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摈除唱读陋习 提高朗读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摈除唱读陋习 提高朗读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就如何摈除唱读陋习提高方言区小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唱读;朗读;提高

朗读是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二十几年来,我对方言区小学生的课堂朗读情况了如指掌。方言区的小学生朗读能力不高,最大的障碍就是“唱读”。然而,如何摈除“唱读”这一陋习,提高方言区小学生朗读能力,是我们课题组教师在课题实验第一阶段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喜欢唱读,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来自于学生

(1)许多小学生在幼儿园、学前班时已按“唱读”的模式学会了许多的儿歌、童谣,他们的父母对于他们“唱读”儿歌、童谣时的可爱表现往往赞不绝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认知。上小学后,对于任何一篇课文,如果老师不加以正确引导,他们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按照他们心中的儿歌模式拖腔带调地“唱”了。

(2)小学生年龄小,特别是低年段儿童,对事物的辨析能力较弱,面对一个个音节和方块汉字,无法很快地作出判断和肯定,只能靠拉长音来把一个个的音节连接成句。人们平常的呼吸是自然的呼吸,而朗读时的呼吸则要依据朗读材料而定,这种矛盾解决不好,唱读就出现了。

(3)学生对感情朗读的方法理解不够,对声音的轻重、速度的快慢掌握不好。

2.来自于教师

(1)我们方言区小学有些教师本身普通话不标准,朗读能力不高。自己不会范读,又没有条件播放课文磁带录音,不知道怎么读,总认为读书就是这样拖声拖气唱着读的。

(2)有些方言区小学教师,特别是盯班教师及民办转正教师,没接受过正规师范院校的教育,本身习惯于唱读(其读书时形成的唱读习惯已根深蒂固),在教学生朗读课文时自然以唱读的方式来领读,这必然造成学生的唱读现象。

(3)有些教师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认识不足,误认为唱读,句末停顿时间长,容易读整齐,有气势。一开始,本来有部分学生不会唱读的,但由于一些老师经常表扬唱读的学生,使学生误以为只有唱读才有感情。

(4)教师的误导是形成唱读更主要的原因。低年级教师怕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花费过多的时间,影响教学进度。

二、摈除唱读陋习的方法

那么,如何摈除“唱读”这一陋习,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们课题组教师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和探讨,得出了如下方法:

1.要打好朗读基础

(1)加强汉语拼音的教学。汉语拼音是学好普通话的拐杖,汉语拼音学不好,汉字的音调都读不准,自然就谈不上有感情地朗读。

(2)读准带某些声母的字词。在现代汉语中,带舌尖后音和鼻辅音的字词发音时,或舌尖翘起,或鼻腔出气……要把声音拉长比较困难,因此,要着重读准这些字词。

(3)指导学生按词朗读。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朗读时常常爱一字一拍地拖腔拉调地唱读,这是由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分配能力差,他们识字不多,朗读时把注意力集中在读准字音上,而忽略句子意思的表达,在朗读前可指导学生用铅笔画出词语,然后,教师范读,让学生跟读并注意按词停顿。

(4)让学生把容易读错的声调标出来。

(5)让学生尽量多收听收看讲普通话的广播电视。

2.要加强朗读指导

(1)改进教生字的领读方式。不少教师在教低年级学生学汉字时,常这样领读:“桃(táo)――桃树的桃――”“灯(dēng)――电灯的灯――”。学生跟读时往往把生字的读音拉长,久而久之,容易养成拖泥带水的习惯。如果考虑到按“字不离词”的原则来教学,以便于理解、记忆、应用生字,那么可以改用下面更简洁的方式领读:“桃,桃树”“灯,电灯”。

(2)加快说话和朗读的速度。学生唱读时总是拖长每个字的读音,与正常的说话或朗读相比要慢得多。若要求学生适当加快说话或朗读速度,首先,必须引导感知,领会词语的含义,从初步的语法知识上把握一些词语的结构规律,训练学生以词为单位进行朗读;其次,又要启发小学生思维,理解句子所要表达的事物,体会句子的思想感情,带着某些感情来朗读,从而即可避免呆滞刻板的腔调,想“唱”也“唱”不起来了。

(3)教师要加强停顿等语调指导。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指导学生读准、读通课文。教师要经常范读带读。

3.要丰富朗读形式

(1)经常举行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可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和朗读能力。在学校可经常开展的活动很多,如,早读、课本剧表演、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

(2)运用多种朗读形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朗读课文时,分角色朗读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内容情境的最好办法,只要真正进入课文角色了,学生想“唱”也“唱”不起来了。因为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特征,这就需要教师去具体地指导。

(3)多个别朗读,少集体朗读。某些班级差生多,学生读课文反应迟钝,集体朗读极易形成不正常的慢拍状态。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语感不强的教师会麻木不仁,部分优生也因压不过大多数学生的声浪,久而久之,被“同化”而随大家唱读。因此,要尽量少安排一点齐读,多安排一些个性化的阅读。

(4)要重视朗读的评价,以评激趣,让学生乐读。本人曾听过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讲课,他在指导学生读童话:《小稻秧脱险记》中,杂草被化学锄草剂喷洒过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了”这句话时,一位学生没有理解课文的意思,读得声音很大。于老师笑着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化学锄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说完,朝学生做了个喷洒动作,全班学生哈哈大笑。在笑声中,学生的紧张感消除了,很快就把课文读得非常到位。同时,教师要树立榜样,以榜样的力量改变学生唱读的风气。

总之,唱读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过,唱读这一陋习又是完全可以摈除的。只要教师及时正确地引导,从低年级抓起,把朗读训练落实到每一课的教学之中,学生就可以彻底摈除唱读的陋习,把课文读出情趣、读出思想、读出境界!

(作者单位 广东省信宜市思贺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