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卧城难题:解决了卧 没解决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卧城难题:解决了卧 没解决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城市建设需要科学规划,使社区规模和交通承载能力相适应

城北一景

每天早上7点,北京地铁13号线龙泽站外的拥挤情景,在北京城里尽人皆知。这样的情景也许会让不知情的人误以为是旅游旺季或者有集会活动。而这不需要周末,更不要什么节日,只是一个一个普通的早晨在上班高峰时期都会出现的情景。从地铁站里往外观望,密集的人群如乌云压境。粗略的估算一下人数接近4位数,而且还有大量的人流不断地涌来,这种情景大概会一直持续到9点前后。排队等候的队伍里都是居住在北京回龙观社区而在主城区工作的人,为的是赶上早班的地铁,聚集到这里。

回龙观,北京市政府实施经济适用房建设后,这块区域成为了风水宝地,回龙观文化居住小区开始投资建设。经过几年的建设,小区一期、二期乃至现在的六期的建成使此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农田已是高楼林立,回龙观摇身一变,已从村庄变成了一座城市。像回龙观这种以吸纳城市人口,以居住为目的卫星城市被称为“卧城”。卧城这个词是是从英文直译过来的,“bedroom town” ,意思就是可以安卧的城镇,是担任城市居住职能的卫星城。在北京以回龙观社区和天通苑社区最为知名。经过近几年来建设经济适用房政策的带动作用和城市发展带来的商机的驱动下,北京北部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人口众多,公共设施与社区服务日趋完善的居住带。

进城之难

但是住在这座大卧城里的人恐怕难以安卧。每天都要经历上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场面。不单单是13号轻轨,公路的输送能力也不尽如人意,和地铁同一时段的堵车最为严重,而且是家常便饭。如果你想要驾车从回龙观进入主城区,八达岭高速公路是你唯一的选择;如果将起点设在天通苑社区,要想进入主城区也始终绕不开立汤路。

“要么挤地铁,要么挤‘车’。”已经在回龙观生活六年的老邢(化名)说,“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除了早上那俩小时!”在北京生活工作了十多年,拥有了自己的私家车的老邢发现并没有得到期待中那么多的生活上的便利。每天上班下班他和他的车都在冗长的车队里无奈地“爬行”,环境的嘈杂和无聊的等待带给他的感觉只有烦躁。

28岁的赵菲(化名)每个早上都在人群中奔跑,她在五道口附近工作,将近一年前刚搬到回龙观社区的云趣园一区。每天早上挤地铁上班。在她的描述中似乎每天早上都是一场战斗。躲过挤满了人的鸡蛋灌饼摊,再一个加速越过煎饼摊,凭着灵活率先冲向车站。夹紧手包排在了人群中,铁栅栏把蛇形队伍分隔成四支,入口处人潮涌动。“每队都有将近20米,要是遇到雨雪天,队伍更长。”5分钟后,她才挪了三分之一的距离。“夹在队里,你就是想退都退不出来。”“想接个电话都腾不出手来。”“没时间吃早饭,要不更挤不进来了。”

每天早上七点开始,龙泽地铁站大量人流的涌入就会开始。潮水般的人流也让相关单位绷紧了神经。龙泽派出所每天早上都要出动警力维持秩序。警员小刘(化名)说:“今年夏天那会儿开始的,所里排好班每天早上都得来人。你看看这架势”这时不远处传来因拥挤推搡而传来的喊声,小刘赶忙抓起话筒,维持秩序。

卧城难题

北京北部居住带被两条公路以及地铁13号线环抱,这三条主干线承载着每天数以万计的人流进城出城。显然这是不够的,交通问题成为了北京卧城的难题。

不同于科技园区类型的卫星城,卧城的功能相对单一,卧城与主城之间每天有大量的人员流动。卧城的本质就是为城市人口解决居住的问题,它的性质决定了它天生对中心城市存在很高的依存度。而为了解决城市人口的居住问题,卧城必然提供更低的价格,更优质的社区服务以吸引更多的人,更多被城市的发展潜力所吸引来的人。而卧城本身对就业人口的消化能力十分有限,随着城市的发展,问题渐渐暴露出来。似乎卧城的难题在诞生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他的性质要求相当水准的运输承载能力来建立与主城之间的纽带,否则主城区与卧城之间就会被割裂,造成城市功能的缺失。

以地铁为例,从有关部门的得到的数据显示,13号线地铁全天开行列车数为384列,每列车车厢6节,定员260左右,高峰最大超载按20%算,每节310-320人左右,一列车高峰满载320×6=1920人。在“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地铁运营里程已由114公里增至228公里,增长了整整一倍;而日均客流量由2005年的186万增加到现在的502万人次,增长了1.7倍。据悉,“十二五”时期,北京地铁运营里程还将增加200多公里。这样优异的能力还不能满足运力的需要,很能说明问题。在城市建设这样一个庞大、复杂而又长期的工程中,有时候解决一个问题却会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在北京,构成卧城的近郊社区之所以充满了吸引力,人们愿意生活在这里,必然有其优势。但是“住”的问题找到了解决的出口,“行”的问题又严峻地摆在眼前。

无论是政府还是开发商都已经强烈地意识到这点。为城市建立一个完整的框架,让城市的血液可以顺畅地流动,成为了各方面工作的重点。而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合理的设计和长期的规划,使得社区规模与交通承载能力相一致。一个50万人口的卧城需要怎样的交通环境来带动,一条带动3个卧城社区的公路需要几条车道,高速公路和城市公路如何接轨,这些问题需要起码考虑到20年,30年甚至更远的情况。现在北京北部居住带的现实可以为将来建设新的卧城提供解决问题和避免难题出现的经验。

在新的近郊社区的建设中,交通问题不再被忽视。在楼盘的广告中也时常能看到开发商打出了快速进城的交通牌。“极近地铁”之类的字样被印在楼盘广告的醒目位置,有些近郊的新楼盘还进行了提供进城班车服务的尝试。

北京的地铁体系正在全面的建设中,地铁8号线建议被重新提上日程,4号线延长,13号延长,我们有望看到北京地铁完整体系会早于2015年提前完成。同时,北京地铁的现有线路完成了“扩编”,将原来的四辆编组列车扩编到六辆,提升运力50%。同时,地铁公司从2007年开始,连续17次缩小行车间隔,其中1号线最小行车间隔已达2分15秒,2号线为2分钟,在国内领先,在世界上也处于一流水平。

北京的发展不会停滞下来,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谈及城市的扩张每天都是进行时。而在“十二五”期间,将有更多的新兴的一线城市诞生,而这些城市也可能都将有自己的卧城。卧城为城市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城市人提供宜居的空间,而一个可以从容出行的环境才能让卧城的人获得安卧,让城市的功能得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