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所劝之学与所成之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所劝之学与所成之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2)02-0000-01

内容提要:通过对于《荀子》首篇《劝学》的文本分析,结合荀子思想全书的脉络结构,从所劝之学所成之学两个方面来揭示《劝学》在《荀子》全文及荀子思想中的意义,以说明《劝学》篇在荀子思想中纲领性、导言式的地位。

关键词:荀子《劝学》成人之道治国之学

通常,做为《荀子》开篇力作的《劝学》一章被解为以“谈论学习的重要性,劝勉人们勤奋读书、持恒专一,学以致用”为旨。此种说法在文学、文字的总结意义上来说,绝不为错。但从哲学的角度来考察,则是远远不够的。其文章深义以及在荀子整个思想体系脉络中的关联,却要以更深入、更贯通的思路来求考。

一、“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对于《劝学》的这句首句,我们悉心读来,不免会有这样的好奇:此句何以为首句?(是针砭时弊?是有所暗指?还是总领全钢?……)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即,“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顿不前的。’”这句话,似乎最能为标题来作引证,告诉大家这正是荀子要劝勉大家学习的原因:学习本身或学习的本质是个不能停止的过程,所以荀子劝大家要勤勉为学。那么,荀子是在什么样的“学习”意义上来要求“学不可以已”的呢?

让我们顺延着本文来看: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此句用来讲学问的境界是可以不断推进的。而这种不断推进的意义在于通过“博学”和“日省”而达到“知明”和“行无过”。学可以对于人进行规范和砺练(“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从而使人正直(直)和有用(利)。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揉使之然也”是讲真正的学习不但可以使人正直、对社会有用、成为贤人,真正的学习可以造就真正的儒者;明了正道,就能守一,再不会偏移自己的方向,也不会受社会、世俗的流弊而改变初衷。

对于荀子来说,“学问之大”莫过于“先王之遗言”。真正的学习是对于先王之道的学习。荀子对于“学”的内容是有所强调的,却从不在知识论层面上来讨论:“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我们对于事物的认知是有限的,但这却不是我们需要不断地继续学习、“学不可以已”的原因之一。

这是因为,荀子之“学”虽“不可以已”,却是有所“止”的,无“止”的知识积累在荀子看来是没有意义的。“止”与“已”对于荀子来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描述。荀子在“解弊”篇中一段代表性的话,可以帮助我们对此有所区分:“凡已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以可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止者,则没世穷年不能遍也。其所以贯理焉。虽亿万已不足以浃万物之变,与愚者若一……故学也者,固学之止者也。恶乎止之,曰止诸至足……曰圣也,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故学者以圣王为师,以圣王之制为法。”所以,在荀子看来,知识性的求学是低一个层次的求学,甚至受到他的否定。而否定的原因就是物理不可穷、此种学习不可以使人“知明”。物理的求知最终造就的还是愚者。而只有有所“止”的“学”,才是“不可以已”的学。

接着,荀子举出了“干越、夷貉之子”以“异俗”来讲“学”的教化之意,使“学”进一步在社会向度上延展开来。《诗》的引言,在这里既可以看作是荀子对于“学”之于“个体”的意义的强调――君子,不会安息下来,君子要“靖共尔位,好是正直”,这样达到“神之听之”的境界,才会“介尔景福”,也可以看作是对于“学”的社会政治意义的一种概况和对对于当政之人的劝告,以引起“神莫大于化道,福莫过于无祸”――“身处高位的国君,不会安息停顿(而要励精图治),忠于自己的职责,喜欢正义与贤良,树立起了真正的大道、精神,就会有福。君子之道教化出来、遍及天下,永无灾祸的长福才可以享有。”

这里,荀子以君子“起”,落于“君子”。“学习”与“君子”是概念上的一体,所以,“劝学”的关注还是在于“君子”,而“君子”的内涵则是关联着荀子对于“儒”的基本思考。所以,荀子的开点,其实并不在于“性恶”,却在于“成圣”。是“成圣”的要求开启了“劝学”。(荀子关于“成圣”和“成圣”过程中问题的思考,关联起了他对于“性恶”的假说。)

所以,荀子“学不可以已”,正是这样一种“生成”论上的强调。而“学”“生成”的不止是圣人,以“学”来“生成”的还有荀子整个家国天下的理想。

二、君子之道与治国之道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文字总结上看来是在提示我们学习的方法问题。如果我们这样来理解,我们发现的《劝学》只是支离破碎的语言片段,甚至作为一篇文章都缺少必要的逻辑性。

“终日而思不如须臾所学”的比较是对应前文来强调圣人之学的广大与重要,同时说明圣人之学不是人们可以依靠思考的方式就能把握的。这与后文强调的“学莫便乎近其人”的观点在为“学”的意义上有着一致性。荀子在这里破费笔墨地来讲“善假于物”,是真正的开始“劝学”了。

荀子的劝学,一是要人们能求教于圣人之言而成就圣人之行――这是理论层面上的阐述主张、论证观点;二是讽谏当政者要向君子贤人求解治国之道、落实政治理想――这是实践层面上的呼吁和要求。这两条线索,几乎贯穿于荀子体系的始终。而后者对于荀子来讲甚至更为急迫,在当时的历史情景与荀子个人的遭遇状况来看,理论上的建构还是以打动现实为最终的关怀。而“成人”(作为君子、知明而无过等)与“成事”(治国、王、霸等)在荀子的理念中是一体的、不可分割、承接呼应。所以,君子所当为正是治国所当为。荀子对于君子的要求,也是对于优秀的统治者的要求。

“善假于物的君子”,也是善于用人、治国的优秀的统治者的形象。作为优秀的统治者,在荀子看来,不必是一个专项能力上突出的人,而是一个善于整合各种资源的统筹者。君子是人人都可以做的,因为“君子性非异也”,治国的统治者也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天赋和才能,而必须是个坚守正道的人。

因为,治国的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是治国理念的选择。这是把巢系在哪里的问题,是吧树种在哪里的问题,一如下文荀子所用的比喻:“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而也有“西方有木……可临百仞之源”。正确的治国理念可以使国家走上长久兴旺的道路,而在错误的理念下,诸如“所非之十二子”等学说(荀子在这里并未说明),便是不可能立为国家之根本的道德理想的,只会把国家领向危险的歧途。找到了最为根本的东西,就会达到自然而然的效果:这就是荀子所讲的“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而这种态势的得来,一定要考虑到社会环境的因素。君子并不是在任何社会情景下都可以得到认可,即使对于“兰怀”这样的香草来说,如果生在污秽之地也难以有所发挥。所以,君子要找到适合自己处身的环境中“居必择乡,游必就土”,不可以为外界所改变。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出的是,荀子虽然从来相信道德的力量、相信王道的力量,但并不是道德上有幼稚病倾向的人,不脱离环境、不脱离历史语境,是荀子思想的一大特色。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讲事物有其自身的规律,作为君子就应该对于事情有充分的估计和预料,要谨慎自己的行为。这也是荀子对于君子的描述和对于统治者的劝告。也是“劝学”的原因。这样,就好了,就达到“风雨兴、蛟龙生、圣心备”的境界。而这期间的过程必然十分艰辛。但“用心一也”,就能以“冥冥之志”而致“昭昭之明”,以“悃悃之志”而致“赫赫之功”。

是君子的优秀统治者,不会是“行道者”,也不会“目有两视”“耳有两听”;是君子的优秀的臣子,也不会是“事两君者”。君臣的关系就应该是“淑人君子”的关系――“其仪一兮、心如结兮”。(也许,历史中的荀子,在感叹自己是可以做到君子的臣子,却没有找到可以做到君子的国君。)

但是,荀子的人生境界绝不仅仅局限于现实政治的得失之间,荀子仍是个道德主义者,是以“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作为君子的操守,是“在山润草木之玉”、是“生珠而崖不枯之渊”。

总结这一部分,我们在语言的表面下来看荀子的用心,可谓让人感叹:这是怎样一种在历史与现实、道德与教化、个人与社会间所作的艰难而自信的平衡!

三、君子“成人”之学

荀子的“学”要造就的是“成人”,“成人”的标准是“权力不能倾、群众不能移、天下不能荡”的有德操者。操的达成,是要有“利天下之心”,是由“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以持养之”而达成的大“全”。这是荀子之学的上“止”。

荀子之学的下线又可以做“人”与“禽兽”之分。“为之,人也;舍之,兽也”,荀子在“性恶”篇有详述。

而荀子之学又可以做“君子”与“小人”之分。这是因为,君子之学是“一可以为法则”、“以美其身”之学;而小人只是占有式地对待学问。(“小人之学,以为禽犊”),这里,荀子实以“小人之学”非当时其它各家。

正因为荀子之学在大义上是“成人”之学,才有“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经莫速好乎其人”。成“人”是成其“大儒”“顺《诗》《书》而已,则不免为陋儒”。这也直接关联到了隆重的重要性,“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的礼,是“正其经纬”使所有关怀有所落实的制度,既标向着治国的理念,又弥合着天事与人事。隆礼即是尊儒。在荀子看来,隆礼,绝不会有什么坏处,而不隆礼,则决不会走上正道。

而至于荀子的大段关于“问”与“告”的笔墨,在我看来,是对于儒者与“君王”是否合作、如何合作的见解。没有什么更多新鲜的内容,就不再详述了。

参考文献:

[1]杨柳桥.《荀子诂释》.齐鲁书社.1985.

[2]王先谦.《荀子集解》.上海书店.

[3]孙安邦、马银华.《荀子》.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