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老骥伏枥,志在社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老骥伏枥,志在社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景谷县威远镇白龙社区干净整洁的办公室里,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工会主席张可祥虽已满头银发,但却一丝不苟地向后梳着;尽管个子不高,但却精神抖擞,气场十足。

他在景谷县委、县文明办干过,还当过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退休以后又接手社区工作。丰富的经验、尽心尽力的热情,让他对服务千家万户的社区工作知根知底,不遗余力。

“只要一上班,工作就干不完”

白龙是景谷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一个重要社区,辖区内有近百个单位和部门,6900多户18000余人。其中有不少是企业改制后下岗失业人员,张可祥的策略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些下岗人员身上,通过再就业带动其他工作。现在,这些下岗失业人员有的跑运输,有的开饭店,有的打短工,各就其位,各谋其职,重新找到了自己的生活坐标。

从糖烟酒公司下岗的李家勃因为突然丧失了单位的荣誉感,一段时间心理不平衡,第一次到社区报到时,讲了许多苦闷。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劝导帮助下,逐渐振作起来,在县城边老岳父的地盘上办起了“家勃农家乐”。一开始生意不好,社区党员干部共同“会诊”,建议他改善环境卫生,并要热情待客,价格公道。随后,“家勃农家乐”的生意渐趋稳定,吸引了不少回头客。如今,要想前往他家消费的人,还得提前预订。李家勃也在社区工会选举时被选为工会委员。

邱志林下岗以后,结合自己的特长开了个批发商店,如今规模越做越大,不仅解决了家庭生活,而且还在老岳母的住处盖起了楼房。

另一名职工王淑下岗后,究竟能做什么,她有些举棋不定。2004年6月,她被聘到白龙社区上班,可当时每月的报酬只有390元,难以养家糊口。工作几个月后,她只好辞职,随后应聘到当地的一家房地产公司,由于踏实肯干,她当上了总经理助理,每月工资达到2000多元。

张可祥介绍说,白龙社区目前有6名工作人员,其中有2人是通过公益性岗位安排的,另一人是大学生村官,社区在全县率先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社区居民的低保、计划生育、就业以及各类大小纠纷等事务,全指望着几名工作人员忙里忙外。就在记者前去采访时,社区一楼的服务中心,不停有人进进出出办事。

张可祥形象地说:“只要一上班,工作就干不完。”

“我一辈子都记得这个日子”

帮扶困难职工,是白龙社区的又一重任。

冯建宏是工商银行的一名下岗职工,下岗后,老婆也离婚了。他带着儿子从景谷迁到思茅居住,并和一名农村妇女重新组建了家庭,还生了一个孩子。

尽管忠厚老实的冯建宏可以打工挣点钱,但一家四口的生活仍然艰难。张可祥每到思茅,都要去看望慰问。2012年12月,张可祥又一次来到冯建宏家,看到冯建宏的大儿子7岁多了仍没上学,很是着急。他和思茅区老街居委会取得联系,最终让孩子在思茅第四小学上了学;冯建宏的妻子生完孩子后,精神有时失常,送到医院治疗,可由于没交医保,无法承担费用。张可祥又帮忙把她的医保转入当地社区,让她看病治疗有了着落;在思茅,冯建宏搬过多次家,可一家四口只有一张床,一床被子。有一次张可祥前去看望时,除了带上大米和食用油,还不忘多带了两床被子。像这样的家庭,是白龙社区的重点帮扶对象。张可祥的态度是,能帮多少就帮多少。目前,白龙社区还有一事要办,那就是帮冯建宏的小儿子落户口。

李某是大营酒厂的一名退休职工,老伴和儿子都没有工作,他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是这个三口之家唯一的经济来源。“以前我们家住的是土基房,又挤又暗,夏天漏雨,冬天漏风,屋子只通水电,只能上公共厕所。”而现在,李某和他老伴坐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安度晚年。“这是我们的新家,我从来都没想过能住楼房,我们是2012年5月19日搬进来的,我一辈子都记得这个日子。”

这是白龙社区帮李某一家争取到的廉租房,位于响水路,精致的小户型,虽然只有50平方,但却非常实用。

在景谷的一条街上,失去双手的吴学芳正在经营自己的水果摊,她已经做了好几年的水果生意,虽然收入不高,但维持基本的生活开支是没有问题的。

以前,吴学芳吃住都靠家里,渐渐长大后,她意识到不能在家里呆一辈子,她必须做点什么。可是身体的残疾让她倍感艰难。在社区的支持帮助下,吴学芳经营起了这个水果摊,周边居民被她的精神所感动,经常照顾她的生意。“我能够靠自己的劳动生活,我感到很快乐。”吴学芳说。后来,吴学芳不仅有忙碌的生意,还结了婚,有一个可爱的儿子。

张可祥感慨地说:“在社区,事无大小,做一件事不只是帮助一个人,而且是帮了整个家庭。”

“既要弘扬主流,突出特色,又要搞点趣味性”

张可祥接手社区工作时,就知道这项工作是联系千家万户的琐碎事,甚至就是些婆婆妈妈的小事。

无论事情大小,协调解决时必须公正公平,这是社区取信于民的基础。

白龙修理厂和周边居民发生纠纷,导致修理厂电线被切断,修理工作无法正常进行。经过调查了解,需要重新架设电杆,涉及的问题已超过了社区所能解决的范围。张可祥将情况向镇上进行了汇报,由镇长出面解决问题。

家住白龙路11号的居民到社区办公室反映说,自家楼上的太阳能坏了,可能是邻居作祟。张可祥只好爬上楼顶查看,又到邻居家进行核实,直到双方满意为止。

小的调解随时出动,大的纠纷到社区调解室,有理讲理,有法依法。这些需要“摆平”的事件,大的每年八九起,小的三四十起。所有影响社区和谐的因素,都被张可祥和几个工作人员控制在萌芽状态。

即便是社区办理的好事,同样需要一碗水端平。

困难职工徐丕荣因患肺结核去世,社区工会按规定补助死者家属600元,其他所需的费用,由家属向上级工会申请,最终让死者入土为安。

社区工会“金秋助学”资助的对象,每年都有三四名。有一年,一户在农贸市场卖菜的李姓人家,两个儿女同时考上大学,社区工会有些“爱莫能助”,最终按规定申报了一人,补助3000元助学金。另一名学生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当年的“金秋助学”活动虽已结束,但考虑到这名学生的困难情况,符合助学条件,社区工会为他补办了助学手续。

白龙社区有350多名低保户,一些人因为下岗,另一些年龄偏大,还有一些是因为生病,情况各不相同,而且随时变化,为了保证公平,社区工作人员每个季度都要对他们进行评审,能退则退。社区有1500多名老人,80岁以上的180多人,社区工作人员同样需要随时关注并登记,以便获得准确的领取高龄补贴数字。

在记者面前侃侃而谈如数家珍的张可祥喜欢看书,他自己每年订阅的杂志就有10多种,每天晚上“不看书就睡不着觉”。听说我们是杂志记者,他说大家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杂志的内容既要有悲伤,也要有幸福,“既要弘扬主流,突出特色,又要搞点趣味性。”

把这句话对应到他的工作当中,如果说社区居民的生老病死算是他的工作“主流”的话,那么,文体活动就是“趣味”之举了。

就在记者采访之前的2013年11月19日,白龙社区刚刚举办过第二届社区运动会,裁判找体育局,由他们出人;场地找老干局商量,免费使用,连电费也不用出;运动员则是社区居民都可参与,比赛项目计有门球、气排球、陀螺等,虽然资金有限,但运动会开得热闹非凡,其乐无穷。

既懂得“主流”和“特色”,又把辖区经营得“趣味性”十足的张可祥,曾经荣膺“云南省优秀村(社区)党总支书记”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