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问即人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问即人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问者何?在当今这个所谓的知识经济时代里,答案似乎越来越多;但在刚刚离我们而去的那个世纪的上半叶以前,答案却是异常的简单,就像季羡林先生的这本自传(《学问人生――季羡林自述》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年版)给出的答案:学问即人生(套句话说,而非熟读十三经之谓也)。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历来被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视为治学的目的与人生的理想。由是言之,在中国的知识传统中,所谓学问者无非两端:一曰做人,一曰做事。而也只有当这两方面都做到了至高的境界,方可称得上学问好,冠以今日之头衔曰:大师。

那么这个至高的境界又是什么?见仁见智。我认为“真”应是其中之一。打开这本《学问人生――季羡林自述》我们将领略到这位大师的“真”――做人的率真,治学的求真以及人生追求的返璞归真。

季羡林先生幼年随叔父在济南求学,肄业于济南正谊中学、省立济南高中,后考入清华大学,1935年赴德留学,主修梵文、巴利文,从此,浸淫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中外文化交流史70年。当这位学问堪称淹博和通贯的大师回忆自己少年时代及人生抱负时,却是极和:“我幼无大志,自谓不过是一只燕雀,不敢怀‘鸿鹄之志’。”“我从小学到初中,不是一个勤奋用功的学生,考试从来没有得过甲等第一名……我也根本没有独占鳌头的欲望。”即使读高中后学业上崭露头角,也归结为自己的虚荣心:“决不能从(甲等第一名)宝座上滚下来,那样面子太难看。”初读以为是“伟大的谦虚”,但细细读下去,就会发现这绝非大师的娇柔造作,而是唯真唯实的自然流露。以季羡林先生对自己1986年的学术研究所作的总结为例,在这个片段中,季先生列举了16篇文章,其中对《中印智慧的汇流》一文评介说:“这是一篇相当长的文章,但却只能算是综述,里面没有多少新东西。不过,对一般读者来说,它是非常有用的,他们从中可以了解中印两个大国几千年文化交流的情况。”对《我同外国文学的不解之缘》、《我和佛学研究》、《外语教学漫谈》诸文,都明确说明“不能算是学术论文”。而对于《论梵文本〈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也没有妄自菲薄,同样明确指出:“这是一篇相当长的论文,也是一篇相当重要的论文。”并用相对多的篇幅介绍本文论及的问题及主要观点,且对在该研究领域没有遵守学术规范的外国学者表示了强烈不满。没有言辞上的花哨与态度上的浮躁,平淡真实而又勇于坚持,恪遵学术操守,这难道不是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人说学问可以使人更加真实和谦逊,信然!

作为中国的学术大师,季羡林先生秉承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薪火相传的传统:胸载万物,心系天下,关注人与大自然的终极归宿。进入耄耋之年,季羡林先生似乎到达了学术上的第二个春天。重写中国通史、中国文学史及美学研究、文艺理论应彻底改弦更张的提议,东方文化复兴的预言,无不浸透着大师对这一问题的人文关怀和精深思考。其思想之深刻、观点之犀利,令后学汗颜!虽然对季先生的某些观点可以商榷,但面对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我们肃然起敬!

20世纪下半叶以后,学术大师日渐凋零,中国学术进入所谓“无大师时代”,有人慨叹世风日益浮躁,有人抱怨铜臭之气的浸染,有人归咎政治环境的禁锢,面对季羡林先生的“学问人生”,学人们是否应该更多地、深刻地反躬自省呢?

摘自《十月》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