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上海文化的自由性与时尚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上海是一座有争议的城市,同时上海文化也是纷繁复杂的。王安忆的《长恨歌》便是一部描写上海文化的成功力作。它通过“沪上淑媛”、“上海小姐”、“爱丽丝公寓”、穿着、外来语等来体现上海文化的自由性与时尚性,从而体现出上海文化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关键词:《长恨歌》;自由性;时尚性
有人这样描述上世纪三十年代首都南迁后北平的萧条:“王公贵族和官僚衙门破败了,许多院子里种了庄稼,成了菜园,城里原没有什么商业工业,供奢侈享乐的娱乐业一下子萎缩”。1而上海在西方资本的迅速扩张和西方文化强烈冲击下,平地而起地发展、繁荣了起来。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十里洋场,灯红酒绿。当年的上海不仅人多,也杂。外国人之多,国籍之杂,故被称为世界主义的城市。多元的文化冲击交隔着租界林立的上海,使上海充满着自由的精神。王琦瑶就生活在这个开放的时代里,本来那个时代的许多年轻女子还是足不出户的,而《长恨歌》中的主人公王琦瑶却敢在上海这个特定的背景下去拍照片,并被上海生活杂志选为“沪上淑媛”,照片被登上了杂志,煞是惹人艳羡。从这就可以看出当时上海的自由和开放。当选“上海小姐”后她出席庆典剪彩,被人青睐、宠爱。这样的女学生及其生活方式在商业文化异常繁荣发达的上海之外是无法想像的。而王琦瑶住进“爱丽丝”公寓的生涯,更是上海自由生活方式的最集中的体现。作者曾这样写到,“那是用闲置的青春和独守的更岁作代价的人间仙境”,“不甘于平凡,好作奇思异想的女人,谁不想做‘爱丽丝’?”,“这城市的自由真不少,机会却不多,最终能走进这公寓的,可说是‘爱丽丝’的精英”。2甚至在王琦瑶搬进平安里后未婚怀孕,都未能激起平安里的多的涟漪。小说中还有这样一段描写:“有时,平安里的柴米夫妻为些日常小事吵起来,那女的会说:我不如去做三十九号里的王琦瑶呢!男的就嘲笑道:你去做呀,你有那本事吗?女的便哑然。也有时是反过来,那男的先说:你看你,你再看三十九号里的王琦瑶!那女的则说:你养得起吗?你养得起我就做得起!男的也哑然。以此可见,平安里的内心其实并不轻视王琦瑶的。甚至还藏有几分艳羡”。2这充分说明了自由促进了宽容,宽容又给予自由更大的空间,这种特有的文化环境给予了一个上海孤弱女子四十年的平静生活。
城市的时尚通常是城市之中的某种大规模运动。时尚的潮流和讯息一般体现在城市人的服装、发型、言辞、社交以及偶像崇拜等方面,并且时尚在极大的范围内还主宰着城市人的趣味。上海作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一直都引领着时尚的潮流。当然,对主人公王琦瑶来说,时尚的来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成为时尚的先锋。王琦瑶从来不会为人生的意义或为国家与革命这一类重大问题伤神,她在时尚中发现了一个能够竞技的舞台,并为之倾入了所有的心血,“这是一个女人的风头,淮海路上的争奇斗艳的女孩,要的不就是她?那一代接一代的新潮流,推波助澜的,不就是抢上一个风头?”2的确,王琦瑶的竞技场所就是各种派对、照相馆、选美或者舞会。曾有一道诗这样赞美上海的飞速繁荣:“穷奢极丽筑洋楼,亘古繁华第一州,行遍申江三十里,令人过去又回头”。3“一九五四年底的上海,是花团锦簇的上海,那夜夜歌舞因了日本投降而变得名正言顺、理直气壮。其实那歌舞是不问时事的心,只由着快乐的天性”。2这段话准确地概括出了上海文化的繁荣与时尚。从“沪上淑媛”到“上海小姐”的当选是王琦瑶生命中的辉煌历程,“喜庆的鞭炮是一连串的,窗玻璃的灯光是赤橙青蓝”。投票的方式也是充满了万种风流。决赛中载歌载舞,歌唱、舞蹈、京剧轮番上场,有声有色。这就像当今社会流行的选秀活动一样,也是一轮一轮进行角逐。王琦瑶在红白两色康乃馨的簇拥下,哀怒娇羞,惹人怜爱地登场了,这场面不乏浪漫与时尚。
外来语也是上海文化时尚性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方面。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本民族语言往往要从别的民族语言词汇里借用一些外来语,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词汇,汉话普通话如此,方言也是如此。上海以前被称为“十里洋场”,洋人云集,因此上海话中的外来语也比较丰富。如“拉司卡”,它是英语Lastar的音译,原意为“最后一张牌”,但上海人只取其“最后”的意思。如“拉司卡一块洋钿”,“只剩拉司卡一个人”等。再如“毕的生司”是英语emptycents的间译,empty是“空”的意思,cent是“分币”,上海人用它来表达“身无分文”,如说“袋袋里毕的生司”,这个词也有人写做“瘪的生司”,“瘪”字比“毕”更为生动传神。在《长恨歌》中也出现了这样的外来语,如“老克腊”它来自英语colour,“表示那个殖民地文化的时代特征”。,而在上海人眼中这是“某一类风流人物,尤以五十和六十年代盛行”。还有文中吴佩珍带王琦瑶去片场玩的一段,她们不停地听到“开麦拉”的叫声,“开麦拉”来自英语camera,是“照相机、摄影机”的意思,在这里是“开始用摄影机摄像”的意思。(作者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天刚.海派文化和都市文化[J].上海文化艺术报,1995.
[2]王安忆.长恨歌[M].海南:南海出版公司,2003.
[3]熊月之.上海:记忆与想象[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