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闷葫芦丫丫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闷葫芦丫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情绪心理学研究认为,喜怒哀乐是人的正常情感。过度控制和压抑情绪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为此,父母应培养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鼓励和培养孩子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丫丫五岁了。丫丫很漂亮,丫丫很乖巧,丫丫表现好……幼儿园的老师这么说,爸爸妈妈这么说,亲戚朋友也这么说。但丫丫不像其他孩子那样把喜怒哀乐写在脸上,她总是静静的、乖乖的。爸爸妈妈很纳闷:这孩子怎么了?怎么跟闷葫芦似的。

“孩子的脸,六月的天”常被用来形容孩子情感的波动性和外向性。丫丫正处于幼儿期,理应和其他孩子那样乐于表露自己的情感。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丫丫过分压抑自己的正常情感呢?经过观察,我们发现原因有以下几点:

1.父母的不良示范

对于婴幼儿来说,家庭是他们最重要的生活环境,父母的行为和表现对他们影响极大。我们发现,丫丫的父母比较严肃,与人交往时多持中立态度,和人交流时也多不苟言笑。

2.父母的不当要求

丫丫的父母认为:“好孩子应该听话、乖巧”“女孩子应该端庄安静”。当丫丫稍微有点“闹”的时候,他们就会批评丫丫“一个女孩子这么疯”“一点也不懂规矩”。由于父母的要求,丫丫渐渐不愿直接表露自己的情感了。

3.父母的不良教育方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为人处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将如何为人处事。在指导丫丫如何与人交往时,爸爸妈妈常常告诫丫丫“尽量少有表情,不要让别人看出你的想法,免得他们利用你”。在父母的影响下,丫丫与人交往较为消极,也不愿与人分享自己的感觉。

4.受气质类型影响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气质可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类。丫丫可能属于抑郁质的气质类型,属于这种气质类型的孩子比较安静、适应新环境较慢,行为抑制、社交能力较差,经常表现出胆怯、淡漠、孤僻等特质。

5.心理发展水平不足

该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比较低,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尚未发展起来,丫丫可能不懂得合理的情绪表达方式,不知道怎样与他人交流情绪。所以,遇到情绪变化时,丫丫无法表达出自己的感受,难以用准确的语言将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

6.教师的不当鼓励

因为种种原因,幼儿园的教师多希望孩子能“听老师的话”“嘴巴闭闭紧”。因为丫丫比较乖巧,老师总是表扬

丫丫――“丫丫真安静”“丫丫真听话”,并要求其他孩子向丫丫学习。在老师的鼓励下,丫丫更加安静了。

父母可以这样做

创造宽松民主的家庭气氛

家庭的气氛以及成员之间的关系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和情绪的表达。为此,父母应尽力为孩子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丫丫容易与父母进行平等交流,从容地表现自我。

以身作则,自然地表露自己的感情

父母不应在家中过分抑制自己的情绪,更不要为了家长的“尊严”“权威”而摆出一副威严的面孔。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各种情绪吧!给孩子树立一个敢于表达自己的榜样。

帮助孩子正确把握自己的情绪

表达情绪的前提是了解并把握自己的情绪。父母可以在生活中尽量多提供形容情绪的词汇,如“高兴、愉快、悲伤、恐惧、厌恶、嫉妒、抑郁”等等;父母还应在孩子处于某种情绪状态时及时回应孩子,如“妈妈知道,你心里很难过”“宝宝伤心了”“宝宝真高兴”等,帮助孩子习得各种情感词汇,认识自己的各种情绪,这有助于他们正确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耐心倾听

孩子是乐于表达情感的,他们在高兴或难过时多会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父母应敏感觉察孩子情绪上的变化,在意识到孩子有表达情绪的需要时,应引导他表达出来,并耐心倾听,在与他同高兴、共悲伤的同时,帮助孩子化解消极情绪。

允许孩子发泄不良情绪

因为种种原因,孩子也会产生不良情绪。大多数家长并不鼓励孩子发泄不良情绪,认为那样“没出息”,要求他们“不准哭、闭上嘴”。其实,适当地发泄不良情绪能帮助孩子恢复心情,保持良好的心态。

鼓励孩子以多种方式表达情绪

由于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各不相同,父母不应强求孩子“高兴就跳吧”“难过就哭出来吧”,应鼓励孩子以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情绪。像丫丫这样的孩子,父母可鼓励她在勇于直接表露情绪的同时,再利用绘画、文字描述、唱歌、跳舞等方式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

与教师合作

入园后,幼儿园教师成为孩子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父母应与教师多沟通,了解孩子的在园表现,反馈孩子在家的表现。如妈妈可利用接送孩子的机会向教师了解丫丫情绪表达方面的情况,并与教师共想对策,如让教师多鼓励丫丫,为丫丫提供与教师、同伴分享情绪的机会,更好地解决丫丫存在的问题。

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情感和人生态度

积极乐观的情感和人生态度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父母应从小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情感和人生态度。父母可以尝试以下的做法:以身作则,对生活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家人间相互支持,相互赞赏;多讲些快乐和幽默的事情给孩子听;恰当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少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在孩子出现不良情绪时,以幽默、玩笑等方式进行化解。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