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教育的信息化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就是要把信息技术整合到各学科中,以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因而,掌握整合这一能力,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尤为重要。

关键词:数学教学;信息技术;整合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0-092-02

以教育的信息化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就是要把信息技术整合到各学科中,以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懂得整合的教师往往能在教学中左右逢源,如鱼得水。他的课堂常常异彩纷呈,深受学生欢迎;不懂得整合的教师或左支右绌,或照本宣科,他的课堂一般都比较沉闷。因而,掌握整合这一能力,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尤为重要,成功的课例无不具有这样的特点。

信息技术为课程的整合插上多彩的双翼,电脑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整合艺术教学资源的媒介,它以其巨大的无与伦比的、前所未有的容量和集合功能为我们创造了实现综合课程整合的条件。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

1、信息时代课程教学深化改革的需要;

2、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

3、信息技术自身发展的需要。

多年来,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对当今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不仅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而且对社会总体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实施了全方位的渗透,引发了史无前例的革命,人类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步伐因此而加快了。从形而上的定义来说,人们常说的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的一门课程,那是基于教学课程分类而言的,实际上它就是实施于教育教学的信息技术,亦即工具性的手段。信息技术的概念,相比于现代教育技术,其外延广泛得多,内涵深刻得多。加之为了叙述上的方便,我们这里只称信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知识已经成为社会中的基本资源,信息产业成为社会中的核心产业,信息素养已成为信息社会中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的筛取、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与传统的听说读写算方面的知识技能同样重要,这些能力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的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教学过程引进信息技术,使之形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正是大势所趋,势在必然的。这种必然性导致人们提出了要求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有机整合的焦急呼唤。

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eching Integration)意味着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们认为,这种整合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结合起来,有机统一在一个时空平台上,借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教学,要应用于教学,使之既能增加教学良性效应,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我们知道,教学内容是繁多的,信息技术手段更是不断更新的,因此,“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这一模式的内容是丰富的,意义是深刻的,作用是巨大的。它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使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成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过程模式的根本性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和信息技术一样,教学也是一种手段,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结果也仍然是一种手段,使用这一手段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促使教学任务的更好完成,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显然,这种整合模式,应该成为学生获取信息、我们在享受信息技术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感受到面对教育手段现代化挑战的压力。这种挑战首先表现在教师的观念要转变;其次教师要尽快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

1、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

2、教师同教材执行者转变课程教学研究者;

3、教师由学生品德培养者转变为未来生活设计者;

4、教师由教育教学管理者转变为人际关系艺术家。

第三是要尽快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采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呢?就是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合,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系统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认知的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和各个领域:如班级授课、小组学习、自主学习、成为既是学习的对象,又是学习的手段。

二、利用计算机绘制生动、形象的立体图形,使学生通过对直观图形透彻的观察,理解抽象的理论概念

在多面体与旋转体的体积这一章中,讲解柱、锥、台、三种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时,其概念抽象,不易理解,要掌握好本节内容,关键是对立体图形分析与理解。为了帮助学生在观察图形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我运用计算机设备,请会电脑编程的教师帮助,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设计出基本图形,再利用相应的计算机软件,绘制过程中,我利用画面的连续移动构成动画来体现切割、旋转、移动等动态动作。在讲解时,其主要内容为:两个等高的几何体,若被平行于底的平面截得的两个截面面积相等,则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为了体现其中的关键点两个几何体任意位置的平行截面相等,我绘制了多幅不同位置截面的图形,并将截面涂上鲜明的色彩,按顺序编排好,连续播放时即形成了截面上下移动的动画效果,使学生形象地认识到不同位置的平行截面相等,则几何体体积相等。又如在讲解锥体的体积公式推导时,由于要将三棱柱分割成三个大小相同的三棱锥,图形变化较大,学生装不易理解,因此我将割过程从头至尾展现给学生,在讲解时,又将要比较的两个三棱锥逐步恢复到切割前的状态,再分开。随着分开――复原――再分开的移动过程,学生们清楚自然地得出所要推证的结论,同时也使得教师的讲解轻松而且顺理成章。有了锥体的体积公式,我又进一步依据大锥被平行于底的平面截去一小锥得到台体的思路,利用已推导出的体积公式去推导台体的体积公式。利用动画效果使一平面进行移动截割大锥的过程,进而将截得的小锥移到其它位置,将剩下的台体展现给学生。这一过程的加入,在学生的头脑中非常深刻地留下了台体与锥体的联系,可以说过目不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形主动积极去寻找解题思路

现代教学论的思想核心是确认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同时,认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启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多媒体教学的尝试中,为了打破传统教学中的“老师讲,学生听”的习惯,我将课本上习题即:“从一个正方体中,如图那样截去四个三棱锥后,得到一个正三棱锥,求它的体积是正方体体积的几分之几?”根据题意设计成动画。一个正方体依次被截去四个角,中间剩下一个三棱锥,求三棱锥的体积。学生根据画面的演示,立即想到剩余部分是由整体减去切掉的。有了思路后,再从画面中清晰地推导出每个角的体积是整体的1/6,进而得出所求体积为整体的1/3。这样,通过画面的演示,不需教师的讲解,学生自己就可以找到解题的方法。

结语

通过多媒体教学,我们发现它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首先,多媒体教学它能直观、生动、形象地进行教学,有力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使老师的板书量大大减少。其次,多媒体教学增大了课的容量,加强了知识的连贯性。由于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教学重点,浅化了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知识进度加快,并且节省了教师反复讲解的时间,节省了课时,相对增大了课的容量,突出了各部分知识的连贯性,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