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珍视生命让“过劳死”走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珍视生命让“过劳死”走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工作着是美丽的”。不可否认,努力工作的人们都是值得称赞和尊敬的。“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废寝忘食”,这些“先进”工作榜样的特质总是激励着人们去奋斗、去拼搏。然而,现今职场中,这种“拼命加班、玩命工作”的现象却成了一种常态,可怕的是,它正在以不被人重视的情形,一步步地蚕食、侵蚀、威胁着职场人的健康,直至突然间,鲜活的生命因工作“过劳”戛然而止。

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由于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的精疲力竭,甚至引起身体潜藏的疾病急速恶化,继而出现致命的症状”,并非个例:

2005年8月5日,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勇患“弥散性肝癌晚期”与世长辞,年仅36岁,其家属与学校同事们一致公认,死亡原因是过度劳累;

2005年4月10日,59岁的艺术家陈逸飞因劳累过度撒手人寰;

2005年1月5日凌晨4时许,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学者萧亮中在睡梦中突然大口大口地喘气,5分钟以后他与世长辞。据报道,击倒这位32岁年轻人的是过度劳累和生活压力,以及他内心郁积着的难以言表的焦虑;

……

“劳心无形却致命”,“过劳死”的现象已经不容回避地摆在我们面前。

据了解,虽然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过劳死的权威统计数据,但一些专家指出,情况并不乐观。他们认为,在绝对数字上,体力劳动者的过劳死数量较多,但在人数比率上,脑力劳动者,尤其是知识分子的过劳比率,则显著高于其他劳动群体或阶层。近几年来在过劳死的案例中,年龄主要集中在35―45岁。而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过劳死”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

中国中医研究院公布的一项京沪穗三地青壮年健康状况调查结果,也可见一斑:18.4%的被访者处于过劳状态,14.7%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24.5%经常为自己排减压力;35.8%多数情况下处于紧张状态。同时,在北京35岁到55岁的青壮年中,有一半以上的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真正健康的人群不足1/4。

“自愿拼命”更与谁人说

谁都知道拼命工作的累和苦,可为什么还是将自己陷入这种无休止的工作状态中呢?

30岁的闻先生是北京一家台资公司的程序设计员,公司给每人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同事们带笔记本回去赶工作是常有的事。作为骨干,闻先生每次双休日都要在公司加班。他安慰自己:“每加5次班,我家未来的汽车就又多了一个零部件。”

出租车司机吴师傅的工作时间从早上7点开始,到晚上11点多结束。一个月忙下来也就能挣2600块钱左右。“我们很多人都没有医疗保险,现在虽说是辛苦点,但趁着年轻怎么也得为以后看病攒点钱吧?”

尽管不同的人拼命工作有着不同的目的,但近日某招聘网在全国范围开展的调查显示:六成上班族由于频繁加班而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但面对企业的晋升和淘汰机制,他们常常“自愿加班”。

调查表明,六成员工之所以“自愿加班”,主要是出于“三怕”:

一是怕丢了来之不易的饭碗;二是怕在与同事的竞争中处于下风;三是怕影响自己的事业发展。

投身某IT企业工作的小华说:“如今的就业形势很不乐观,找到这份让许多人羡慕的工作,我已经拼掉了半条命,工作后,如果连加班都不乐意,万一被开了,怎么办?”

形形的“过劳死”

不可否认,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竞争压力的加大,任何一个想要生活得更好的人都必须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但是,在我国青壮年群体中,不少人却是在以牺牲健康为代价而达到目标的。更让人忧心的是,他们正步入一种有害的认识误区,认为青壮年正是精力充沛、拼命赚钱的好时光。他们中流传着一种说法:“40岁以前用命换钱,40岁以后用钱换命。”

但事实上,无论出于什么原因,玩命工作却是在透支生命。长期的超负荷工作,直接带来的是对身体的损耗。显而易见,像陀螺一样疯狂工作,个人的健康都不确保,挣到再多的钱,再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还会有机会吗?

在记者对100名白领的抽样调查中,1/3至1/2的白领存在压力过重现象,在觉得很累、健忘、感到身体酸痛、业余爱好越来越少、总是感到愤怒、早上很难起床等6项症状中出现了3个或3个以上。心理咨询师表示,这说明工作压力已经明显影响了这些人的身体健康,如果不尽量减少压力,他们可能会逐渐发展到崩溃的边缘。

“造成‘过劳死’现象的最关键原因是他们不关心自己的身体变化,没有定期维护自己的健康。在人喘不过气来的工作节奏下,不少人甚至连看病的时间都没有。”据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统计,在一些慢性病或是颈椎病的科室中,有将近10%的挂号者是代人看病的。找人代劳者大多是一些白领人士,因为他们找不出看病的时间,只好请人代述“病情”,胡乱抓药了!

劳逸结合有张有弛

其实每个人的生命并不单纯只属于自己,一个人过早地停泊到人生的终点,总会带给亲朋好友难以诉说的伤悲。有人说,为挣钱养家也好,为事业献身也罢,对父母、对家庭、对自己、对社会来说,自作主张输掉了健康甚至生命,对得起谁?的确,我们的家人、亲人、朋友,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我们健康、需要我们守在一起,共游人生。

那么,如何才能在保持身体健康的同时,干好工作呢?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每个人的健康和成人寿命的60%取决于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既有坠入疾病深渊的可能,更有成为健康人的希望――关键是你如何善待自己。

医生建议,既要积极进取又要知足常乐;乐观豁达,不过于追求完美,不给自己和他人过大压力;善于与他人合作,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有节奏地生活、工作,劳逸结合;压力太大时及时寻求援助。同时,牢记4个最好: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运动是散步,最好的心情是宁静。

学者和专家还指出,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结构改变,这些都要求人们必须尽快地适应现实生活,中青年人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位置,受这些问题的影响更多。一方面,个人要学会与自己的身体和谐相处;另一方面,对于具有人文关怀的企业来说,则要采取更多的方式来为员工创造健康的工作环境,例如,增加人均工作空间,改善办公空气质量,减少噪音和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影响,采取家庭办公等多样化的工作方式,让员工有灵活的工作时间,以帮助员工减轻压力。

有学者还表示,国民身体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公认的社会进步指标。过劳死不仅是个人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相关部门应从制度设置、社会保障等方面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全面提升国民身体素质。除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过劳死”现象的重视与调查研究外,呼吁要进一步健全我国全方位的健康教育体系。同时,在劳动过程中实施必要的人文关怀,让劳动工作者舒心和顺心。

人生是马拉松式的长跑,不是百米式的冲刺,几十年的生活和寿命需要我们从长计议、统筹安排。

千万不要忘了:“使命和理想很重要,但是生命依然高于一切!”

(摘自6月23日《中国社会报 社会周末》有删节伊洪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