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都市工业园发展的创新机制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都市工业园发展的创新机制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我国都市工业园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发展阶段,正慢慢走上轨道;区域创新概念的提出为我国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框架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创新机制所涉及的要素构成了都市工业园运转的齿轮,如何带动这部机器更好、更快地运转成为焦点。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涉及的牵引、协同、循环转换等要素共同发挥作用,促进我国都市工业园的发展。

[关键词]创新机制;牵引机制;协同机制;循环转换机制

[中图分类号]F1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9-0065-03

1 引 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都市工业园求发展、求创新的思路必须随形势而动,这就对在新形势下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人口、经济和能源问题而引起低碳经济的概念;资源与人口依赖严重影响我国工业化发展道路,从而引起人们对新型工业化的思考;国际竞争力仍同大国形象不合,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桎梏百出引发对自主创新理念的探讨;从经济社会宏观角度分析我国面对各方挑战的不足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问题。这些新形势下对我国都市工业园提出的要求就促使我们必须找到一个符合我国具体国情,能带动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并真正适用于都市工业园的创新机制。这种创新机制,可以满足我们对低碳生活的要求,并逐步转变我国经济增长的粗放型走上新型工业化自主创新的战略性发展的道路。

2 文献综述

创新机制,又称创新机理,主要分为因素构成、结构组成和功能作用三大部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领域集中在技术创新机制与创新动力机制中技术创新动力等方面,而我国学者则更突出对创新机制内涵和结构的研究。

在国外创新机制的研究中,各国学者主要就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层面提出了五大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模式,分别是:技术推动模式(即为熊彼特创新模式I和模式II)、需求拉动模式、“推―拉”综合作用模式、技术规范―技术轨道范式模式和“社会需要―资源”关系模式;在国内,对创新机制的研究则侧重其定义标准、要素构成方面的研究,分别产生了创新机制是创新活动中各创新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内在联系,并通过自我管理技能与活动协调技能表现出来以及将创新机制分解为风险投资机制、优胜劣汰机制、人才培训与激励机制、官产学合作机制、法律制度机制五大板块等论述。

3 我国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模型

都市工业园作为一个创新整体,它的创新机制内部组成的各要素与主体之间以及各要素相互之间相互联系,互相推动,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创新机制架构。在这个架构中,各种要素紧密合作,互相配合,共同构成了都市工业园的创新机制的架构。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的构架如图1所示,具体解释如下:我国都市工业园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是由市场机制催生的,因而他的载体必然是市场。市场发展动向的变化以及都市工业园自身条件的不断转移和变化都可能成为影响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构架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的调控下,首先由政府作为先导,进入到都市工业园的筹划建设中。政府进行基础设施等的相关建设,并提供以优惠的政策作为辅导和指引,创造良好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竞争环境等)来吸引以企业为主要对象的投资运行主体,同时,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情况确定出都市工业园的总体发展方向。选择以高科技发源地的科研机构以及高校作为依托,将产学研很好的应用于都市工业园的创新机制中,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同时,企业作为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承担者,他通过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不断地创造出推动整个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运作的动力。科研机构和企业通过在自身运转过程中的不断创新,包括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理念创新,在将其成果反作用于政府。而政府利用各方面为自身提供的条件,通过政策指引、资金注入以及方向定位等行为,对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行为进行影响(由图1中①②所表示)。另外,企业和科研机构相互之间也在技术和管理、知识与资本等方面互通有无、携手向前(由图1中③所表示),并以此带动了整个循环机制的运行,实现了资金、技术和信息在这

三个主体之间的可再生性循环利用。信息和资金随着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运转不断地更新与流通在各个主体之间,而技术则是通过在实践中的不断升级与自我完善促进各主体的协调运作。在整个运作过程中,人才资源是作为具有附加值的重要的输入资源,投入到工业园的创新发展机制中。当然,在这同步输入的是作为最原始状态的技术。他不同于在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体系中不断循环升级而被不断利用的技术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是,这些技术是伴随着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发展方向与思路的确定就直接被引入的,是一个相对静态的输入要素。同时,作为地区发展的旗帜性项目,都市工业园最终的输出,将在同以往传统工业园相似的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强调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4 我国都市工业园三大创新机制

4.1 牵引机制

都市工业园的牵引创新机制又称动力创新机制或推动力创新机制,是推动整个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不断的发展、健全与完善的各种组成要素的总体。都市工业园牵引创新机制的组成要素来自于内部和外部。

(1)内部牵引要素

都市工业园牵引创新机制的内部要素主要包括都市工业园内部企业间的竞争,创新的利益推动和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意识。

市场竞争的压力、行业之间的相互竞争、优胜劣汰的抉择迫使都市工业园内部企业通过不断的自我创新,并进一步促进了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的不断完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是催化一切市场行为的重要因素,通过利益的牵引,不断地摒弃那些与利益无关的环节,将目光集中在重要产业,并以此带动创新机制的运作;人才除在技术和知识上占有绝对的优势,更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意识的创新主体,在其对自身要求的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推动着其所在部门的不断创新进步从而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良性竞争机制,使得都市工业园的创新机制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2)外部牵引要素

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的外部牵引要素主要包括政府的引导,都市工业园内外部企业间的竞争,科技进步的催生力量以及市场需求的拉动。

政府作为都市工业园建设的发起者,它既是市场竞争规则制度的制定者又是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运行方向的指挥者,它对都市工业园的导向牵引作用主要是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都市工业园主导产业的确立以及方向性指引来实现的;在园区内外之间,同行业的相互竞争,决定着园区内的企业能否在园区长期立足以及该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前景,因而对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的具体运作产生影响;科学技术作为推动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的灵魂工程,它通过现代化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不断优化创新机制的每个环节,使得都市工业园的牵引创新机制更加符合时代特性,与时俱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摒弃故步自封的传统套路,通过自身的不断创新,不断增强整个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的核心竞争力,让市场需求成为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真正的领航者,是一个都市工业园不断进步的重点所在。

总之,都市工业园的内外部牵引机制分别从小环境和大环境的角度,将都市工业园放进市场环境中来不断考验其创新机制的可靠性与再创造性。

4.2 协同机制

协同创新机制是指创新机制内部各要素之间要保持一致性,即在有共同组织目标的基础上,两个或多个要素在创新机制整体运作过程中相互协作、共同进退,并最终实现组织的目标。

都市工业园作为一个创新主体,他的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共同支撑起整个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框架。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的要素协同方式可以从图2中看出,从主体间协同、输入间协同和输出间协同的角度阐述如下:

(1)主体间协同

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的主体要素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整个都市工业园的运转中通过不断地协同合作,保证创新活动顺利开展。企业在制定战略方向时要充分考虑到政府的相关政策,依法从事商业活动;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园区内企业的利益,权衡各方利弊。科研机构为企业源源不断地提供科技力量支持,以推动企业在各方面的创新;企业也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创新,为企业提供实践经验的同时还有资金、人才的辅助。同时,政府的法律法规可以影响到科研机构科研活动的开展,进而也影响到企业在技术上的创新;科研机构更为企业和政府内部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输入间协同

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的输入要素中的人才、技术和资金通过在企业、政府及科研机构之间的沟通,实现了协同促进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的目的。企业运作需要资金作为基础,同时,技术上的不断创新进步也给了他发展的源动力,而这一切都要以人才资源作为前提。技术的研发与推广要以资金作为基础;人才资源通过不断地探索创新,不断地实现技术突破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经济利益,同时,技术上的突破也为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输出间协同

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的输出为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他们在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内部通过刺激市场机制运转来协同促进都市工业园的创新机制。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是以经济效益为前提的,同时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改善又反过来作用于经济效益。例如,过去很多工业园的建设只追逐经济效益,忽略了环境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性,导致环境严重污染、不必要重复建设、社会秩序紊乱等不良后果,这就是没有很好地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协同作用的结果。

总之,我国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只有做到将“产―学―研”有机的结合,注重技术向资本的转化、人才和技术的结合、资金―技术―人才协同作用,促进主体间信息的畅通,将各种要素有机结合,才能保证整体的顺畅运作,才能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

4.3 循环转换机制

循环转换创新机制是指在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的运行过程中,各要素和各主体处于动态的链循环中,他们因时期、目标以及地位的不同需要而不断转变角色,在整个都市工业园的创新机制中不断再现,并持续、循环发挥作用。

在都市工业园的创新机制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循环转换机制。这些循环转换机制,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随着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的运行交叉循环往复的,并且随着都市工业园发展的不同时期进行着往复前进的。具体如图3所示。

(1)从要素循环转换的角度

人才、技术和资本作为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的要素,他们通过 “产―学―研”相结合的运作模式,实现了在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中的不断循环往复利用。人才资源通过自身在知识和实践上的优势,将知识转化为强大的无形生产力,从而创造出更多的资本,实现了人才向资本和技术的转化;技术作为推动工业文明前进的重要动力,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和宝贵的人才知识资源;资本作为最直接的基础投入,它的进入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技术和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资源。这三方要素通过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的自我发展与完善,不断地变化着身份,也不断相互配合,循环作用于都市工业园的创新机制中。

(2)从主体间转换的角度

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不同时期,主体的侧重不尽相同。前期准备阶段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和科研机构根据主体产业集群的倡导方向来安排一切活动事宜。初期发展阶段,政府的主角作用逐渐减弱,政府慢慢放手,只给予政策和法令性的监督管理,由政府主导模式向企业和科研机构各按所需进行发展模式转变。成熟期升级,将政府的作用进一步减弱的同时,企业和科研机构紧密的结合成一个整体,“产―学―研”高度集聚,形成较成熟的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并推动创新机制的不断升级。主体间的角色转换是将都市工业园的各个发展阶段紧密链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推动的循环机制。

5 结 论

5.1 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是一个整体

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中的要素和对象,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但作为一个创新主体,他们就像一部机器的不同零件,必须密切配合,才能使得整部机器有条不紊的运行。

5.2 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具有多种的特性

都市工业园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产物,无论是面对机遇与挑战还是面对创新与突破,都显示出不同的特质。时代性关系到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能否与时俱进;周期性关系到其当下实力与未来潜力;实践性关系到能否经受住现实的考验。

5.3 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具有具体性

推动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运转的牵引力,促进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内部要素相互联系的协同力以及提高资源配置与内部运转可行性的循环转换力。这些具体的运行机制是通过都市工业园机制不断创新的过程产生的,因而其本身具有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的具体性。也只有这些具体的力量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保证整个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更好地运转。

参考文献:

[1]刘国岩.我国创新型大企业的构建及创新模式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论文,2008.

[2]斋滕优.技术开发论――日本的技术开发机制与政策[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戴东强(1966―),男,天津人,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黄建华(1975―),男,福建南平人,北京大学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