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世界上最小的佛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世界上最小的佛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佛寺重见天日

在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达玛沟乡东南约7公里处,有一个被称为托普鲁克墩(维吾尔语意为“许多土堆”)的地方。2000年3月,这里发现一个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小佛寺的遗址。

当时,当地一个年轻的牧羊人,在达玛沟一棵倒下的胡杨树下的沙堆包上挖取红柳根,不经意间发现一尊残佛像上部。

由于期望获得值钱的财物,牧羊人和另外几个年轻人在此挖了一天,可是只发现佛寺残垣和一尊泥塑坐佛像。失望之中,其中一人猛踢佛像腿部一脚。

第二天,对佛像动粗之人骑摩托车时不慎摔伤大腿,佛像显灵说遂流传开来。达玛沟乡政府得知后,向上级文化部门作了报告。

很快,消息传到了北京。2002年5至6月,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新疆考古队巫新华博士,带人抢救发掘了这处佛寺遗址,并命名为“达玛沟1号佛寺”。这个发现也成为2002年中国重要考古十大发现之一。

托普鲁克墩小佛寺位居一个沙丘之下,沙丘东西长40米,南北宽20米,最厚的流沙覆盖达3.3米。沙丘上生长着旱地植物胡杨、芦苇、骆驼刺、红柳等,当地村民常在此放牧。

发掘出来的佛寺坐北朝南,整体呈方形,由木骨泥墙构筑而成,其中东西北墙残存高度约1.3米,南墙现只残存有木骨,估计是进出佛寺的门。整个佛寺南北长2.25米、东西宽2米,面积只有4.5平方米。

站立在佛寺正中,佛像与人只有咫尺之距。佛寺为何建得如此之小,目前尚只能猜测为富裕人家独自建造以供家人供奉。

佛寺的四内壁均绘有精美的大乘佛教壁画,考古挖掘发现壁画残块120块。佛寺中央为一尊佛像,残高0.65米。佛像可能着通肩袈裟,衣纹呈平行阶梯形,单薄贴体,显露出健壮的躯体,胸部下垂的衣褶略显细密,裙摆很短。佛像莲座上及背后亦施有彩绘。

经过对塑像的样式和壁画技法的分析,巫新华博士认为,该佛寺的年代大致可以确定为公元5世纪至6世纪,距今约1500年。

从小佛寺窥探古代佛国于阗

托普鲁克墩小佛寺所处的和田地区,曾经是于阗王国的领地。

于阗国建立于距今3000年前,佛教从西域传入于阗的时间学术界尚无定论,可以知道的是,约在公元前后,因国王尉迟家族虔诚信仰并极力弘扬,在于阗境内大力修建佛院,于阗成为佛教的圣地,境内塔寺林立。同时,大批的大乘经籍从于阗弘布到中原,成为中原大乘佛教的策源地。

无论是晋代高僧法显的《佛国记》,还是玄奘名扬天下的《大唐西域记》,以及藏文本的《于阗授国记》,对于阗佛国都着墨甚多。

从8世纪中叶开始,喀喇汗王朝和于阗王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宗教战争。1006年,于阗被喀喇汗王朝所灭,佛寺遗址几被夷为平地。因为保留下来的大多是满目疮痍的断壁残垣,这对研究古代于阗佛教及佛教艺术留下了诸多遗憾。

托普鲁克墩小佛寺,是迄今和田地区发现的保存状况最好的佛寺遗址之一。它的发现,为了解古代佛国于阗开启了一扇新的窗户,让我们通过它走向消失的于阗佛国,探询古代于阗曾经的辉煌文明。同时,佛寺遗址形制、壁画与所出土文物,对研究与了解古代和田地区佛教、民间佛教信仰、佛教塑画技法,以及于阗与河西走廊、中原、等地的佛教传播和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是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最生动的实物例证。

目前已出土3个佛寺

2006年,策勒县一位县领导前往小佛寺参观,其司机在小佛寺周围百米左右的一个小沙包上踢沙闲玩,不料一脚踢出一件形似男根的奇怪木雕,这引起了当地文物部门的注意。后经发掘,2号佛寺露出了它的尊容。

在发掘2号佛寺时,紧挨着它的3号佛寺也被掀开了神秘面纱。在1号、2号佛寺相继出土后,相关专家在小佛寺附近方圆20公里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地表扫描和地下地磁勘测。结果显示,在这片戈壁下还有一些地下文化层存在。如今,小佛寺周围方圆1500亩地已被划为考古保护区。

记者参观完达玛沟佛教遗址博物馆后,登上博物馆旁边的一个沙堆 望台。极目远望,周边绵延的沙海中,千百个沙包隆起。在这片荒芜的戈壁沙漠底下,究竟还埋藏着多少秘密,我们不得而知。在这里,曾经的历史辉煌已然暗淡,但古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融所迸发出的光芒,却如不熄的薪火,在这茫茫沙海隐约闪现。

(综合《中国民族报》、《光明日报》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