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与护理效果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与护理效果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研究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方法。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院前急救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死亡率及预后情况。 结果 对照组院前死亡率为13.26%,而急救组仅为4.67%,二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72,P < 0.05);急救组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5.00,P < 0.05)。 结论 院前急救和护理对提高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急性颅脑损伤;院前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8-0109-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工具的速度不断提升,交通事故引起的颅脑外伤患者也日益增多,有研究表明颅脑外伤发病率已经高达100/10万。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引起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中交通事故颅脑外伤成为主要的死亡原因[1]。为挽救患者生命,提高医疗救助的水平,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和护理必不可缺少。我院积极探索院前急救的理念和思路,对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救治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次研究以2003~2005年自行入院或者转院未进行院前急救及护理的98例患者为对照组,与2010~2011年采取院前急救与护理的107例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03~2005年自行入院或转院未进行院前急救及护理的98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0~2011年采取院前急救与护理的107例患者为急救组。其中对照组男61例,女37例,平均(35.15±6.22)岁;急救组男68例,女39例,平均(34.55±5.18)岁。两组在年龄、性别和创伤程度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院前急救与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的护理方法,急救组在接到急救电话后进行积极抢救,具体措施如下:(1)迅速到达急救现场,进行伤情的评估和伤口的处理,对颅脑外伤患者的急救遵循保持呼吸道通畅-恢复正常呼吸-建立有效循环-解除急性脑受压的原则[2];(2)迅速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呼吸、脉搏、瞳孔反射、骨折与否等,并根据具体情况对颅脑开放性出血进行止血或包扎;(3)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4)稳定循环系统,建立静脉通道,积极防止休克;(5)积极观察病情,若出现病情变化积极报告医生,防止颅内高压的发生,必要时快速注射甘露醇;(6)安全转移患者,在转移过程中积极与医院联系,并交代病情,做好抢救和手术准备。

1.3 预后评价标准

患者出院后3个月,采用GOS分级判定标准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判断。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与急救组院前死亡率比较

对两组进行比较发现,对照组院前死亡率为13.26%,而急救组仅为4.6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P < 0.05),具体见表1。

2.2 治疗后对照组与急救组恢复情况比较分析

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急救组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P < 0.05),具体见表2。

3讨论

院前急救是治疗颅脑外伤的关键环节,关系到患者能否治愈,甚至事关生死。有研究表明如果事故发生之后能够有效地护理,并迅速转入相关的医疗机构能够降低9%的死亡率,还可以降低伤残率,这充分证明了急救后到达现场的时间和抢救时间的重要性[3]。在发达国家,早在70年代就已经建立了区域化的急救中心,并配备有专业化的急救队伍,有效提高了颅脑外伤急救的质量[4]。在我国,急救中心的区域化急救体系仅仅在发达地区初步建立,而相对落后的地区和县、乡地区医疗抢救条件还较差,这无法在事故发生后提供有效的救治,导致了急性颅脑外伤患者死亡率的提高。

本次研究以院前急救和护理为重点,以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护理质量为原则,使得颅脑外伤患者的救治有了较大的改善。这与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相一致,赵小斐等[5]研究认为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和护理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死亡率;胡明军等[6]通过研究交通事故发生后到达抢救现场的时间与预后的关系发现,随着到达现场抢救时间的增加,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都明显提高,而且预后情况也较差。

综上所述,构建完善的120抢救体系,对颅脑外伤患者实现有效的院前急救和护理、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死亡率和伤残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正国. 新世纪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趋势[J]. 中华创伤杂志,2002,18(6):328.

[2] 滕良珠,孙为群. 颅脑损伤诊疗手册[M]. 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92-395.

[3] Loiselle JM,Baker MD,Templeton JM,et a1.Substance abuse in adolescent trauma[J]. Ann Emerg Med,1993,22(10):1530-1534.

[4] Stussman BJ. National hospital ambulatory medical care survey:1994 emergency department summary[J]. Adv Data,1996,27(5):18-20.

[5] 赵小斐,李冬梅,何满红,等.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的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19-20.

[6] 胡明军,徐如祥,姜晓丹,等. 交通事故性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与预后关联分析[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10(3):276-279.

(收稿日期:2013-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