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玉门巧治棉铃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棉花是玉门市花海片区三个乡镇农业的支柱产业,是本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从2008年起棉铃虫在玉门市植棉区大面积发生,给棉花产业带来了严重威胁。本文就玉门巧治棉铃虫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棉花玉门棉铃虫农业技术
棉铃虫在玉门市植棉区大面积发生地区涉及棉花适种区花海镇、柳湖乡、小金湾乡3个乡(镇)的15个行政村。通过调查,2008年3乡(镇)棉花棉铃虫发生面积7.50万亩, 占棉花种植面积的75.8%,平均虫株率为12.1%,百株活虫19.6头。以柳湖乡小康村发生最重,虫株率为35.0%,百株活虫达到71.7头。从2009年开始,针对全市棉铃虫发生的严峻态势,市委市政府、市农牧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安排部署,市农技中心强化防控技术宣传与培训,认真开展了监测与调查工作,科学指导防治工作。各植棉乡镇积极组织动员,狠抓了农业、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控措施的落实和防控示范区建设,使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多措并举抓防控
1.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措施得力
玉门市从2008年起,成立了棉铃虫防控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对棉铃虫防控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开展棉铃虫防控督促检查,协调解决棉铃虫防控中存在的问题。每年上报和下发了“玉门市农牧局关于切实加强棉铃虫防控工作的通知”、“玉门市棉铃虫防控实施方案”、等防控文件, 并在棉铃虫防治的关键时期,及时召开了全市棉铃虫防控现场会, 通过市乡各级领导现场观摩示范点,听取经验介绍,安排下一阶段防控任务,给专业队员和农户讲解棉铃虫的综合防控知识和下发宣传资料,对我市棉铃虫防控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棉农防治技术水平
玉门市农技中心按照“治源头、强预防、压基数、促防控”的防治策略,通过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系统讲,市乡两级植保技术人员按村组巡回讲, 抓住春季棉铃虫易控、易防、易见效的有利时机和初夏棉铃虫未进入棉田的关键时期,广泛宣传棉铃虫发生的危害性和统防统治工作的重要性,加强棉铃虫综合防治知识和杀虫灯的安装使用技术的培训,提高了农户的防治意识和防控水平,有效地提高了棉农防治水平。
3.建立防控示范区,推进整体防治工作
根据玉门市棉铃虫发生实际情况,在棉铃虫发生重、示范带动力强、种植集中联片的村组建立示范区。在花海镇、柳湖乡和小金湾乡建立6个棉铃虫专业化防治示范区、18个示范点,引导他们积极应用先进实用的专业化统防统治方式和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控方法,以辐射和带动全市棉铃虫防控工作的开展。
4.积极争取防控资金和物资,确保防控工作的物资保障
针对各植棉乡镇棉铃虫防控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市农牧局、市农技中心和各植棉乡镇政府积极向上争取和自筹资金。三年市乡两级共投资121.5万元,其中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20万元,市政府下拨防控资金55万元,各植棉乡镇政府用于杀虫灯购置和综合防治补贴农户资金30万元,市农技中心向植棉乡镇投入50盏杀虫灯,价值1.5万元;投入宣传培训、监测及防治等资金15万元。确保农药的质量和实际应用效果。
5.加强督察力度,促进防控技术措施落实
每年从4月下旬至9月下旬,在棉铃虫防治的关键时期,市农技中心领导深入基层,每周对各植棉乡镇进行一次防控督察和技术指导,重点听取各植棉乡镇的防控工作汇报,对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并提出指导意见。
二、巧防联治见实效
1.认真监测虫情,科学指导防控工作
从2009年起,玉门市在花海镇、柳湖乡、小金湾乡三个植棉乡镇各设一个成虫诱集监测点,共建立监测点3个,采取“定点、定人、定时”监测的方法对棉铃虫成虫发生情况进行了监测。根据监测与调查掌握的病虫发生发展动态,及时《病虫情报》,每年棉铃虫发生防治专期《病虫情报》5~6期,在玉门农业信息网等网站上棉铃虫发生与防治信息8~10次,为科学开展防控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2.落实各项措施,科学开展防控工作
2.1认真开展农业防治,降低虫源基数
在农技中心的技术指导下,各植棉乡镇组织棉农开展深耕灭茬、破埂灭蛹和种植玉米诱集带等农业综防措施,使棉铃虫越冬基数明显下降,减轻了夏季防控压力。三年来,全市累计完成深耕灭茬、破埂灭蛹和种植玉米诱集带等农业综防措施7.65万亩。
2.2积极开展物理防治,降低成虫虫口密度
每年于4月下旬至9月下旬,在棉田悬挂频振式杀虫灯和太阳能杀虫灯诱杀成虫,其中2009年悬挂频振式杀虫灯100盏,开展杀虫灯诱杀0.60万亩;2010年悬挂频振式杀虫灯580盏, 开展杀虫灯诱杀3.45万亩;2011年悬挂频振式杀虫灯和太阳能杀虫灯781盏,灯光诱杀3.90万亩。
2.3在棉铃虫发生初期,各植棉乡镇积极组织植保专业队开展统防统治工作。按照“统一部署、统一行动、统一时间、统一药械,统一联防”的要求,每年组织开展6次以上地毯式化学统防统治活动。
3.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
3.1有效控制了棉铃虫的发生基数
各植棉乡镇除积极开展深耕灭茬、破埂灭蛹和种植玉米诱集带降低棉铃虫发生基数外,在初夏棉铃虫初发之前,积极想办法,筹措资金, 及早调进杀虫灯,有效地控制了一、二代幼虫发生量,减轻了中后期的为害。
3.2有效控制了非棉田幼虫向棉田迁移为害
6月中下旬,棉铃虫一代幼虫在红花、葵花、玉米及棉田周围的杂草上开始发生时,各植棉乡镇就积极组织开展了非棉田和棉田周围杂草上的一代幼虫的统防统治工作,有效控制了棉铃虫的转株为害和转田为害,防止了进一步扩散蔓延。
3.3减轻了发生危害程度,挽回了经济损失
通过三年组织植保专业队累计防治棉铃虫31.05万亩次,使统防统治率达到了95.6%。发生面积由7.50万亩控制到了0.90万亩,平均虫株率由12.1%下降到1.1%,平均百株活虫由19.6头下降到0.7头。三年累计增产棉花、玉米、红花、葵花等1098.72万公斤,为农民增加收入6242.1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