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铁幕时代的电影外交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铁幕时代的电影外交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风筝》

导演: 罗杰·皮戈、王家乙

主演:派特里克·德·巴丁、西尔维·洛曾伯格、张春华、谢添

摄影:亨利·阿乐康

国别: 法国/中国

类型:儿童片

制片:法国加朗斯制片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

片长: 82分钟

国际发行:Cocinor公司

首映(法国): 1958年12月17日

中国长春电影制片厂译音配制

剧情:

一段以“中法友谊”为主题的浪漫故事,通过三个法国儿童的目光,展示了北京的风情与中国文化的魅力。

一架绘有孙悟空形象的风筝,随风飘到了巴黎,引出了一个美丽的故事……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这也是一个美丽的、能够实现的梦。

经典儿童片,有关中国文化的法国教科书

首部中法合拍片《风筝》,2011年10月再现于巴黎中国电影节的大银幕。放映厅里有儿童,更有许多年过50的老人。孩子们好奇而欢乐,但对后者,更多的是在泪光闪闪中的怀旧和感慨。

事实上,这部儿童片1958年法国上映时,并没有引起格外的轰动和票房效应。不过,影片的传奇在于,随后的三十多年间,《风筝》被列为法国学校的儿童电影教材,现在50岁以上的法国人,当年在学校几乎都看过这部影片,并通过它接触到了孙悟空的神话、北京的古老建筑、风筝的历史渊源以及中国的饮食习惯,再到电影拍摄本身的中国文化。于是,《风 筝》给一代人的童年打上了梦想烙印。就像采访如今唯一在世的当年法国剧组成员,摄影师皮埃尔·洛姆时,他说,多少年后 ,影片中的那些明显的宣传痕迹都已经被大家忽略,人们感受更多的,是对童年和一个时代的追忆……

特别要提及的是,语言障碍是故事中法国小男孩皮埃罗飞到中国后面对的首要问题,影片在法国放映时,刻意略去和中国孩子对话时的法语字幕,目的是让法国小观众感同身受。《风筝》至今有超过1亿观众,但并没有发行过dvd,更给这部传奇色彩浓厚的影片增添了一份神秘。

《风筝》的故事分别在巴黎和北京展开。巴黎蒙马特高地上,12岁的孩子王皮埃罗、妹妹尼可和一群孩子们,玩耍间发现树上挂着一支美丽的风筝。调皮的孩子们耍伎俩拿到孙悟空造型的风筝,在街区中国古董店老板的帮助下,得知它来自神秘而遥远的中国,风筝里还藏着一封北京男孩宋小清的书信,希望有机会和看到这封信的同龄孩子书信交友。然而,孩子们的兴奋和美梦遭到唱对台戏的贝贝勒的破坏,他抢走了风筝尾坠里藏着的中国通信地址。

晚上,皮埃罗左思右想难以入睡,突然看到风筝上的孙悟空跳出。神奇的孙悟空帮助皮埃罗和妹妹尼可飞越万里来到中国,两人神奇地在故宫和历史上的中国皇帝相遇,又回到现代的天坛、北海和中国的孩子们相遇。尽管有跑到中国来的贝贝尔的捣乱,皮埃罗和妹妹还是在中国小朋友们的齐心协力下,找到了风筝的主人。这时,梦醒了,从草地上起来和皮埃罗和赶来的贝贝儿和好如初,他们终于可以将带着友谊的书信一起寄往中国。

影片拍摄起源:一个左派人士的人文作品,剧本16易稿的艰难创作

《风筝》的拍摄,来自法国导演罗杰·皮戈的一个充满野心的百科全书项目。罗杰·皮戈和好友成立的加朗斯电影制片公司,曾出品尤里斯·伊文思导演的《赛纳河畔》,在1958年戛纳电影节上获得最佳短片大奖。公司计划将世界上不同国家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拍成系列短片,做成有关孩童生活的百科全书。罗杰·皮戈找到年轻的诗人和剧作家安东尼·图达勒合作编写有关巴黎和中国孩子的剧本,并开始寻求合作拍摄的可能。由著名纪录片导演尤里斯·伊文思牵线,罗杰·皮戈得以和中国政府见面。在随后与摄制队伍前往中国的飞机上,还有新浪潮的代表导演之一克里斯·马克。后者曾在1955到1956年拍摄过题为《北京的周日》短片。

《风筝》被视做儿童片,片中以法国孩子的视角看中国——一个遥远、神秘的古老东方国度。其中展示的50年代末的北京街景市情,现在看来,文献纪录的价值和电影本身的艺术价值同样重要。不过,作为一部展示大同世界友谊和异国文化精神情调的儿童电影, 它很难真正深入探讨那个时代孩子们的内心和精神气质,以及日常真实生活细节。

这主要受制于当时中国的政府。当年的合作编剧之一安东尼·图达勒已于去年过世,他的遗孀维亚娜·蒙塔尼翁(Viviande Montagnon)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 “罗杰·皮戈和安东尼想要拍摄那个年代中国人日常生活的状态,进入到百姓的房中,拍摄他们吃、住的日常细节,但是中国政府不同意,他们只希望展示一个奋斗的、积极的中国,每一次的反对都很礼貌但是很坚决:“您认为中国走到今天,就只是为了拍摄每天的日常琐碎?”

“皮戈和安东尼不想拍摄一部宣传意味浓厚的电影, 希望可以表现出诗意的优美,最后,我想他们的效果是达到了,他们展示的中国文化真得很优美。”

她还回忆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合拍能够实现主要应功归导演罗杰·皮戈: “他是左派人士,一个充满热情的理想主义者,更是一名纯粹彻底的人文艺术家,希望可以通过影片,展示全世界人手牵手大团结的精神 。”不过,剧本创作过程异常艰难,导演罗杰·皮戈和合作编剧安东尼·图达勒对电影拍摄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中国政府也有要求,结果先后写了16个不同版本的剧本,每次都被中国方面枪毙。到最后,年轻的编剧几乎绝望到想要放弃了。维亚娜·蒙塔尼翁回忆,“我记得其中一个版本,讲述一个北京自来水公司经理的女儿,围绕着对熊猫的保护,和影片中贝贝尔产生了好感,就是那种孩子间的爱慕。然后收到中国方面的答复,‘难道您认为带领大家经过万里长征,就是为了在今天讲述一段和熊猫有关的爱情故事?’”

当时,因为和中国没有正式建交,法国剧组和中国的联络,首先是通过驻扎在巴黎的中国代办处。当第17版剧本终于通过后,罗杰·皮戈驻扎到北京,和中方导演王家乙一起工作 ,并第一次听说了孙悟空这个中国古老传说中无所不能的神奇人物。两人的工作进展顺利,将短片变成了一部剧情长片,一个从巴黎到北京的梦想也成为可能。

彼此尊重、合作愉快的拍摄

1957年夏天,影片首先完成了巴黎的拍摄任务,法国方面的拍摄费用由cocinor 制片公司承担,他的负责人摩根斯坦(Ignace Morgenstern)正是日后特吕弗的丈人。

这支对中国一无所知的队伍准备进入北京拍摄时,遇到的第一个困难,不是来自语言障碍,而是美国对中国胶片出口的封锁。为了能够用柯达胶片,摄制队伍在法国购买了胶片,然后辗转布拉格和莫斯科,违规运到中国,甚至,因为美国和中国取消一切外交联系,为了避免麻烦,法国摄制组成员护照本上的签证,属于插页,随时可以取出撤消。

双方的合作和谐而愉快。影片摄影师亨利·阿勒康在书中回忆那时中国给外国人留下的印象,“在北京电影制片厂设有专门的报栏版,从技术人员到领导层,都可以在上面自由表达意见和提出批评意见。譬如,一幅画上一个人正借助铲子挖地,象征着将老人排斥在社会生活之外,这如同人被提前埋葬。这些都让人相信,一股自由之风正在中国吹起”。

在一部题名《发现电影》的有关电影和导演的书中,作者讲述看到的中国电影工作者的状态:“整个团队很快就不再对西方好奇,而是带领大家更好的理解中国和它的风俗习惯,在摄影棚里,他们采用自己的一贯工作方式,如果对某一个细节不满意,就记下来,然后贴在一个专门为此而设的墙壁上,制片厂的领导们三天内必然给出答复。有一天,因为法方美工没有给出皮埃罗房间的大小尺寸,车间的木匠不得不重新制造衣柜和床。他们发表感慨:‘这简直太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