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高中数学中问题情境的有效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高中数学中问题情境的有效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课堂教学越来越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和数学素养的培养,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注重学生的兴趣的激发和自主学习的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根据高中数学知识的特征,为学生创造有效的问题情境,无疑是促进学生思维参与的一个极好的途径。

关键词 高中数学;问题情境;有效性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共同发展.也即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素质发展的需要,特别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对新知识自主探索和质疑.而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

1 高中数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应遵循的原则

1.1 以教学目标为基本前提。老师在设计问题情境之前,必须深入解读教材,抓住所教内容的数学本质,才能准确把握好问题情境的核心。

问题情境应该只是载体,是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载体.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尤其不能脱离本课所设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掌握某种基本的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渗透某种数学思想等等,所有问题情境都应该紧紧围绕这些目标而创设[2]。

1.2 问题情境要易于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无论是从教育的基本原理上分析,还是从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来看,数学课就是要教会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如果教学过程脱离了这一点,那就不是数学课了。

而对学生来说,情境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应该是明白的,不能叫他们捉迷藏,那种高耗低效的情境,只会浪费宝贵的课堂资源和教学时间[3]。

为了响应课改要求,目前很多课堂中存在"去数学化"现象,但是数学本身就是抽象的,不能将情境创设等同于直接将情境生活化,如果只是一味追求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只会让情境生活化的思想框住自己的手脚,从而导致数学味淡化。老师们为了迎合学生的胃口而"精心打造"了许多高耗低效的情境,问题的根源是老师注重了怎么教,而忽略了教什么!

一节课好比一幅时装设计图,情境就如同模特身上靓丽的服装。好的设计师知道,只有对人体的结构准确把握,才能画出比例优美、符合人体的效果图。类比到数学课,就如同数学老师只有深刻理解数学问题本质,才能实现数学知识和生活情境的和谐统一。

1.3 问题情境要具有层次性和差异性。因为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且前后知识联系也很紧密,加之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思维要求比较高,这正是许多学生感到数学难学的原因之所在。任何一个学科都有着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之相应的学生的学习就应该讲究一个"序"字,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同样,设置情境时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一步一步的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新的高度。

学习情境除了要有效、足够丰富外,最好还能够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多样式的经验,以刺激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这样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有机会产生多样化的建构,而相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刺激模式下,也会有不同层次的建构,从而可以刺激多种思维方式的发展。

2 高中数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2.1 创建"阶梯式"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构建要具有合理的阶梯性.由此可以构建"小步距"的问题情境,要引导学生善于将一个具一定难度系数的问题进行分解,将其变成几个有一定关联的分步问题,有时候也可以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分解."小步距"问题情境的构建,第一要注意针对性,即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发展水平做参考,设计合适的问题;然后要注意阶梯性,即尊重学生知识的系统性和发展水平的有序性.教师要注意经常保持与同仁的信息交流和相互借鉴,不断探索创设问题的合理性和创设途径。

2.2 创建"多样化"问题情境。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为吸收或同化其他材料,提供框架,有利于学生对问题情境的相关信息进行抽象和整理概括,并且,良好的问题情境应当是多样化的,也即它的表现形式可以有多种,但要注意保持问题的"本来面目"也即问题的本质属性.值得注意的是,多样化的问题情境通常比较注重条件性知识,侧重的是解题方法,揭示了知识的应用的条件,具有迁移性和普适性,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深层次来说,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问题群"理解得更透彻,另一方面,一题多样化的形式,不仅可以将有用的知识结构进行整合,更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建构。

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基本的教学目标,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刻理解,这样的问题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

2.3 创设有富含文化性和生活性的问题情境。文化知识并不是文科生学习的专利,在数学的教学中适当的穿插"文化性"的知识,可以活跃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可以多为学生提供一些与课堂知识有关的数学史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的历史,完善数学的认知结构,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文化熏陶。

另一方面,作为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学科之一,数学在生活中有很多实际应用,这些应用加之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认知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以生活原型为例的生动素材,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而且可以改变学生的刻板观念,使他们对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同时也给课堂注入更多的人文情怀。

2.4 创建"探索性"问题情境。创设探索性问题情境要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设置尽可能多设计一些一题多解、多题同法以及条件比较开放的探索性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注重探究式问题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培养他们勇于探索、敢于挑战的精神。

3 结论

总之,越来越发现,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高中数学的问题情境教学很受学生的欢迎,教师更应抓住有利时机,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创设高质量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夏小刚,汪秉彝.数学情境问题创设与数学问题提出[J].数学教育学报,2003(1).

[2] 张志香.谈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途径[J].柳州师专学报,2002(6).

[3] 郑毓信.课程改革2005一论积极促进数学课堂改革的深入发展[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5(1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