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心理学角度谈学员主体性的构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心理学角度谈学员主体性的构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学员主体性研究是任职教育院校必须关注的问题,当前士官学员中普遍存在着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厚、意志力弱等问题,这些都极大地影响着学员主体性的构建。本文从心理学出发,分析了影响学员主体性构建的心理特点和学员主体性构建的心理过程,对主体性问题从内在心理机制上进行了深层剖析,为构建学员主体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主体性;心理特点;心理过程;构建

一、构建学员主体性的必要性

士官院校是我军士官人才培养的基地,肩负着为部队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使命。在军校教学中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任职教育院校,更应该注重学员主体性的培养。当前,在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员对学员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掘不够重视,学员对自身的主体性缺乏清醒的认识,过分依赖教员讲解、学习态度被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单一等问题。军队任职教育以“面向部队实际,紧贴岗位需要”为最终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员应充分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主动学习,使其确立“自觉、自主、创新”的能力,为其后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加强士官学员主体性问题研究,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具有重大的特殊意义。

二、影响学员主体性构建的心理特点

心理学认为,每个人的心理过程都会表现出他个人的特点,构成独特的心理面貌,而组成个体心理面貌的就是他的心理特征。个体之间的心理面貌上的差异,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动力上,就是人的需要和动机的差异;表现在从事实践活动上,就是人的能力的差异;表现在心理品质方面上,就是人格的差异。下面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分析影响学员主体性构建的主要原因。

(一)需要和动机是学员主体性构建的内部推动力量

人的心理活动都有其内部推动力量,即人的需要。当人产生社会需要时,这种需要就会推动人从事某项活动,并朝向一定目标前进,即人心理活动的动机。学员主体意识不强主要是因为缺乏学习动力。一方面,是由于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大意义,缺乏内在的需求,即缺乏内在动机;另一方面,部分学员队、班级等外部环境不良风气的影响,削弱了其学习需求,即缺乏外在动机。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军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激发学员内在的需求和动机;同时,创造良好的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增强学员的集体荣誉感,促使其主动学习。

(二)能力是顺利有效地从事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对于学习知识而言,每个个体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都不同,致使其能力也高低不等。有的学员擅长学习识记类的知识,有的学员擅长实践技能类的知识;有的人擅长理科学习,有的人擅长文科学习,这既有遗传的因素,也有教育和环境的因素。但就学员的主体能力而言,是指能够主动地驾驭外部世界对其才能具有推动作用的各种条件,而使其身心不断得以发展的一种实际能力。主体能力的提高一方面要依赖于个体积极地汲取前人的知识经验,另一方面,又依赖于他们主动地在学习活动中创新发展。

(三)人格是影响学员主体性构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每个个体在进行心理活动的时候,都表现出了与他人不同的特点。有的人脾气大,有的人温和;有的人意志薄弱,有的人意志坚强;有的人反应快,有的人反应慢。这种表现在心理品质上的特性称为人格,包括气质和性格两个方面。由于每个人的气质和性格不同,在主体性发挥上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的就是一个人的气质类型在一生中是比较稳定的,具有良好意志特征的人会有远大的理想、行动有计划、自制力强,能较好发挥主体的作用,而具有不良意志特征的人则盲目性强,放任自流,自制力差,这些都会影响学员性的发挥。在教学中,要认真分析每个学员的气质、性格,找出其优点并进行合理引导,帮助其构建主体性。

三、学员主体性构建的心理过程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这对学员主体性构建具有重要的作用。学员只有发挥其主体作用,达到知、情、意的统一,才能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一)学员主体性构建的基础环节―对学习目标的正确认知过程

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员对所学内容的地位、性质、作用和意义认识不到位,对“学什么、怎么学、学了有什么用”等问题都感到很迷惑,学习目标不明确,方向感缺失,直接影响了学员的学习效果。

方向感缺失是学员主体性不明确的突出表现。在认知阶段,要求学员通过感、知,正确理解所学内容在今后岗位工作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并通过深层次的思维加深对内容本质的认识,从而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地获取知识。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及时把在校学习的内容和现在的岗位特点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认识到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二)学员主体性构建的关键环节―对学习内容的情感投入

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这种态度和体验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当外界事物正好满足人的需要时,就会引起愉快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同时,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会对学习活动起着协调和促进的作用,消极的情绪和情感会对活动起着瓦解和破坏的作用。

对于“情感”这部分,是指一部分学员会将学习当成外在的压力,不肯投入真情实感,对学习应付了事,表现为学习主动性、能动性不强,创新思维不够。人的情感具有极强的动机功能,当个体对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时,会驱动自身积极投入学习;反之,由于满足了学习的需要,达到了学习的目标,会引起自身积极的情绪体验,以更大的干劲投入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员对所学内容的兴趣爱好,培养其积极的情感是必要的。

(三)学员主体性构建的重要体现―学习过程中坚忍不拔的意志

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客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表现为心理对行为的支配。在学习中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学员入学后树立了学习的目标,也有很强的责任心,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毅力和韧劲,导致学习半途而废。意志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行动,行动的目的只有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才能达到,这就要求教员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帮助学员克服困难,正确处理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动机冲突,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一步一步克服困难,达到目标。

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这些心理现象是彼此练习,密不可分的,只有通过挖掘学员的心理潜能,深化学员的自我认知,强化学员的自主行为,增强学员的自主意识,才能帮助学员确立一种全面的主体性观念,完成学员主体性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