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重新解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重新解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运用修辞理论家拉比诺维茨的四种读者中的“作者的读者”与“叙事读者”两个概念来分析《一个陌生人的来信》,得出叙事读者位置的深入,作者的读者的被遗忘是该文本撼动人情感的重要原因,并且进一步分析出叙事读者深入而使作者的读者角色未被参与的原因是,作者利用了人的隐私窥探心理。

关键词:《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作者的读者;叙事读者;隐私窥探

由于茨威格小说心理探索的独特性,历来学界集中于精神分析、人格人性、价值伦理等方面的研究,少有形式方面的研究,具体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更为罕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之所以拥有无数不同国籍和不同肤色的读者,形式至关重要。

修辞理论家拉比诺维茨提出有四种读者:“(1)实际的或有血有肉的读者——特性各异的你和我,我们的由社会构成的身份;(2)作者的读者——假设的理想读者,作者就是为这种读者构思作品的,包括对这种读者的知识和信仰的假设;(3)叙事读者——‘叙事者为之写作的想象的读者’,叙事者把一组信仰和一个知识整体投射在这种读者身上;(4)理想的叙事读者——‘叙事者希望为之写作’的读者,这种读者认为叙述者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可靠的。”拉比诺维茨强调读者同时采取这四种立场,而这种同时性是构成读者与虚构中的真实之复杂关系的主要原因。

在有这样四种读者的前提下,来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会发现,叙事读者与理想叙事读者没有什么明显区别,而作者的读者与叙事读者在认为真实的东西中却存在着重要重合。因为两者都承认爱情在女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从R作家和陌生女人身上可以找到社会意义。但是,在作家的读者看来,陌生女人只是一个虚构事件的虚构人物,而叙事读者看来,她是重述自己身世的一个历史人物。也就是说:一个女人从13岁起就恋慕一个素不相识的年长男子,并把这种爱近乎疯狂地无报偿地延续一生,直到为他生了孩子乃至即将死去,仍然不为这个男人所知,这样的事件对于作者的读者来说,只有在虚构中才有可能,而对于叙事读者来说,则绝对相信和接受这样的事实——具有牺牲精神的、追求绝对的善的爱的境界。

“假定拉比诺的叙事读者的定义需要修改:叙事读者即在虚构内部实际读者自行担当的观察者的角色。在担当那个角色时,我们将始终相信虚构世界的现实。因此,我们对叙事的情感反应大多衍生于我们对这个角色的参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叙事读者在担当这个观察者的角度时,始终相信事件的真实性,对那种痴迷、柔肠寸断的暗恋、无怨无悔的爱的境界的唏嘘感叹,是叙事读者在角色参与中对叙事的情感反应。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在情感上被深深撼动,就是因为我们“进入叙事读者的位置如此之深以至于未能同时参与作者的读者的角色。”就好比,在观看戏剧的过程中,有的观众跳上舞台去痛斥坏蛋阻止演出继续一样,忘记了作者的读者的角色。叙事读者对于作者的读者的排挤和遗忘,往往促成了阅读的情感力量的膨胀,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阅读正是如此。

那么为什么叙事读者会如此深入,遗忘或丢弃了作者的读者的角色呢?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有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叙述视角。我们知道整个文本包括两层故事,经过的两次叙述视角的转换:先是叙述者就在R作家脑里或肩上的第三人称内聚焦叙述方式。当他打开了陌生女人的信的时候,视角转换了:叙述者是第一人称“我”陌生女人。这时R作家变成了“受述者”。信读完,又转回原先的视角。受述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杰拉尔德·普林斯的《受述者研究简介》1977。他认为,“用以区别作者、隐含作者和叙述者的逻辑也适用于区别读者(或接受者)、隐含读者(或说话对象)和受述者(或表述对象)。”受述者就是对应于叙述者的表述对象。

受述者的存在较明显的文本应该是第二人称叙述,以“你”为叙述人的文本。《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特殊性在于故事由信件讲述出来,信件虽然是第一人称叙述,却具有明确的受述者——收信人。如果是真实的私人信件,应该是具有私密性的——受述者、隐含读者、读者应该合为一体,别无他人。但在小说文本里,信件只是叙事手段,这封信在受述者R作家阅读的同时,读者也开始了阅读。把隐私公开化是这个文本最特殊之处。“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他”的好奇心突然被激起。此处,陌生女人对于受述者R作家和对于叙事读者一样陌生,好奇心可能比作家更为强烈。陌生女人——邻家女孩——美丽的少女——夜总会的女人,这个阅读过程对于受述者是一个回忆思索的过程,对于叙事读者却是窥探隐私的过程。

“受述者……是读者所看到的‘就在那里’的一个人,是往往充当叙事者与读者之间中介的另外一个人。相反,叙事读者是文本迫使读者承担的一个角色。”拉比诺维茨想要把他的概念和普林斯的区别开来。的确,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受述者就是充当叙述者和读者之间中介的人,因为他的出现,叙事读者才会有窥探隐私的阅读——我们在读本来只有受述者一个人才能够读、才应该读的东西。如果这个文本没有这样一个叙述安排,而是把这个故事按照普通的全知叙述讲述出来,而不是信件,只是在最后说,“临死前,她终于给他写了一封信,告诉他这一切。”这将显得平淡许多。

众所周知,茨威格对于心理学颇有研究,所以对于人类隐秘心理的体察也是他小说的读到之处。但前人多半看到了茨威格小说内容中体现出的心理因素,却没能发掘出他在小说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心理的揣摩与利用。人对于隐私的需求已经成为一种消费需求,尤其在现代社会,“隐私不再是隐私,是茶余饭后的甜点。”“英国报纸说英人爱隐私,隐私消费是他们最大众性的文化消费。”内容取向正经的《泰晤士报》开张两百多年,就没赢利过,而《每日镜报》等一类专登名人隐私的小报,发行量动辄几百万份,而且广告源源不断。利用人的窥探隐私的心理,作者巧妙地安排了阅读信件这一模式。而R作家在第一层叙述中已经被介绍身份——名作家。名人隐私向来都是饭后甜点。

一封写着“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的信件,这无疑具有设置诱饵的作用,叙事读者就在这种诱惑下迫不及待地进入隐私的窥探。而这种引诱也是在“步步为营、诱敌深入”的叙述策略下展开的:“我的儿子昨天死了”这样的信件开头可以说是莫名其妙而又极具诱惑力的,本来一个陌生人就已很奇怪,又扯出儿子死了,叙事读者和受述者同时陷入迷惘。随着叙述的渐进,陌生女人——邻家的小女孩——美丽少女——夜总会的女人——自己孩子的母亲,隐私终于成为了公开的秘密。但此时还没有结束,叙述又转入第一层故事,窥探作家的反应,读到“他感觉到死亡,感觉到不朽的爱情:百感千愁一时涌上他的心头,他隐约想起了那个看不见的女人,她漂浮不定,然而热烈奔放,犹如远方传来的一阵乐声。”隐私才彻底失去意义,在隐私终结的刹那,阅读嘎然而止。

在第一层次叙述中,R作家的出场是很正面的:著名小说家,但读者无法得知他的其他方面。在第二层次的叙述里,我们才得以全面了解作家的行为和环境,而且更重要的是作为叙事读者,从被告之在阅读一封来自陌生女人的著名小说家R的信件时起,就已经开始了一次消费名人隐私的享受。事实上,信件的内容也在证明阅读期待没有落空,在对这个叹为观止的陌生女人的钦佩之余,看到的是,身为名作家的R原来有着如此放纵的私生活,以至于这样一个女人都没能印入他的脑海。也看到了作家原来是一个拥有双重人格的人,“既有对外界开放的光亮的一面,另外还有十分阴暗的一面,这一面只有你一个人知道——这种最深藏的两面性是你一生的秘密,”通过叙述者,叙事读者幸运地获得这个R作家“一生的秘密”,看到在外界显出光亮一面的R作家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这个在情人面前爱得唯唯诺诺、极其羞怯的女人只有在私人的信件中才能够如此地坦露自己的灵魂,一个女人的情感隐私更使叙事读者不虚此行。从13岁起就开始暗恋这个作家,几乎属于一见钟情,“就在这一瞬间,我这个还没有成年的姑娘一下子就成长为一个女人,而这个女人从此永远属于你了。”这是一个未成年少女的爱情隐私“一个孩子暗中怀有的不为人所察觉的爱情,因为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委身屈从,热情奔放,这和一个成年妇女的那种炽烈、不知不觉中贪求无餍的爱情完全不同。”这种不为人知的情感,因为其隐秘性,此时的叙事读者也是头一次知晓。十八岁时,“我”对“你”的激情一如既往,只不过随着身体的发育,“它变得更加炽烈、更加具有肉体的成分,更加具有女性的气息。当年潜伏在那个不懂事的女孩子的下意识里、驱使她去拉你的门铃的哪个朦朦胧胧的愿望,现在却成了我唯一的思想:把我奉献给你,完全委身于你。”这是少女成年后的情感隐私,在此袒露在陌生的叙事读者面前,大大满足了读者的窥伺心理。这其中,有些细节在常人看来几乎是变态的:亲吻R作家的手摸过的门把,收藏R作家扔掉的烟头。这样的行为在社会伦理之意义上是不正常的,一个冠冕的女人显然不能把如此私人的一面告知陌生人,所以陌生人绝无机会得知。通过写给阅读作家的信件,读者才有了这种权利,这种窥探隐私的心理满足感是其他阅读活动无法获得的。自始至终,“我”叙述的一切都属于不折不扣的个人隐私:心理潜意识、荒唐的欲望、不为人知的所作所为、几乎变态的举动等等。

所以,在阅读过程中,叙事读者因为扮演着窥探受述者和叙述者双方隐私的角色,并不断地获得满足感,所以在不知不觉中遗忘了作者的读者的角色,自动丢弃了作者的角色,完全相信了虚构的真实,由此“入戏”而被深深吸引、震撼。

参考文献:

[1]《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 [美]詹姆斯·费伦著 陈永国译 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北京.

[2]《斯·茨威格小说选》[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著 M.《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2北京.

[3]《书屋》2004第1期 赵维《隐私,这道甜点——媒介形象与媒介策略扎记》J. 湖南教育出版社主办.

盛开莉,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讲师,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向的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