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兰珍珍 出棋制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兰珍珍 出棋制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策划:李天珏

她一手缔造了欧莱雅(中国)的公关王国,她的名字在时尚圈中如雷贯耳,她的经历成为职场女性的成功“圣经”。17年来的运筹帷幄,她每走一步棋,落有巾帼风采。讲求专业、坚持自我、懂得平衡,最终换得一片春光明媚。

北京,2010年1月。空气中的每一个分子仿佛都被冻成冰。钓鱼台国宾馆内,有一位女子,她一身深灰色西装,在袖口衣襟处印有华丽的中国红,她时而用流利的法语与人侃侃而谈,时而以标准的国语在贵宾间周旋,她的言谈优雅大气,又不失真诚。她,就是兰珍珍,欧莱雅(中国)的副总裁,欧莱雅公关王国的缔造者。

作为过来人,兰珍珍的成功并非偶然。都说人生如棋局,需步步为营。1993年在香港,她不怕事业起步晚,目标坚定,踏进欧莱雅,1996年进上海,她排除万难,一手开创欧莱雅中国的公关关系领域;2010年于北京,她继续孕育手中事业,将其发扬光大。但同时,她的生活并非只有“事业”二字;39岁选择做单身妈妈,没有坐过月子,工作再忙依然抽空陪孩子,大胆承认最成功的事就是做个好母亲!这正如同“一个女人的史诗”,高亢之中有温柔。

2010年对欧莱雅(中国)和兰珍珍来说,意义非凡。因缘际会,我们于“第6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颁奖典礼后与兰珍珍有一席谈话,这位职场女性的成功之道逐渐清晰。

专业 打开魔术盒,只是第一步

如果说将人生比做一盘棋局,那么对兰珍珍来说,她的开局从30岁开始。30岁前,她像许多女人一样,为了爱情远走他乡,活得够有血性。

30岁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她走到生命中的转弯口――这就是在1993年时,加入欧莱雅香港公司,成为一名市场助理。那时的她,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已是一个绝对够格的职场人:精通法语、英语、日语和中文。但这样的标准在许多香港老板看来却还不够“专业”。回想当初的面试经历,兰珍珍不禁莞尔:“面试被拒几次后,签证到期前的一个星期,我终于与欧莱雅的老板见了面。”面试后,老板夸奖兰珍珍的红色毛衣非常好看。这句表扬令她印象深刻,多年来珍藏在心。因为,她为当时的面试做出精心准备。

兰珍珍曾在接受采访时动情地说:“我非常有幸成为了欧莱雅在中国招聘的第一人,真的是第一个本土的中国人,也是欧莱雅开始在中国历险的第一人。”

的确,在中国历险并非易事。想当初,作为香港公司的市场助理,兰珍珍目以继夜地打拼,同时也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化妆品行业的专业知识,从柜台形象到产品包装,从分类摆放到灯光合理化等……虽然这些专业知识学起来有些枯燥,但兰珍珍却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她曾形容:“这个世界就好像魔术盒那样,好多新奇的东西,好多知识需要你学,让你渴望去学,渴望去知道。”

而打开魔术盒只是第一步,每个人都有机会学到最初级的行业知识,但这离通向成功还差很多。最重要的是,找准自我的定位,在属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做深做强。在这点上,兰珍珍可以说是幸运的。1996年,总公司在对中国市场进行调研后,决定在中国内地建立分公司。作为元老,兰珍珍正式开始自己在中国内地的征程。

如今,她在上海的办公室宽敞明亮,午后时光,她若有空还可喝杯下午茶。但13年前,兰珍珍手下的员工不足10人,从谈租房合同到装修办公室,从搬家具到招聘新人,几乎每一步动作、每一次改变,都要由她来一手把关。时间在兰珍珍眼中只被分为用过的和没被用过的。但这所有的一切,还只是困难的冰山一角:当欧莱雅在中国市场的宣传即将展开时,有一件公关案例放在了兰珍珍面前。之所以称它是“公关案例”,因为其非常典型地代表了一件新事物在开端时会遇到的种种问题。

如今,当记者和编辑们都在积极快乐地参加各类公关活动,感受着新品带来的直观体验时,在13年前的中国,却是另一番景象:当时,公关概念还处于萌芽阶段,没有一家企业敢高调召开针对媒体的会。

兰珍珍打破了公司很多传统的规章制度,坚持提出请记者来参加产品体验和试用的产品会。为此,她一家家地上门与记者沟通,请他们来参加活动。最后,会顺利召开,许多记者也从此成了她的朋友。

从那一刻起,兰珍珍的专业知识开始进阶到第二阶段。一次会的成功召开看似微小,却令兰珍珍开始摸索到独一无二的职场定位。

坚持 活出自我,才能令人佩服

在许多人看来,兰珍珍的性格像极了四川女子,敢作敢为,活得很精彩。的确,自从大学毕业后,她就知道自己人生的每一步应该怎么走――到大亚湾工作,是为了能有出国的机会:到了法国后,为找到工作又特地去日本苦学日语。后来,为挽救婚姻,她只身来到香港。

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国,兰珍珍就像是鲁迅笔下觉醒的中国人,永远为自己自己的人生负责,从不依靠任何人。

几年前,兰珍珍曾出过一本自传《水天皆有情》,整本书的语言质朴,不乏感人之处。

书中,她对自己做深刻剖析“我个性中有种永远不向困难低头,为了自己认定的目标不断去追求的韧性。面对困难,不害怕,不低头,而且只要是我认定的目标,我就会付出所有的精力和代价去追求。”

兰珍珍把这样的坚持归根于“一种化学反应”,她所成长的环境、遇到的人、不同年龄段想法的变迁、遇到的事情带来的思索、获得的成就给她的勇气……面对这样的执着和坚持,她给出了颇有哲理的解释:每个人一生中的经历、做出的每个选择都会成为自己的历史。

其实,兰珍珍的坚持不仅在事业,对于家庭和人生,她的行为依然大胆而率性。

39岁时,兰珍珍选择做母亲,即使是单身母亲,她也依然坚持。如今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兰珍珍在接受访问时,也并不忌讳谈论自己单身母亲的角色。这样的勇气和风采,令人钦佩。

更让我们折服的是,坚持做成功的母亲,在许多女人看来并非是一份事业,但兰珍珍将此当作事业来认真经营,孜孜不倦。

几年前她说过的一段话,谈起自己坚持做母亲的感受,现在看来依然动人:“我真的很高兴,我能有两个这么好的孩子。而我现在最渴望的事情,就是希望能把孩子教育好,让他们能成为有知识、有教养、有素质的人。”

平衡 让事业与家庭成为好朋友

在天平的一端,作为母亲,兰珍珍非常珍惜与孩子们相处的每一分钟,看着他们茁壮成长,她感到无比欣慰。但在天平的另一端,作为欧莱雅(中国)公司的副总裁,兰珍珍可以说日理万机,几乎每一天都安排得毫无空隙。

在我们的采访快结束之际,她要去赶飞机回上海。从宾馆到机场,她只给自己预留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许多了解兰珍珍的人都知道,平时出差的话,她也会多留一点时间陪孩子,尽量选择最最晚一班飞机出发。为了能让他们在睡前见到妈妈的笑脸,再辛苦,她也要尽可能赶早一班飞

机回家。这样空中飞人的日子,对于一个职场女性来说,并不容易。看似简单的平衡规则,实则付出了不小的心力。

撰写这篇文章前,笔者曾打开兰珍珍的博客浏览,发现她于2010年1月24日写下一段话:

“周末飞一般过去了,真可以说既紧张又紧凑,也可以说周末真比平常时间更忙更累!孩子们因为平时没有多少时间跟我在一起,一到周末,恨不得把我的每分钟都用足,而我也想尽量跟他们一起做些有意思的事,同时兼顾自己的事,谁让我有欧莱雅和母亲这两份工作呢?最重要的是幸福快乐!”

兰珍珍正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充分利用每一分钟来维持两者间的平衡。

不过,话说回来,要面对自己相对容易,而兰珍珍作为欧莱雅(中国)的女性商管之一,当下属向她提出“怀孕休假”的类似请求时,她会如何应对?面对这个问题,兰珍珍说得很中肯:“从一个比较理想和理性化的角度来说,女性扮演妻子、母亲的角色是社会赋予我们的重任,这是非常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不要因为这些而衍生出一些对于职业发展上的偏见……”

她停了停,接着说:“要把这两个角色融会贯通,不要以为在工作的时候就只能关注事业、忽略了家庭和孩子,在做妈妈的时候就会忽略工作。你可以跟你的同事分享孩子的教育过程,让其他同事们了解你的不容易。”

兰珍珍的话,给职场女性吃了一颗定心丸。她暗示我们,不要害怕因为做了母亲而错过升职的机会,升职的机会一生中有很多,但做母亲的机会就这几次。

但从更深的角度来说,从兰珍珍对母亲和职场人这两类角色的认识上来看,她最赞同的方式,是相互滋养,彼此生发。

她以自己作例子:“我本人就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我认为自己既扮演一个母亲的角色、又成为一个职业女性没有任何的冲突,反倒觉得生活更加充实了,如果要让我只做职业女性我会觉得少了一些什么,如果要让我光做母亲我会有点按捺不住,所以要非常客观地看待家庭和事业的平衡。……我做了母亲后看事的方式方法以及性格都有了很大改变,对于职业的发展也有很大帮助,我周围的同事也因此受益匪浅,都会说我做了母亲后没有以前那么急躁了。另一方面在职业上学到的东西我会运用过来教育我的孩子,对他们来说非常有益。只要你有一种正面看待的心态,你就会进一步努力去做好不同的角色。”

说起孩子,她的话题又展开了:“我经常说,在家庭日的时候,让我的孩子上我的办公室看看,看看妈妈是怎么工作,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工作,他就有参与感,这样他们才会理解。”

的确,在职场上的成功可以带回家里,让孩子们也理解到成人世界的思考方式。

落笔至此,不知如何描述兰珍珍最近的生活状态,唯有引用其博客上的文字,方能形象展现她的生活常态。她于工作之余,常常提笔写下自己与孩子们的故事,读来令人忍俊,亦有丝丝暖意:

“这段时间临睡前讲故事,儿子总说妈妈,给我讲你小时候的故事。这可真难倒我了,我的童年和他们这个年代的儿童的童年可是绝然不同啊!于是索性给他讲我小时候的艰难坎坷:遇水灾时如何自救,给外婆送饭,物资短缺……儿子似懂非懂,倒是仔细聆听,无论如何,希望有一天他们会懂……”

“晚上叫小朋友们按时上床睡觉是我的一大难题,他们上学早必须按时上床,但因我工作忙不能早下班,我到家后的半小时也是他们跟我疯玩的时间,难免刹不了车。昨晚,儿子在几次催促后上床对我说:为什么总得我听你的?为什么你不能听我的让我多玩会儿?这恐怕就是‘民主’的最原始要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