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种值得永远发扬的精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种值得永远发扬的精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读罢《金融博览》2006年第9期转摘的牛光珠同志撰写的《唐山大地震中的金融人》一文,我感慨万千。真是世界之大,巧事连连。联系这篇文章,我有“五巧”:一巧,1976年7月我作为赴唐山救灾部队中的一员,有幸参加了唐山大地震后的抗震救灾工作;二巧,文中第一部分“没丢一分钱”,协助清理新华中路办事处金库现金的某部正是我当时所在的部队;三巧,1989年我转业后被安排在人民银行工作至今;四巧,现在我手头还保存着当时部队抗震救灾结束后整理的《英模集》,其中就有协助清理新华中路办事处金库分文不差、给某战士荣记一等功事迹的文章;五巧,当时负责采写这篇事迹材料的战友转业后,我们现在又同在一个城市工作。

30年过去了,往事历历在目。今天的我作为一个金融人,最想说的不是上面这些巧合,而是当年新华中路办事处幸存下来的职工们在地震破坏那么严重的恶劣条件下,不顾亲人生离死别,不顾自己遍体鳞伤,不辞千辛万苦,在的协助下,用双手从废墟中抢救账簿和库款,“没丢一分钱”的那种对工作高度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

当时的条件艰苦、恶劣到什么程度,现在讲起来令人难以置信。我们部队乘车行进两天一夜,在途中每人仅发了一个生茄子充饥,到唐山后,开始喝的是游泳池里的水。强烈的地震过后,整个唐山一片废墟,到处是残垣断壁。“华中路办事处是一座两层楼的房子,楼板是用钢筋水泥浇注的一整块,灰沙浇灌的砖墙,每层楼房还专门用水泥圈梁加固。营业室和金库设在一楼,地震倒塌后,两层楼板把当天收存的46835.43元现款和库存的868614.66元现金盖得严严实实。每层楼板有十多公分厚,要想把金库里的钱清理出来,必须凿穿两层水泥板,尤其是当时放在营业桌上和两边钱架上的7000多元硬币,被倒塌的楼房砸溅得遍地都是,有一部分还溅到左右隔壁的办公室和保卫室,硬币和碎瓦泥土混在一起。”要找得一分不差谈何容易。我们的金融职工和战士们“仅凭几把铁锤、铁锹,一次又一次在连续找了7遍的情况下,还差2分硬币没找到。这时天已经黑了下来,职工和战士们的手指磨得血肉模糊,鲜血直流。”北方的盛夏有着与南方同样的炎热,他们渴了没水喝,饿了没饭吃,但谁也没顾及这些,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把2分硬币找到。“在极其狭窄的空间和已清理出堆积如山的废墟里要找到2分硬币,犹如大海捞针!”然而,我们的金融职工和战士们,就是凭着这种不屈不挠、顽强拼搏、不获全胜誓不罢休的革命精神,“打着手电继续寻找,直到晚上7点40分的时候,终于从一个墙角旮旯的虚土里找出了砸得和泥土一样颜色的2分硬币。”这就是唐山大地震中的金融人――新华中路办事处职工们“没丢一分钱”的真实记录。

我们现在说这些似乎有点不合时宜,也许有人认为当时他们太“机械”、太“死板”了,特别是最后剩下的几分硬币,还值不值得下那么大功夫一遍一遍地去找。是的,仅就其几分钱的价值来讲也许不值得,但就其工作精神来讲,确实难能可贵,而且应该永远发扬!

我在地市中心支行工作了17年,担任领导已经12年,经历了多次人民银行职能转换,深刻感受到无论职能如何转换,对工作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精神不能丢,这是我们金融业健康发展的魂之所在,也是“三铁”精神的根本所在。面对新形势下金融业改革发展的现实,今天,我们重温唐山大地震中的金融人“不丢一分钱”的对工作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精神,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现代金融工作,应对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不丢一分钱”,对工作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精神永远值得发扬!

(作者单位:人行湖南省张家界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