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数学课堂成为一个灵动的世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数学课堂成为一个灵动的世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就必须让数学课堂成为一个灵动世界,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营造动态探究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问题情景实践活动和讨论交流中参与探究,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关键词】 数学课堂;问题情境;教学动态;学习形式;教学效果

数学课欲开学生“胃口”,激发思维,触发灵感,引起顿悟,满足求知欲,一定要讲究它的“味”,“听数学课最没劲儿”,“数学课枯燥无味”,这是很多学生的反映。我想如果数学课堂教学能够充分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那时课堂教学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执教小学数学的十几年来,作者以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和提炼新教法用于教学中,得到了学生强烈的喜爱,也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营造动态探究课堂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知识的接受者,他们具有相应的思想,他们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认知和探究的过程,无论是认知还是探究都需要学生参与其中。在笔者教“表面积计算”时,笔者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向学生提问到:“同学们,我们学校为了美化校园环境,校长计划用铁皮来为每个教室做一个大小相同的铁皮桶,并且将桶的底面半径和桶高都进行了统一规定。校长想请我们同学们计算一下,需要购买多少铁皮,大家是否能够完成这项任务呢?”这时,很多学生都表现出诧异的眼神,都小声议论着“我们还不会算这个啊”看到学生们的思想已经进入到这个情景中,笔者适时的讲到:“这节课我们就开始学这个内容,来学习圆柱体表面积计算,来帮助大家完成校长所布置的任务,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能够完成这项任务。”通过类似的情景创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充满了兴趣来投入到课堂学习中。笔者正是这样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后继学习的情绪中来,有效地促进学生乐于参与学习。

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参与探究,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基础

教师创设问题情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作用,给学生提供一种自主探究、自主思考、自主创造和自主表现的机会。特别是对于数学课程而言,很多学生认为数学较为枯燥甚至是呆板,在他们眼中的数学课堂就是展示一些难以记忆的概念、公式以及一些繁杂的符号,不像其他课堂那样具有趣味性。为了改变学生们的观点,方便学生们学习记忆,笔者在讲解“简单的单名数互化”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小组讨论‘互化方法’及巩固练习后)。笔者就总结出“互化”的步骤是:看单位比高低想进率定乘除再互化。为了使学生更能深刻地记忆,我下来问学生:“你们有没有更有趣的方法,来比喻‘简单的单名数互化’方法,在生活中找找看”。学生七嘴八舌地说了许多,有位同学兴奋地举手想说,我就让他说说看,他高兴地说:“老师,我有个有趣的方法来,非常好记。这就像一座山,从山底往山上爬比较吃力,会汗流浃背,除号中的两点就像汗珠子;而下山时,速度很快,像是坐车下来的,风驰电掣般的,这时用的乘号刚好可以当作车轮”。其他学生心领神会地笑了。下来我就接着说一句:“对于单位互化的方法,老师可以这样说吗?‘小化大,像爬山,汗流浃背,用除法;大化小,像下山,风驰电掣,用乘法。’”学生一开始没听懂,沉默片刻后,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因此学生通过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方式、生活经验让数学课堂充满灵动的气息。

三、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探究,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关键

讨论交流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形式。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一知识进行广泛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展示其思维方法的过程,能使学生乐意去探究、去发现、去学习新的知识,并在“自学”中去了解、去思考、去解决问题。在“比例尺的应用”的复习课中,笔者为了增强学生对知识发生、发展和形式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创设了让学生讨论交流、汇报自己想法的教学环节。在小组讨论用分数除法的关系求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后,鼓励学生用别的方法试一试。话音刚落就有好多学生举手并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时,一个学生怯生生地举起了手“老师,我有个想法,不知道可不可以?我不是用数学方法,可我觉得这样好记。根据=比例尺(后面)我突然想起这么一句话:上面用乘,下面用除,后面还用除。”我表扬并肯定了他的回答,我接着说:“老师想起了一句话,可以使这位同学的方法更放光彩。‘质量上乘(乘法),亲自下厨(除法),后面还要大扫除(除法)。’就是说,要吃到质量上乘的菜,就要学会亲自下厨,吃完以后还要大扫除。”刚一说完,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有的学生还动笔试验。因此,在讨论交流中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够使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参与、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四、让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是课堂教学效果的体现

在教学环节中,实践与应用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尺。学生在学完新知识后,经常会出现走神和很累的状况。如果练习的设计枯燥无味,无亮点,就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练习的情景创设也同样重要,并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喜欢做游戏。所以练习我多以游戏或竞赛的形式进行。我在教学《摸球游戏》时,创设的第一个练习情景就是:考考你的眼力和脑力―连线。让学生眼、脑、手三者相结合,找出正确的答案。之后,创设了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填空,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情景练习。在做:“打雷( )会下雨。”这一题时出现了分歧。有些学生认为:打雷一定会下雨,而有些学生认为:打雷可能会下雨。对此笔者始料未及。于是就让持有不同意见的两方,各派一名代表说出自己的判断依据,学生兴趣高涨,各抒己见,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和调动了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辩论同时,有些判断“一定”的学生渐渐放弃自己的意见,同意“可能”。辩论即将结束时,我想起了我国的一句谚语“干打雷,不下雨。”我及时告诉了学生,这才将辩论终止。虽然此情景的创设是突发奇想的,但收效很好。课后笔者思考,现在的孩子主见性和自信心都很强,而且善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不会轻易盲从别人的观点。不管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他们都比以往同龄的学生改变大,并且兴趣广泛、思维活跃,这也就要求我们能够善于抓住他们的特点,并且在不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情况下,科学地设计一些能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分析、猜想、概括、判断、推理等过程的数学练习活动,尽可能让他们在实践练习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曾经我们对数学课堂教学茫然过,也兴奋过,然而经过思索和实践以后,我们不禁感慨:“数学,远远看去,仿佛是一个由符号、概念等编织成的抽象王国,然而真正走进去,你就会发现原来数学王国竟是一个充满想象、充满激情和充满诗意的灵动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