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细微之处见成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细微之处见成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前段时间我有幸观摩了两节“圆的周长”教学展示课,课中的一幕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记忆犹新,下面就与大家一起来分享。

案例A教学主要环节:

(1)创设教学情境。课件出示一面玻璃圆镜、一个长方形相框、一张正方形方桌。教师问:“孩子们,给它们都镶上漂亮的边框,各需要多长的铝条?”(学生独立思考后用自己的语言去叙述,既复习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又引出了圆的周长测量方法),教师向学生介绍绳测法与滚动法。

(2)引出问题,大胆猜测。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师问:“孩子们,你们知道这个圆的周长吗?”“还能用刚才的绳测法与滚动法吗?”“它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呢?”“又有怎样的关系呢?”让学生进行大胆猜测,畅所欲言。

(3)实验探究,发现新知。利用小组所带的圆,分小组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分析探讨。

最后得出: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π倍。

(4)设计练习,巩固新知。

案例B教学主要环节:

(1)创设教学情境。教师拿出准备好的教具实物:一个玻璃圆镜、一个长方形相框。师问:“同学们,给它们都镶上漂亮的边框,各需要多长的铝条?”(学生先独立思考,后用语言边叙述边演示给大家看,也是既复习了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又引出了实物圆的周长测量方法。出示“绳测法和滚动法”)

(2)引出问题,大胆猜测。教师拿出一条绳子,一端系着一个小粉笔头,捏着另一端轻轻地甩起来,师问:“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一个圆”。师接着问:“谁能求出这个圆的周长?”同学们个个都哑口无言了,一片沉寂。教师又把绳拉长些,又甩了起来,一个更大的圆又呈现在眼前,师又问:“孩子们,谁又能求出这个更大的圆的周长呢?”这时,让学生大胆猜测: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3)实验探索,发现新知。小组合作探究,进行实验活动,测量记录分析,完成表格制作。最后得出: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π倍。

(4)设计练习,巩固新知。这两节课大致的环节就是这样,在设计上大体相同,但有些细节上的差别。听完这两节课,课堂上学生呈现的情况是这样的:两节课学生都理解了圆的周长的含义,且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小组合作,集中团队智慧,探讨出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教师在备教材时也预设了滚动法测量时出现的误差比较多,对这一块也做好了充分的预设,对生成的资源也较好地利用起来了,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学生对知识有了较好的建构,达到了教学的预期目的。但细细琢磨却能品出这两节课有很大差别,引起了我的深思:A课设计上不细腻,学生学得不是很生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时做得不是很到位;B课整堂课充满了激情,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动静结合得好,学生做数学的味道更浓,探究得也更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情境的创设上,A课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我觉得这里的多媒体不如B课的实物教具。在这里多媒体只能让学生用语言去叙述铝条要用多长,绳测法和滚动法都只能是“纸上谈兵”,而B课设计得就很细腻了,让学生进行了实际操作,学生在具体操作理解的基础上过渡到抽象思维,体现了数学更多的时候是由脑子想出来和动手做出来的有机结合,这样的数学才是学生真正理解了的数学,新旧知识的链接点明确,使学生的思考有了更明确的方向,为知识的建构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注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第二个教学环节引出问题,大胆猜测,A课是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个圆,这个圆,书本上有,练习簿上有,课堂黑板上也经常出现,学生看着没有新意,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引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激发不了学生探索的欲望,而B课就不同,同样是一个圆,同学们就会想:哇塞,还可以这样得到一个圆呀?老师可以这样去得到一个圆,真是太神奇了!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注意力集中了,兴趣也高涨了,更奇的是当老师不甩绳子时,这个圆没了,怎么去算它的周长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教师甩起来一个更大的圆,孩子们的求知欲望一下子达到了极限,甩起来两个不同大小的圆,为什么会一大一小呢?老师刚才是怎么弄绳让它变得一大一小了?原来是老师把绳子拉长了,那拉长的绳子是这个圆的什么呢?哇,是它的半径,原来是半径变大了,所以圆就变大了。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B课教师这细腻的神来之笔:新、奇、趣,在整堂课上,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真正做了学习的主人,自己探索发现新知的成功与愉悦之情溢于言表。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