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越过海洋的握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越过海洋的握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美国摄影师安塞尔・亚当斯无疑是风光摄影的巨匠,对中国风光摄影的影响可谓广泛。

很多风光摄影师都希望能一睹亚当斯镜头下美国西部风光的真实面貌。王建军就这样做了。他在拍摄中国西部20多年后,近两年又开始了美国西部风光摄影的探索,并以此来印证中美摄影技术及文化理念上的差异。

在华夏五千年文明与美国两百年建国史的不同国度、不同民族背景下,中国西部与美国西部在王建军作品中呈现出大不相同的面貌与风情。王建军镜头下的美国西部,处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细辨他的中国西部作品,则更多地反映着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这是一种对自然的崇敬和对人文的感知,这也透露出他对中国西部这片热血大地的深深眷恋之情。这,便是不同环境、历史背景下关于认知的差别。而正是这种碰撞与交流,使王建军深受启发,并拓展了他的摄影理念。

名家传道

传道、授业、解惑,《数码摄影》编辑通过对各摄影领域的名家实拍跟踪采访,请他们深入解读各自最为人称道的拍摄主题,来挖掘那些经典的光影记忆,并以此展开给读者讲授各自的摄影美学理论、拍摄的构思技巧,以及解答读者关于摄影方面的思想困惑。

王建军

男,1954年出生,祖籍山东。1970年参军,1995年转业开始正式职业摄影师的生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多年来,专心致力于中国西部风光,人文地理以及历史题材的拍摄和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而鲜明的摄影艺术风格。

近年来,被瑞典哈苏,日本佳能、美国柯达、日本富士等公司聘为专业形象大使,在国内外进行讲学和拍摄;多次担任全国及省,市等影赛,影展的评委工作;出版有《中国西部风光》、《康定》,《柬埔寨》、《粤赣神韵》、《中国风光》、《永恒的记忆》等画册。

欣赏王建军的西部风光作品,总会令你心生感悟――感悟到狂野西部人与自然那种和谐微妙的关系,感悟到东方天人台一以及西方崇尚自然的不同精神与信仰。

讲经传道

王建军自部队转业成为一名职业摄影师后,便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中国西部主题的拍摄,他因而成名,并获奖无数。很多人都不得想知道,他是如何一步步走上职业摄影师之路,并大获成功的,为什么能坚持下来?是什么理由支撑着他一直在拍摄那些“永远不变的山”?

现实基础上的浪漫主义旋律

从事摄影的初期,王建军也喜欢参加各类摄影比赛,并获得了众多令人眩晕的奖项,然而他却清醒地意识到,打比赛只能是阶段性的,作为职业摄影师要有自己的拍摄理念和事业规划。于是他又沉寂下来,梳理思路,沉淀思想,开阔眼界,来潜心创作,不断完善自己的创作风格。

在数码时代摄影开始逐渐步入大众化、普及化的今天,摄影师的个性风格就越发显得重要了。然而,要形成个性与风格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王建军20年锲而不舍,不断地探索、寻找新的意境和不同表现方式,并努力地跨越一条条意识的鸿沟,按他的说法这是自然,必然,自然’这一认知路上的一次又跨跃和转折。这也暗合了风光摄影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似山,看水不似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思想在不断变化,风格也就在不断变化。没有变化你就没有进步。

王建军称自己是“写正楷字”的摄影师,他总是愿意通过创作把大自然最纯美的一面呈现给大家。在风光摄影中,他更喜欢写实,他认为自己的作品风格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浪漫主义,而这种浪漫主义表现,是力图揭示隐藏在壮观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下的内在伟力。此时的作品已经脱离了技术表现的层面,他把西部的人文景观与当地人们所赋予其精神层面的丰富内涵结合起来,来阐释东方文化“天人合一”这一理念的完美境界。

拿影友的话来说王建军的作品很大气这与他在军营里成长并练就的豪放个性有关,正所谓“图”如其人。

当然,这种大气也与他的西部拍摄题材有关,王建军的西部风光作品,是中国西部人文和风光的典型特点于感受中的种展露。他将感受融于作品中,会让轻松观赏的你不经意间有所顿悟。这正应了王建军所说的话:拍摄西部风光要耐得住寂寞学会品味孤独,而这次川西高原随行采访我是深有体会。

王建军在部队期间,曾在音乐学院系统学习过音乐基础理论和长笛演奏,他对音乐有着深刻的理解和造诣,因而在他的摄影作品中你总能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和韵律,这是他作品风格的一大特点。

运气、才气、大气,你也能做到

王建军经常被邀为各种摄影赛事的评委,他因此练就出一副“挑剔”的眼光,并发现了很多摄影爱好者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和思想困惑。他因此把风光摄影创作归结为“三气”:是运气,二是才气,三是大气。很多人都认为风光创作靠天吃饭,运气起决定性的作用。王建军自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运气只能是你将某种感受发挥到最佳的最好时机,而作为一位有能力的摄影师,要有不同环境下拍好同一题材的能力。而且,运气不是坐等来的,要不断地寻找。

所谓才气,就是摄影师必须具备干练的提炼能力和独特的感受力,以及把这种独特感受表达出来的能力,使得自己的文化修养,艺术水准,生活积淀以及个性特征得以综合体现。

有才气,抓住了运气,才能够使作品彰显大气,所以,大气是一种“广博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境界。作为一名成熟的摄影师,除了要理清三者的关系,还要善于把握好以下几点

善于发现 摄影师要善于发现,发现别人忽略了的景象,那里面可能就藏着精彩。

学会提炼 摄影人常说“摄影是减法”,就是要在构图中努力简化诸多的元素,使画面尽量地简洁,一目了然。

执着等待 在当今,要“重复”一张好看的照片很容易,只要有器材,有车辆,有足够的银子和消磨时间的心态就可以。但一张可重复的照片不是最好的照片,摄影师要勇于作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拍摄。大自然是永恒的,而创意是无止境的,“执着”和“等待”也是为了不重复别人。

赋予想象 一是摄影师拍摄过程中要发挥想象力;二是作品表达要留有余地,要说七分,留三分。王建军不愿拽着读者的思路跑,而是愿意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职业摄影师的商业经

作为职业摄影师的王建军,经常会回想起把摄影作为业余爱好的那段时光,当时最关注的是构图是否完美,色彩是否艳丽等对摄影美学的把握,那时摄影是一种享受。

成为职业摄影师,首先要对面的是生存,其次才是创作。职业摄影师所接的拍摄任务很多时候并非是自己所喜欢的,但仍要很认真地去做,因为这关系到一位摄影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一次不认真,便可能会因此丢掉一联串客户。所以,王建军说,当真把爱好与职业结合起来时,你可能就会发现那时的摄影就没那么好玩了。

王建军对“职业”两字的理解,就是尽“职”敬“业”。他成为职业摄影师后与佳能

公司,尼康公司及哈苏公司等都有了愉快地合作,出任形象大使,进行产品试用,并经常参与一些国内外的器材,技术讲座交流。王建军作为商业摄影师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就在我们一起去川西高原的途中,还有摄影器材品牌厂商代表打电话与他洽谈合作事宜。

王建军始终没有停止摄影人创作基本功的修炼,摄影同行谈论他时说道:最可怕的就是他还在不间断地创作。

王建军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尤其令人佩服的是,他肯向摄影爱好者甚至向不懂摄影的人“取经”,他说从中受益非浅。一次在瑞典的讲座中,来的大多都是瑞典的普通市民,通过交流,王建军才了解到他们都是抱着“来看中国的”的目的来的。这让王建军感触很深,他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拍摄理念,并开始了改变――让自己的作品包含更多的信息量。

在国外讲座,创作期间,王建军也与很多国外当代的知名摄影师有了深入交流与沟通,而且国外职业摄影师的敬业精神让他感触很深,这个阶段王建军学会了怎样用个职业摄影师的视角来正确看待影像――作为职业摄影师应该更多地去了解、服务社会的需要以及民众的心理需求。于是,他开始频繁与媒体合作,特别是人文,地理类杂志合作,发表自己的作品。王建军的作品也开始被更多人所认知,而其气势恢弘的作品被北京奥运会及上海世博会选用,便是很好的印证。

王建军到美国时了解到很多美国风光摄影师也有很大的生存压力,因为作为职业摄影师拍摄要讲品质,并需要大量资金作支持。很多美国风光摄影师都选择在国家公园门口开画廊,向公园出售图片。

多年来,王建军通过接拍广告,画册,创办摄影旅行社来养活自己,他并没有放弃个人艺术上的追求,当走过了原始积累期后,他便放弃了摄影旅行的经营业务,因为他不愿意把与影友间的关系做得太商业。

王建军既不想做得太商业化,又让自己能适应市场规律,这条路王建军一直在探索。

答疑解惑

《数码摄影》:如何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风光摄影师?

王建军:如果你要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风光摄影师,首先是要热爱大自然,二是要了解大自然,三要祟尚大自然,四是对大自然要有独特的感悟能力。

《数码摄影》:中国西部最出片的景点有哪些?在西部拍摄有什么技巧?

王建军:我觉得每个地方都能拍出非常精彩的作品,当然这种精彩是相对的,这需要摄影师具有发现的能力。

在拍摄西部风光的时候,要注意满足拍摄的几个要素,所以要带上高品质相机,三脚架、快门线、滤色镜等附件,并能熟练地掌握,利用它们。

《数码摄影》:在中国西部拍摄创作,应注意哪些事项?

王建军:行走在世界屋脊,穿越在吉藏高原,时常会有很多优美的风景出现在你面前,当然这里也是最难走的线路之一,在这里创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行车安全。

尊重当地的民族习惯,。

要做功课,多看一些有关当地的历史文化、自然背景资料,有备而去,才能丰收而归。

度过高山反应。高山反应不是病,少则一天,多则三天就适应了。有反应,没反应,心理准备最重要。

治感冒,腹泄,高原反应的药应带齐备。

备用器材:三脚架,电池、车载充电器。

要带防晒霜唇膏。

《数码摄影》:中美国西部有什么异同?

王建军:二者都有壮美的自然风光。塞外雄风,大漠落日、冷峻雪峰、苍莽戈壁,沉寂荒野,长河横流,并于自然风光中处处呈现着一种天人台一的境界,这可能是大家对中国西部的最深感受。而美国西部风光则可概括为红妆素裹,鬼斧神工,自然奇观令人叹为观止。

《数码摄影》:作为职业摄影师,这几年是哪些方面让您受益最大,并使您的摄影风格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的?

王建军:不断学习,交流总结,接受批评,完善自我的艺术修养,而当评委和做讲座,让我听到看到了更多的来自不同层面的作品和信息。

《数码摄影》:前几年曾有过“声讨”风光摄影的论调,您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

王建军:现在摄影圈关于风光的批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对于我来说,一直是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作为风光摄影师应该去分析,他们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摄影界,有批评,有总结才可能改变旧观念,才会有相应的新理论产生,才会避免风光摄影风格的单一化,从而使风光摄影呈现出更多的视觉可能。

《数码摄影》:您是如何看待现代青年摄影师特别是观念摄影师的?

王建军:说到观念摄影,我并不认为那是青年人的专利。我也喜欢观念,它应该是个大范畴。他们的作品具有颠覆性,正是这种理念的颠覆,否定之否定,从而推出了新的理念来,这为我们提供了多方面的观察与思考。

中国・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耸立在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上。它雄踞世界之巅,昂首天外,俯视群山。“珠穆朗玛”藏语为“第三女神”,尼泊尔人称它“萨迦尔塔”,意为“高达天庭的山峰”。中国西部广袤而辽阔的大地,壮丽而雄浑的自然风光,是众多的摄影师和爱好者共同向往的地方。尤其到珠峰去拍摄是很多人多年来的愿望,我也不例外。

去过珠峰多少次,我自己也说不清楚。走过一段路,谁还能回过头去数一数自己的脚印呢?这张照片是我在1997年的11月份拍摄的。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覆盖了空旷寂静的绒布河谷,一抹金色的夕阳使雄伟的珠穆朗玛峰显得更加庄严和辉煌。“S”型的绒布河蜿蜒而过,打破了居中构图的呆板;冰面的红色反光强调了景深的透视关系,在蓝色调的衬托下,珠峰更显得神圣和伟岸。“万山之祖,万河之源”的感受不言而喻。

美国加州・死亡谷

死亡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的东南方,是全球最热的地区之一,年均降雨量仅比撒哈拉沙漠稍多了一点。死亡符形成约在三百万年前,起因乃由于地球重力将地壳压碎成巨大的岩块而致,当时部份岩块突起成山,部份倾斜成谷,直至冰河时代,排山作倒海的湖水灌入较低地势。如今展露在大自然下的死谷,是一层层覆盖泥浆与岩盐层的堆积。这张照片的拍摄是在盐碱地带,利用了日落后的光线。一轮明月悬挂在死亡谷天际,下面水没有阳光照射,呈现出一种蓝色,冷艳的颜色,死一般的沉寂,突出了死亡那种苍凉的气氛。

日落前天空与大地反差大,我利用了4号渐变灰镜,来压暗天空的颜色。

中国・雅鲁藏布江鸟瞰

雅鲁藏布江发源下喜玛拉雅山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是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自西向东奔流于喜玛拉雅山和冈底斯山之问,在米林县派乡附近折向东北,之后又急转南下,经中国的巴昔卡流出国境。幽深、险峻。秀丽的稚鲁藏布江大峡谷,位于米林县与墨脱县交界处,是世界上第一大峡谷。

雅鲁藏布江是高原一条美丽的大河。第一次听到它名字的时候,还是从儿时传唱的一首《洗衣歌》中知道的。优美的旋律,明快的节奏,唤起儿时对雅鲁藏布江的憧憬和向往。

从事摄影以来,我无数次走近雅鲁藏布江,但在5000水的高空俯拍雅鲁藏布江,确实让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在雅鲁藏布江宽阔的河滩上,如织的辫状水系,更像流淌在大地蓬勃跳动血脉,充满着勃勃的生机。

广角镜头的宽广视野,把雅鲁藏布江尽收眼底,产生出巨大的冲击力,这种张力来自于大地内在的自然伟力。

美国加州・梦若湖

我去时正好没有风,再加上水的密度高,正好表现了湖水静谧的美,色彩上没有做后期加强,是由于天空的色彩倒映而形成的。于是,这种静美便与充满着勃勃生机的左页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国四川・红原瓦切经幡

圆形的经幡在藏区到处可见,但红原瓦切的经幡是最有特色的。经幡的形式是多样的,但作用和含义都是相同的。用广角镜头采用低角度拍摄,视觉冲击强烈,使构图趋于抽象,同时也揭示出藏传佛教自然轮回的深刻含意。

中国青海・玉树勒巴沟

勒巴沟位于结古镇东32公里处通天河西岸的群山间,“勒巴”在藏语中是美丽、吉祥的意思。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进藏就是穿过这条沟,向西南而去,沟内至今还清晰地留有当年文成公主命人刻下的岩画。藏族同胞在淘中石头上纹刻“六字真言”,以表达对公主的景仰,寄托祝福、祈祷吉祥,形成壮观的玛尼石堆。

勒巴淘的玛尼石刻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清澈的溪水从玛尼石旁静静地流过,民族文化渊源流长。面对如此精致的自然人文景观,使我叹为观止。为了找一个好的拍摄角度,我爬上了一块巨石,用250mm的长焦镜头,选择了水溪的一个局部,并注意了玛尼石刻与小溪的疏密关系,利用小光圈增大景深,慢速度突出了溪水的动感,增强了画面的感染力。

中国・珠峰绒布寺

绒布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海拔5000米),他于珠穆朗玛峰北面的绒布河谷里,距珠峰峰顶约25公里,依山而建,脚下是珠峰北坡的东绒布冰川中绒布冰川,西绒布冰川投部分泉水组成的冰水河流――绒布河。

绒布寺座落在珠穆朗玛峰的脚下,是一座海拔最高的寺庙,它因珠峰而出名,同时也为珠峰注入了人文元素。在绒布寺佛塔的周围有很多的经幡和玛尼石刻,人们用于祈祷和祝福。我也恳请寺庙的匠人精心雕刻到了一块写有“六字真言”的玛尼石,恭恭敬敬地放置在了绒布寺白塔下,让自己的许愿化做了永恒。

山体对角线的运用是这幅照片的构图基础,光线的利用和腾云飞雾的瞬间定格是把握气氛的关键。把绒布佛塔摆放在恰当的位置,构成了整个画面的主题。

中国四川・阿坝的早晨

四川阿坝县位于川、甘、青三省结合部,境内山峦连绵,河流纵横,草原广袤,独具一格的农区藏房依山傍水,和谐安宁而自然。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宗教文化,给这片古老的土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令人魂牵梦绕,顺盼流连。

把人物放人风光摄影中不是什么尝试,因为大自然与人的关系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何况是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的人们。当太阳的第一束阳光照到大地上的时候,人们早已在热恋的大地上辛勤的耕耘了。藏房,田园以及劳作的人们构成了川西高原一道亮丽的劳动画卷。

美国鲍威尔湖・湖岸地貌

很多文化是相互传承的,即使两个不同的民族,在观念上也不会有太大区别。每个职业摄影师对于文化和历史的表现都一样,因为大家都心怀崇敬。我在拍摄美国的这种图腾以及人文与自然关系时,心中也是没有国界的。中国是多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国度,他必然会有更多的题材可以让我们去表现,这是美国无法相比的。美国的历史很短,自然景观相对于历史景观更突出,我拍的美国的人文的东西较少就是这个原因。

中国云南・元阳胜村

中国四川康定・木格措的冬天

木格措位于四川甘孜州康定县城北24公里处,藏语意为“野人海”。景区面积约350平方公里,由七色海、杜鹃峡、野人海、红海等景观组成。最高处的野人海海拔3780米,湖面辽阔,水天一色,湖边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和草原。在我拍摄的大多数西部风光图片中,都有着令人激动的内容,自己的感受也在画面中得到释放。而这张片子恰恰相反,它是一张十分宁静的照片。一场大雪掩盖了木格措所有的景物,大地显得那样的纯洁而宁静。唯有一枝枯枝被风吹到了冰冻的湖面上,使人感觉到冬天的寒冷与孤独。在构图中我喜欢单一的色彩、单一的构成和单一的内容,这样就容易倾诉自己的感受,不至于言多则意不达。简约实际上是一种力量的储备。广角镜头突出了前景,宁静而致远。

美国亚利桑那州・红崖白宫

中国人往往主观的、内心感受的成分更多一些,美国摄影师则会更多地表现自然状态,二者往往不是由于摄影师决定的,而是由拍摄题材,不同文化决定的。中国传统审美理念中,讲求精神层面、讲求意境比较多,中国摄影师常在艺术创作中借景抒情,寄情于景,这是一种龙脉的联系。

美国则是崇尚自然为本的理念,受其价值观和世界观影响,他们的作品更注重结构、对光影的刻画和对质感、肌理的表现。

中国青海・青海湖

青海湖――在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大通山、日月山、青海南山之间,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古称西海。景区以商原湖泊为生体,兼有草原,雪山,沙漠等景观。湖中有海心山、三块石、鸟岛、海西山、沙岛五个形态各异的岛屿,尤以鸟岛闻名遐迩。湖面海拔为3266米,东西长约g0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面积4635平方公里。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在教科书和《十万个为什么》里就知道了青海湖和青海湖鸟岛,没想到在几十年后,我用相机印证了儿时的想象。这幅照片的成功之处小在于它的构图和用光,也不在于它的色彩和气氛,老实告诉你,这是我趁鸟岛管理人员中午吃饭的空隙,偷偷地溜进管理区,站在悬崖边上手持相机拍摄下来的。但值得欣慰的是这幅照片在后来作为直传青海的图片中采用最多,也算是对青海湖的一个回报,同时也是对自己违规行为的最好忏悔,其结果是积极的。

美国加州・优胜美地

环保是一个全球性的共同课题,它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生态的关注、依赖的程度。就单独谈中。美的环保意识,我是这样认为的。在这个方面取决于国民的整体意识和国家的整体实力。最大的“污染”源是贫穷。当人们还没有解决温保问题时,他们没有能力去解决环保问题。美国对于环保的理念值得我们推荐,在对待环保这个问题上,已自然不自然地融入到国民意识中去了,美国严禁在国家地质公园进行商业活动,像在美国国家公园,很多朽断的横七竖八的树枝、火山喷发后的遗迹,都不会有人刻意去动它。从建国算起,中国的经济发展史还短于美国,所以从环保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与美国还有一段差距,但令人惊喜的是,环保越来越受到了国人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