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15例不典型肾囊肿CT征象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15例不典型肾囊肿CT征象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探讨15例不典型肾囊肿良恶性ct表现,提高其良恶性鉴别诊断能力。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2月经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不典型肾囊肿患者15例,对其全部进行增强CT扫描,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肾囊肿发生于左肾8例,右肾7例,良性肾囊肿共11例(其中高密度肾囊肿5例,普通肾囊肿6例),囊性肾癌4例。良性肾囊肿CT表现为卵圆形或圆形单房和/或多房囊肿,和肾实质有明显的区分界线,直径4~45 mm,高密度肾囊肿密度比肾实质密度高,CT值约为41 HU,增强后,肾囊肿无强化。在4例囊性肾癌中,增强后,肾囊肿的实性成分、囊壁及分隔发生了明显的强化现象。CT判断为良性11例,恶性4例,恶性组的分隔厚度、实性成分、分隔强化与分隔厚度与良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肾囊肿; CT诊断; 良恶性

中图分类号 R692.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5-0070-02

肾囊肿临床表现为由肾实质内多发囊肿所引起的肾损害,症状表现为腰背部酸胀痛,但多数患者无临床症状,常规体检或作腹部其他脏器检查偶尔发现。肾囊肿是很常见的肾脏病变,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50%患有肾囊肿,并且年龄越大,肾囊肿的发病率越高[1-2]。单纯肾囊肿大部分为单房,是由肾皮质起源,多数是充满液体的非新生物。而高密度肾囊肿内,充满蛋白质及细胞成分,平扫密度较高,边界清楚光滑,增强无强化,为良性病变。如果囊壁较厚、软组织成分较多者多为恶性,这种区别对于鉴别良性囊肿和恶性囊肿有着重大的意义[3-4]。本文为此具体分析并探讨了15例不典型肾囊肿患者的CT表现,现将结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不典型肾囊肿患者15例,其中5例为高密度肾囊肿,6例为单纯肾囊肿,4例为囊性肾癌。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确诊;在检查前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32~80岁,平均(50.5±2.15)岁。临床症状表现:腰背部酸痛不适5例,无症状7例,腹部包块者3例。

1.2 CT诊断仪器

CT扫描采用的仪器为:16排(飞利浦)螺旋CT扫描仪,层厚5 mm,1~1.25 mm薄层重建,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90~225 mAs。CT平扫加三期增强扫描,右肘正中静脉注射,流速为3 ml/秒,总量约为85 ml,进行增强前后CT值比较,扫描后将图像上传至PCAS(Carestream Health,NY USA)系统。CT图像的诊断分别由两名有多年影像工作经验的影像科医生进行阅片,当两者意见发生分歧时,通过讨论取得一致意见。随诊判断病变良性的标准:肿瘤形态大小及内部结构、强化表现无明显变化。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CT表现

不典型肾囊肿发生于左肾8例,右肾7例,良性肾囊肿CT表现为卵圆形或圆形,高密度肾囊肿平扫密度与较肾实质密度相同或略高,边界清楚,与肾实质之间有着明显的界线,直径4~45 mm,增强后,肾囊肿无强化,密度比强化的肾实质低(典型病例如图1)。

图1 一组高密度肾囊肿增强前后对照图片

2.2 CT参数对比

CT判断为良性11例,恶性4例,恶性组的分隔范围、实性成分、分隔强化与分隔厚度与良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3 讨论

肾囊肿是常见的肾脏病变,大部分由肾皮质起源,单纯肾囊肿大部分为单房,是充满液体的非新生物,其中约10%的肾细胞癌为囊性肿物,85%肾恶性肿瘤是肾细胞癌[5]。绝大多数情况下,很难对复杂肾囊肿与恶性肾囊性肿物之间进行鉴别和区分,其中,单发性肾囊肿属于退行性病变,是良性囊肿。据调查统计得出,年龄在50岁左右的人当中,有50%左右都患有肾囊肿。随着囊肿的不断增大,其产生的压迫作用也会逐渐造成肾实质的损坏,如一个孤立囊肿发生的部位正好可以压迫到输尿管,这样就会引起进行性肾积水,若患者出现这种情形,就极易导致并发感染,使病情更加严重。

表1 CT参数差异性比较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进步,特别是超声、CT和MRI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无症状的肾囊肿被发现。本文15例不典型肾囊肿发生于左肾8例,右肾7例,良性肾囊肿CT表现卵圆形或圆形,绝大多数的边缘光滑锐利,和肾实质之间有着明显的界线,直径4~45 mm,增强后,囊肿CT值变化不明显,或变化值小于肾皮质增强CT值;恶性肾囊肿壁的薄厚程度不均匀,有较多的软组织成分,在增强后能发生明显强化。

虽然单纯囊肿和肾实性肿物容易诊断,但良恶性肾囊性肿物的鉴别和处理仍存在很大的困难,大约有6%的无症状肾肿物是囊性肾癌,并且比较严重。通常情况下认为肾囊性肿物在CT表现为壁或分隔增厚不规则,而壁或分隔的强化是提示恶性的重要依据。对于小的肾囊性肿物而言,CT增强扫描通常由于受到部分体积效应和假性增强的影响,导致假阳性率提高。本文CT判断为良性11例,恶性4例,恶性组的分隔厚度、实性成分、分隔强化与分隔厚度与良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

总之,在15例不典型肾囊肿中,良性肾囊肿患者的CT表现相对而言比较清晰,增强扫面边界清楚,囊肿无明显强化,囊壁较薄,均匀;恶性囊壁较厚且不均匀,软组织成分较多。良性与恶性肾囊肿患者的CT参数值有很大程度上的不同,在临床上对其进行鉴别和诊断时,要认真加以分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巫协宁,曾民德,邱德凯.临床肝胆系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423-424.

[2]刘真真,范昕建.我国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治状况[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05,2(3):58-60.

[3]熊丽萍,陈寿松.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概述[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2,18(10):21-22.

[4]沈哲.普通X线、CT、B超在尿路结石诊断中价值的比较[J].吉林医学,2009,25(10):78-80.

[5]叶章群.泌尿系结石研究现况与展望[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0,22(3):26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