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把汉堡包和冰淇淋搬进美术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把汉堡包和冰淇淋搬进美术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纽约现代艺术馆正在举办美国波普艺术领军人物克莱斯・奥登博格(Claes Oldenburg)的大型个展,展出了艺术家创作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四组经典作品系列:“街道”(The Street)、“旗帜”(Flags)、“商店”(The Store),以及“老鼠美术馆/镭射手枪展厅”(“Mouse Museum/Ray Gun Wing”),其中包括其最为人所熟知与喜爱的“大型软雕塑”:《汉堡包》、《蛋糕》和《冰淇淋》。策展人安・特肯(Ann Temkin)认为,正是奥登博格的睿智和幽默成就了这场趣味十足的展览。“我把四年级的小学生也邀请来了”,她在接受《时尚》(Vogue)杂志的访问中提到,“能在大型美术馆的地板上看到汉堡包和冰淇淋的机会一辈子可没几次。”

克莱斯・奥登博格1929年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父亲是瑞典驻美外交官的他,在1936年移民美国芝加哥。1946年到1950年期间,奥登博格在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学习文学和艺术史课程,后又在芝加哥艺术学院(The School of the Art Institution of Chicago)进修。1956年,27岁的奥登博格决定搬去纽约居住。当时还是画家的他深信:只有奔赴纽约才有希望成就自己的艺术家之梦。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纽约,抽象艺术正大行其道,众多美国抽象画家争相逐浪,其中包括杰克森・波洛克(Jackson Pollock)、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和巴奈特・纽曼(Barnett Newman)等。而纽约也逐渐成长为可与巴黎匹敌的新兴艺术中心。

然而,奥登博格在抽象画得到主流认可的时代却放弃了绘画,于1960年转而投向雕塑创作。他对于雕塑的诠释彻底打破了大众的既有概念。放在地上的?静止的?坚硬的?用石材、木料或金属制作的?统统不是。在奥登博格的手下,雕塑可以是悬浮在空中的、运动的、软的、用回收废品制作的。坐落于纽约现代艺术馆六楼展厅的正是他创作初期的三大系列:“街道”(1960)、“旗帜”(1960)及“商店”(1961-62)。这里150余件作品不仅见证了这位不拘一格的艺术家大胆的尝试与高产的热情,更是记录了其独特艺术风格的形成。而位于二楼中庭的“老鼠美术馆”,则是对奥登博格385件个人收藏的梳理,首次展出于1972年德国第五届卡塞尔文献展。“老鼠美术馆”在1977年增添了由258件形态各异的“镭射手枪”组成的“镭射手枪展厅”。

“街道”:路边废品

“灰尘有其深度与美丽的一面”,奥登博格曾在早年的笔记中写道,“城市也是值得欣赏的风景,尤其是你不得不住在这鬼地方的时候。”由于经济拮据,刚来纽约的奥登博格住在以破烂杂乱闻名的下东区。那儿的街道遍布垃圾与粪便,是贫穷劳工的聚居地。被廉价房租吸引,一大批艺术家来此生活创作。1960年,奥登博格以下东区生活为题材着手创作“街道”系列。他使用的材料都是路边废品:纸箱、木板、旧报纸、油漆和喷漆等。奥登博格在泛黄的纸板上用黑漆描绘他在街上的所见所闻:行人、汽车,甚至火灾现场。

以美术馆展厅光照充足的白墙为背景,“街道”系列显得如此格格不入,一件件外表粗糙的作品仿佛是从火灾余烬里抢救出来的“未烧焦残品”。纸板和木板上的寥寥笔触比起艺术家的悉心绘制更似儿童的随兴涂鸦。如果不参考作品简介,很难判断那个枕着枕头悬在半空、穿着条纹衫的竟然是一个“街边女孩”(Street Chick, 1960), 而右边那个一半倚在墙上、另一半铺在地上的是一个“大块头”(The Big Man, 1960)。

不过,一经标题点拨,这些纸板人立刻生动起来。那个曾与奥登博格擦肩而过的女孩想必也拥有纤细的身形、谨慎的神态和蓬松的秀发;而那个大块头坐在路沿的笨重模样也在半个世纪后的今日重现观众面前。除此之外,下东区破旧肮脏的气息被奥登博格的“手工劳作”封存,依然触动着观众的遥远记忆和视觉神经。“创作源于生活,这话没错”,奥登博格曾说,“但一定要加上几分调侃和诙谐,才是有趣的创作。”

“旗帜”:海滩浮木

1960年夏,奥登博格离开纽约前往普罗文森镇(Provincetown, MA)度假。位于马萨诸塞州的海边小镇普罗文森是与“五月花号”登陆的普利茅斯镇齐名的“美国自由诞生地”。由于面向大西洋,气候宜人,普罗文森镇历来都是游人消夏的好去处。善于观察环境并就地取材的奥登博格在海滩拾取漂流木,结合小镇历史所赋予它的爱国情怀,制作了“旗帜”系列――十一面“木制”美国国旗,作为此次旅行的“纪念品”。

他曾经声称普罗文森镇是一个严重商业化的地方,拥挤的游客从四面八方涌入小镇,不仅消费夏日的阳光和沙滩,更是消费美国独立历史。“旗帜”系列虽然只是奥登博格度假期间的一组小品且数量不多,却不难从中看出他的作品开始越来越倾向于雕塑。

另外,当十一面单独看来平淡无奇的旗帜聚集成一个“棋阵”时,既没有星条形状又没有蓝白红色彩的粗劣木块居然也能拼接出“美国国旗”这一意象。而这恰好正是抽象艺术的精髓:把对现实世界存在的画面加以想象和变形而成的作品。这也是有些艺评家为奥登博格的雕塑贴上“抽象艺术”标签的重要原因之一。

“商店”:上色的石膏与帆布包

1961年春天,奥登博格采用铁丝网、浸过石膏的帆布以及搪瓷涂料开始创作“商店”系列。他的灵感源于下东区的跳蚤市场、饮食店和服饰店。他的作品题材都是再普通不过的日常用品,其中又以衣物和食品数量最多:衬衫、连衣裙、香肠、蛋糕......。《纽约时报》资深艺评人赫兰德・考特(Holland Cotter)发表评论称,奥登博格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波普艺术大餐的首席烹饪大师。因为波普艺术的特点之一为日常生活,之二为食物,奥登博格将这两点在“商店”系列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年十二月,奥登博格在东城第二大街107号租下一个铺面,开起了他的“镭射手枪制造公司”。他把作品统统搬进这家沿街小店,贴上标签,坐等顾客购买,要价从21.79美金到499.99美金不等。这家杂货铺贩卖的是既不能吃也不能穿的“石膏商品”,而古怪的店主却还一本正经地坐在“石膏收银机”后面做生意。“店里没有一样东西是实用的”,奥登博格狡黠地说,“因为太实用了就不是艺术品啦。”

当时社区的居民和路过的行人无不惊讶于这间小店的存在,真正掏钱光顾的人却极少。然而它却赢得了一些艺术界大腕的驻足和喜爱,与奥登博格同样品位独特的顾客,包括后来被誉为美国波普艺术之父的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纽约大都会美术馆策展人亨利・歌德扎勒(Henry Geldzahler)和法国传奇艺术商伊莲娜・索那本(Ileana Sonnabend)。

1962年9月,位于曼哈顿中城的格林画廊(The Green Gallery)为奥登博格举办了个展。曼哈顿中城是纽约最繁华拥挤的地段,坐拥著名的大中央火车站、时代广场和帝国大厦。奥登博格在这里看到了与下东区截然相反的景象:加长版轿车、巨大的钢琴,还有高耸的建筑物。于是他决定要做出与环境相称的“大型”作品。奥登博格淘汰了太过笨重而且易碎的石膏,转而启用往缝好的帆布包中塞入填充物然后再上色的方法,制作出了“大型软雕塑”参展,最后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人多高的“冰淇淋”(Floor Cone, 1962)、沙发般尺寸的“汉堡包”(Floor Burger, 1962)和“蛋糕”(Floor Cake, 1962)。

“老鼠博物馆/镭射手枪展厅”:恋物志

二楼中庭展出的是奥登博格的两件大型装置作品:“老鼠博物馆/镭射手枪展厅”。观众可以走进造型酷似“米老鼠头”和“手枪”的“黑匣子”,尝试一次另类的观展体验。

奥登博格有收集癖,他于1972年在卡塞尔文献展上,首次公开展示了自己制作或捡拾的大大小小的零碎廉价物什组成的“老鼠美术馆”,让观众得以一窥他眼中的世界。展品包括门把手、小的塑料玩具浴缸、晾衣夹子、棒球手套等等。奥登博格认为:收集本身即是创作,美术馆不一定非要展览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廉价的日常用品也可以占有一席之地。

1977年他又专门制作了“镭射手枪展厅”,收集各类“L”型的物件摆在一起:色彩亮丽的玩具镭射小手枪,刚好弯成直角形状的树枝、铁皮、石膏、小刀等等。当这些琐碎的便宜货在奥登博格的重新排列组合下,已不是垃圾或废品,而成了“顽童的百宝箱”,向“美术馆”权威眨眼挥手。你可以认为他是在挖苦和讽刺,却又不得不被他的真诚和幽默触动。如今,现年84岁的奥登博格三十多年前的预言实现了。他率领着他简单有趣的“废品”和“杂货”们惊艳纽约现代艺术馆,逗乐了每一个前来“橱窗购物”的观众。

展览“克莱斯・奥登博格:街道与商店”重现了奥登博格的早期艺术风格,这个创作阶段为其后期结识第二任妻子科什・ 芳・ 布鲁肯(Coosje van Bruggen)后共同创作户外大型公共雕塑埋下了铺垫。通过梳理艺术家的作品脉络不难发现,“日常物品”是贯穿奥登博格创作生涯的不变主题,同时亦是艺术家对物欲横流的消费时代的真实写照和冷静反思。在纽约,被买卖的岂止披萨汽水和衬衣裙衫?艺术,也已沦为可以讨价还价的商品。策展人安・特肯对于展览的重要性总结道:“无论五十年来美国年轻艺术家做了多么大胆翻新的创造,奥登博格是他们的先驱。”而在纽约现代艺术馆观看这场展览,回顾曾经发生在这座城市的艺术往事以及事件背后的文化根源,是再合适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