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校园文化的隐性形态和新发展策略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校园文化的隐性形态和新发展策略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校园中的隐性教育问题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重视隐性教育,不仅是教育观念与方法革新的表现,也涉及教育运行机制的进一步完善;而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途径,它生长、发展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内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努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构筑良好的育人环境。

关键词:校园文化;隐性课程;发展策略

一、校园文化中的隐性课程

长期以来,显形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体方式。它主要是通过有意识的、直接的、外显的、明确的方式影响学生。而校园文化作为隐性的教育课程,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藏于各种显形教育的背后,也隐蔽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之中,学生在不知不觉地、无意识状态中接受各种载体的隐性影响。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现代课程理论把文化环境、学校的物质环境等具有潜移默化作用的因素称为隐性课程,并认为它对学生的影响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我们是否关注和利用,这种影响都时时发生。

1.空间层面的隐性课程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层表现,这里指的是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隐性作用的校园建筑、校园文化设施以及校园美化物态等物质与空间环境。校园建筑包括路径、教学楼、宿舍、食堂等;校园文化设施包括体育馆、图书馆、音乐厅、学生活动中心以及相关的设备、器材等;校园美化物态包括草坪、花坛、雕塑、喷泉、亭台、纪念碑等。它们本来都是没有生命和情感的,但是经过教育建设者们按照教育的预期目标,并适应学生成长需要而进行精心设计和创造,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大学理想,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校园里的各种物质景观积淀着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蕴涵着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意义和隐性功效。

2.动态层面的隐性课程

行为文化是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学术交流、生活娱乐等活动中产生的文化。它是校园文化的动态层面,体现着校园文化的独特风貌。主要包括教学科研活动、组织管理工作、课外文化活动,乃至后勤服务等。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直接促成了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的形成,使学生在思想方式、情感意志、精神风貌和创造能力上得到锻炼和熏陶。同时,集丰富多彩、娱乐性、知识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外活动,严谨、规范的高校组织管理,井然有序、热情周到的后勤服务,也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育。

3.组织层面的隐性课程

制度文化是一种规范和习俗文化,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包括教学科研的规章制度、组织管理制度、学生行为准则和要求,另外还有习惯、校风、班风和学风等。校园制度文化是一种可见的、固定的、有形的条款式文化。它是一种具有强控制性、强限制性效应的硬性约束文化,是学校通过规章制度和纪律条令的宣传、学习、贯彻、督察等活动,使学生树立法纪观念,自觉约束和端正个体行为,以形成正规合理的教学生活秩序的教育方式和准则。优良的班风、校风,严谨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更能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组织和各项活动,集中反映着学校领导者、教育者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和培养意向。因而,制度文化形成的教育氛围,必然对受教育者起到指向与约束、矫正与激励、整合与保障作用。

4.心理层面的隐性课程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层面。它主要指大学传统精神,是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和规范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它是由大学的传统、历史、地域文化、学科特色和知名学者的品格、气质、生命力和创造力共同孕育的,集中体现了一所大学独特、鲜明的个性和办学理念,也是大学群体意识的集中升华。精神文化具有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大学与时俱进、昂扬向上的精神财富。在大学精神文化这一层面中,学生受到特定的校风、学风、班风、教师人格、师生关系等因素的作用,通过感染、暗示、模仿等心理方式,在观察模仿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情感体验,极大地促进学习认知积极性和学习自主性。精神文化也是最具有渗透性,它可以渗透到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中,渗透到师生员工的一切活动中,渗透到人们在校生活的全过程和思想,价值观念形成的过程中,从而影响和引导学校,师生员工和校园文化的发展。这种渗透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影响,置身其中的受教育者无须教育者更多的繁琐说服,便会自然地感悟到校园精神对自己心灵的净化、情感的熏陶和行为的激励。应该说大学精神文化层面的隐性功效的发挥,正是来源于深刻的心理学基础。

二、校园文化的隐

1.价值观的导向功能

重视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这是教育十分重要的任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社区文化,它是学校师生员工价值取向的向导。不同的学校在历史传统、办学宗旨、办学理念、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差异,都会带来不同学校的人们在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从而产生学校特有的校园文化。师生员工应该培植什么样的精神,抛弃或反对什么样的精神以及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意志品格等,一切现象无不受到富有个性特征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和约束。校园文化精神的发扬,使校园内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价值导向。校园里的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校园气氛、教师言行等都在无声无息的引导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对学生的道德认识的形成发挥着巨大的同化和导向的力量。

2.行为的激励功能

激励是人们行为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行为科学家认为,经过激励的行为与没有施加激励的行为有着显著的差别。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取决于很多因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校园里的有纪念意义的雕塑,催人积极向上的艺术文化,历史名人,绘画作品等,经过教育者的精心设计,能激发学生对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情绪上的认同,产生共鸣。同时对道德理想,道德建构产生向往之情,这种向往之情会使学生内心产生向善的道德需要,需要又成为培养道德行为的内驱动力,当它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结合起来时,就会产生道德行为动机。学校领导踏实,求真务实的作风和风格,教师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品行,端庄优雅的仪表等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耳濡目染教师的人格魅力,会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起着隐性的道德教育功能。校园文化具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对人们的行为起着巨大的激励作用,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激励教师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激励学生刻苦学习,矢志成才。

3.人格的塑造功能

人格是一切品质的总和,它包括人的道德,思想和

政治品质等。人格形成一般都要经过内化和外化两个阶段。从认识到情感到信念,是社会意识内化为个体意识的过程。而认识、情感、信念的形成恰恰是与内隐学习的状态密切相关的。②校园文化在塑造学生的心灵和形象时,把校园精神的深刻内涵,通过隐性课程渗透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是无意识的、内隐的。而人格成长所依赖的条件是只有渗透教育才能发挥作用的范围。渗透教育就要根据受教育者的人格成长规律及环节,本着缺什么就补什么的目标,循循善诱地于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展开。校园文化建设经过教育者的精心设计,把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意向通过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隐性课程反映出来,并将其内化在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思维和行为之中。校园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这种氛围中会塑造出继承优秀历史的校园文化传统以及与时展相适应的人格。

三、校园文化的新发展策略

1.构建渗透式的隐性课程

隐性教育是无形的、内隐式的、没有明显的教育痕迹,它以无形的方式渗透于道德教育的各个环境和氛围之中。渗透性是隐性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渗透式教育则是指教育者运用科学的方法将教育的内容,通过一定的载体渗透到受教育者可能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和活动中,它是实现隐性教育的一条重要的途径。③如内隐教育的内容可以渗透在任课教师每一步的课程设置、积极的学校精神、先进人物的榜样示范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中,按教育内容的要求,通过一定的形式将有关的政治、理想、道德的知识信息作为活动的内容,并利用一些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行的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当中去,达到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目的。

2.大力营造陶冶式的校园文化

陶冶式教育主要是指营造一种健康、文明、乐观、向上的文化氛围和教育环境,通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道德的熏陶。这里的教育环境既包括有形的自然景观,文化景观,也包括无形的校风、学风、教风、班风等校园文化氛围和社区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对学生的道德价值的影响具有潜在性和深刻性,其对学生的隐性教育的效果更持久。文化熏陶在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和引导学生的行为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构建实践体验式的社区服务

实践体验式教育模式,即组织师生自觉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及学校与社区的管理和建设,或者组织师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志愿参与各种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活动,将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有力地推动学生加倍的学好专业知识,密切地关注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服务社会的好形式。轰轰烈烈地社团活动、清新活泼地文艺演出以及扎扎实实的社会实践,都可以丰富师生的实践体验,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方法。近年来,高等学校开展文明校园、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发动师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组织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活动,都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道德认识,提高道德责任感,培养道德情感。

4.建立校园网络文化传递先进思想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进入校园,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校园网络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有的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特别是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思想和心理。但网络文化并非一方净土,如何进行引导和实施有效的监管,正成为学校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要抢占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弘扬主旋律,突出网络政治性、思想性、导向性、理论性、亲和性、多样性。如何突破,就要加强研究,努力构建健康文明、艺术化的、蓬勃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使学生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既获得信息素养和审美能力,又具有正确的信息价值观和道德观。

校园文化是一种隐性教育因素,校园文化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除了显形的课程以外,学校的环境、气氛、风气等都潜在的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而这些影响因素正是间接的、内隐的,无意识的教育隐性课程。根据现代传媒向时空扩张,呈网络发展的趋势,突破固定的行政框架,探索校园文化中的隐性教育的方式方法成为学校教育工作创新的策略。

注释:

①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3.

②Eggleston,s.,The Sociology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1977,110.

③Vallance.E,Hidden Curriculum.In Husen,T.The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Vol.4.P.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