

The spring-heart of Emperor Wang is crying in a cuckoo,

Mermen weep their pearly teals down a moon-green sea,

Blue fields are breathing their jade to the sun.

And a moment that ought to have lasted forever

Has come and gone before I knew.

译本三:

The Gorgeous Zither

Translated by Yang xianyi & Gladys Yang(2003)

For no reason the gorgeous zither has fifty strings,

Each string,each fret,recalls a youthful year.

Master Zhuang woke from a dream puzzled by a butterfly,

Emperor Wang reposed his amorous heart to the cuckoo.

The moon shines on the sea,pearls look like tears,

The sun is warm at Lantian,・・the jade emits mist…

This feeling might have become a memory to recall,

But,even then,it Was already suggestive of sorrows.

译本一是许渊冲教授的译文,乍一看与原诗相比出现了内容上的缺失,但是并不影响传递给读者的画面:题目The Sad Zither中sad一词确定了整首诗的基调,让读者想象到一个略显“悲伤”的锦瑟,即空荡的背景中一个锦瑟图形,先人为主地为读者提供了感情氛围。“Each string… springs”这句诗,给人的画面是锦瑟的弦每弹奏一次,就会唤起那流失的青春美好时光。接下来两句,“Dim morning”表现的是昏暗凌晨背景之下,一只蝴蝶随梦而飞,译文突出了蝴蝶这个意象图形,把动态的图形放置在昏晨凄冷的背景下,尤显诗人悲凉的心境;还是这样的背景下,凄冷而苦寒,“poured out”一词转而把杜鹃哀啼作为焦点,哭啼曾经多情的岁月,寓情于景。之后“moonlit”设下背景,即冷清的月色下的深蓝海面,读者的焦点则落在人鱼落下的泪痕好似粒粒珍珠;后句“sunburn”设下另一背景,即温暖日光下,图形“emerald”美玉升起袅袅烟雾,整幅画面图形得到突显,又以背景相衬,译文画面生动形象,使读者能够获得与原诗相同的感受。此外,译文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这也是本译文出彩的地方。

因此,许渊冲教授的译文兼顾了音美、形美和意美,很好地体现了原诗的意境和风格,这在翻译中是及其难得的。译文中,许渊冲教授将相对重要的事物作为图形加以突显,形成意象的叠加,独立于背景而存在,反过来,背景作为环境或认知上的参照点,更为突出图形而起到衬托的作用,这样一来,不仅使全诗的美感突显,也使读者更清楚的理解诗人要表达的真情实感。

译本二是Witter Bynner的译文。此译本中,译者趋向于直译,近乎把所有的原诗中所描绘的事物都译了出来,画面也很美,但是存在的问题是焦点不明,图形突显不到位,与背景混杂,少了原诗作者意思表达的连贯性,造成了意义上的缺失。例如三句和四句,哪个是图形、哪个是背景并不明确,以至于读者的焦点要放在哪里也不明确,更无法给读者传递出意境上的美感。

译本三是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翻译的。译者也是尽可能的用所有必要的细节把整幅画面填满,但是整幅画面给读者的感觉很枯燥,没有韵律感,缺少生气。译文虽长短工整,但文字平淡无奇,缺少新意。画面不及译本一来的图形凹凸有致,背景也没有发挥相应的映衬作用,只传递出来原诗的本意,而没有传达意境的凄美感人。虽然在译文中译者加注了一些文化背景知识,以便读者可以知晓这些典故的含义,但是随着时间变迁,一些典故的含义已经发生变化,并不足够表达诗人的感受。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锦瑟》三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图形―背景理论可以为汉语抒情诗英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它通过对诗歌中意象的分析,来确定它们是图形还是背景,把握诗人的认知焦点,以便在翻译中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突出意象图形,附以背景衬托,使得译文更忠实于原诗,把原诗中的意象在译文中更好突显。虽不能强求翻译在各个方面的对等,因为翻译本身就包含流失,但译者要尽可能的还原原诗,以此理论对等原文,寻求图形与背景综合作用的画面,达到更好地帮助译者理解原文,进而能够更好的把握原文的意义,也可以使读者更好的体会原诗的种种意境。

参考文献:

[1]Langacker,RW.Cognitive Linguistics,1993

[2]Talmy L.Towards a Cognitive Semantics.Vol I 1996

[3]匡芳涛,文旭.图形―背景的现实化[J]外国语,2003(4).

[4]雷丽娟.从语境变换看《锦瑟》译文中复义的缺失.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2007(1).

[5]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6]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7]许渊冲.汉英对照中国古诗精品三百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张炳星.英译中国古典诗词名篇百首[M].北京:中华书局,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