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学科管理推进学科建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学科管理推进学科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我市史地学科的高考成绩在江苏省一直名列前茅。这一成绩的取得与我市推行的“以学科管理推进学科建设”的策略是分不开的。从2003年开始,我市加强了史地学科的管理,形成了“学科中心――学科基地――大备课组――小备课组”的学科管理体系。

学科中心

2003年9月,我市组建了历史学科中心和地理学科中心,挂靠在教育局教研室下。学科中心主要负责全市史地学科建设的统筹工作,主要包括:

1.制定学科发展规划

在详细分析各校史地学科的师资队伍、学科教学、学科教研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全市史地学科发展规划,对史地学科相对薄弱的学校和年级提出明确的改进要求。

2.制定规章制度

制定史地学科教育教学常规、教师评估考核细则、教师激励制度等,使学科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章可循。

3.加强教学督导

督导小组对照“常熟市史地学科教学十到位”要求,对教师教学逐项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相关整改意见,并做好持续的跟踪督促工作。“十到位”即课前两到位:计划安排要到位,校本研究要到位,课中三到位:习惯培养要到位,方法指导要到位,教学管理要到位,课后五到位:督察环节要到位,单元训练要到位,补差工作要到位,反馈工作要到位,交心工作要到位。对于在督察中发现的亮点和特色,及时加以总结、提升和推广。

4.加强考试研究

学科中心与省内各教研机构及知名学校建立广泛的联系,及时获取丰富的考试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汇总、研究和筛选,将其中的有效信息及时与各校教师共享。比如:2008年江苏高考历史要求由考查知识的细化度、准确度,向考查知识的深广度、运用的灵活度转变,突出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重视历史的社会教化功能等。对此,历史学科中心多次组织教师研讨会,达成了高考复习的如下共识:紧扣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强化以新情境、新材料为命题角度的题型训练。结果在当年的高考中,我市历史学科成绩在江苏省县级市中遥遥领先。

学科基地

为推进学科建设,我市自2003年1月起开始设立高中历史学科基地和高中地理学科基地,并出台了《常熟市学科基地管理办法》。学科基地的评选标准为:师资力量强,有名师和学科带头人,有突出的教学和研究成果,学科管理制度比较完善。目前,我市高中历史学科基地设在梅李中学,高中地理学科基地设在尚湖中学。

学科基地在全市的学科建设中发挥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结对帮扶

由学科基地校牵头,打破校际壁垒,将全市同学科的教师按照能力和水平的不同进行差异配对,“以老带新”、“以名优带后进”,促进全市师资水平的整体提升。

2.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

学科基地校利用自身的师资优势,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比如:每学期定期举办大型的公开课观摩活动,组织名师到各校开展考前辅导和专题讲座等。

3.培养名师和学科带头人

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对于一个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为此,学科基地通过学科教研活动、学校推荐等方式,在全市史地学科教师中确定若干位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使他们踏上名优教师发展的高速通道。

4.推进系统的课题研究

学科基地每学期都会向各校教师征集他们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对于一些共性的、难度较大的问题,由学科基地牵头设立总课题,下设若干子课题,面向各校招标,研究成果共享。这样既可以避免浪费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又可以促进研究的深化。

5.举办学科发展论坛

新的教材内容、教学理念、评价方式直接影响学科的发展方向。史地学科内容如何重组?各学段的教材如何衔接?史地学科建设是关注知识的客观性、系统性,还是关注知识对学生现实生活的价值?这些都是学科发展论坛关注的热点话题。

大备课组

自2004年以来,市教研室针对全市史地专任教师数量有限、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通过整合,在全市范围内组建大备课组,每个年级均有一个历史大备课组和一个地理大备课组,分别设正副组长各一位。

1.搭建网络交流平台

为便于及时沟通交流,协调各大备课组的活动,我市于2004年创办了史地学科网站――“琴川百家”,网站下设教育信息、教师信息、活动区、通知栏、资源库等窗口。优秀课件、精品教案、教学反思等均可以上传到网站,供教师分享。一些名师在网站上创办的教育博客,成为课题活动记录、教师研讨交流、研究成果展示的平台和阵地。

2.备课

大备课组每月组织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围绕下一阶段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教法、学法的选择,例题、习题的精编和教学手段的优化等展开讨论,并形成指导性文稿,通过“琴川百家”传给每所学校。

3.开发课程资源

随着高中史地大备课组的建立,团队战斗力不断加强,课程资源开发也实现了从量的放大走向质的提升的飞跃。目前,各校均用上了大备课组教师精心编写的课程资料,包括学案、课件、阅读资料、单元练习、综合试卷等。因为在编写中考虑了本市学生的特点和要求,并配合教师的上课进度,因此教师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组织教学沙龙

为了促进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让教师畅谈自己教学教研的心得和困惑,分享他人的收获和经验,大备课组有针对性地组织了3类教学沙龙:一是立足随堂上课及随堂听课的日常教学反思沙龙,二是结合新课程展示课的案例研讨反思沙龙,三是针对新手型教师、合格型教师、骨干型教师的不同需求而开设的分层反思沙龙。比如:我们开展了“教学常规找差距,师徒结对促成长”沙龙活动,旨在缩短新教师的成长周期;“教学凝练生特色,科研推动上台阶”沙龙,为合格型教师向高位走强献计献策;“内部挖潜破阻滞,理论深入跃新高”沙龙,剖析骨干教师的“高原期”现象,帮助他们走出教学理念上的误区,不断开拓创新。

小备课组

小备课组作为学科管理的基层单位,要认真执行学科中心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学科的教学研讨活动,在大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进行二次备课,形成终稿,做到“大统一,小特色”。

小备课组的工作重点在于组织日常的教育教学研究,关注校内师资的培养。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关注“小而实”的问题,形成各校自身的研究重点和特色。比如:常熟市中学重点开展对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和讲评课四种课型的研究;尚湖中学重点开展问题异构活动,以公开课的形式搭建教学研讨平台,梅李中学首创的“问题收集――分类汇总――同步诊断――提出矫治措施――落实整改――督导评估”的教学诊断程序,规范和优化了教学环节。

在师资培养方面,小备课组要为结对帮扶的教师创造条件,引导不同能力层次、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设立不同的发展目标,推动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学科中心侧重于全市学科建设的统筹工作,学科基地侧重于对学科建设的引领和示范,大备课组侧重于校际之间的合作,小备课组侧重于校内学科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四者之间既有明确的分工,又互相协调和补充,共同推动我市史地学科的快速发展。除了高考成绩在全省名列前茅外,教师队伍素质也在稳步提升。目前,我市共有史地学科教师268名,其中正教授级高级教师1名,特级教师1名,苏州市名教师2名、学科带头人6名、学术带头人2名,常熟市学科带头人55名、学术带头人8名、教学能手52名。学科教师队伍素质的稳步提升也为学科优势的形成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