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吴歌.绣》题材的曲调特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吴歌.绣》题材的曲调特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吴歌”“绣”题材曲调以柔带韧,“软、糯、甜、媚”,有别于我国北方“绣”题材民歌的热烈奔放、率直坦荡。本文分剐从调式调性、旋法等方面阐述《吴歌,绣》的曲调特色

关键词:音乐艺术;吴歌;绣;题材;曲调;特色;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识码:A

“绣”题材的民歌有许多,如《绣荷包》、《绣花鞋》、《绣肚兜》、《绣香包》、《绣汗巾》等。《绣荷包》名称在我国南北广泛应用,无锡《绣荷包》歌词有1到12绣;上海《绣荷包》和福建永安市及浦城县、顺昌县《绣荷包》,歌词有1到10绣;江西景德镇市和南丰县《十绣荷包》及南丰县和乐安县《十绣》,歌词有1到10绣。荷包是女子送给心上人的爱情信物,她们把自己美好憧憬和深切情意都寄托其中。她们的绣制伴随着美好的愿望吟唱,歌词多反映男女爱情。南北“绣”题材民歌的内容有所不同,曲调风格也差异较大。如云南弥渡《绣荷包》委婉清秀,五声羽调式;四川《绣荷包》高亢活泼,六声宫调式;山西《绣荷包》明快热情,五声商调式;山东苍山《绣荷包》质朴纯真,六声徵调式;江苏无锡《绣荷包》具有江南水乡风韵优美抒情,五声宫调,等。委婉清丽、含蓄缠绵是“吴歌”的音调特色。吴文化是水的文化,稻作文明和舟楫文化孕育了“吴歌”。“吴歌”指吴地民间歌曲,吴地指春秋时吴国所辖之地域。“吴歌”即出于或流传于今之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大部、江西东北部、福建西北部、安徽南部的民间歌曲。“吴歌”歌词上有短歌和长篇叙事歌之分,音乐上分为徒歌和弦歌。徒歌是无伴奏的乡间清唱,弦歌是有伴奏的小调。

古代“吴歌”因口传心授性和记谱法原因,传自今日有歌词又见曲谱者很少。现在看到的有歌词又有曲谱的“吴歌”,是明清以来田野工作者及学者收集、整理出版的作品。本文依“吴歌”“绣”题材内容为切入点,研究它的曲调特色,为“吴歌”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扬光大作出努力。

张仲樵译谱的《绣荷包》。是带曲谱《绣荷包》的早期记载,五声羽调式,歌词描写女子绣荷包的心理。全国“绣”题材的民歌有许多,笔者在分析了《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和《苏州民间歌曲集成》(拟出版)后发现,“吴歌”中“绣”题材的民歌有表现少女思慕和期盼之情、咏唱历史故事和民间风俗内容两类;采用“数序体”和“时序体”两种,主要有以下作品:

一、江苏省

1、小调《绣荷包》(一),《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无锡市,第815页。

2、小调《绣荷包》(二),《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无锡市,第816-817页。

3、小调《姐在高楼绣荷包》,《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江阴市,第817页。

4、小调《十绣》,《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溧阳市,第993页。

5、小调《绣荷包》,《苏州民间歌曲集成》,太仓市。

歌词上:《绣荷包》(一)和《姐在高楼绣荷包》述说爱情;《绣荷包》(二)述说自然和风俗,“这首《绣荷包》……它在十绣之后又加了十一月和十二月,变成了‘数序’和‘时序’结合体”;《十绣》歌颂生活;《绣荷包》述说神话故事和生活。

曲调上:无锡市《绣荷包》(一)采用五声B宫调。6句落音分别为sol―la―re―sol―re―do;第5句变化再现第3句,最后1句表现坚定的决心,旋律干脆只有2小节;宫到角音的下行六度跳和上行五度跳为其特色。无锡市《绣荷包》(二)采用五声C宫调,3句落音分别为sol―la―do;该曲调比《绣荷包》(一)更委婉。江阴市《姐在高楼绣荷包》采用五声c宫调,4句加补充句落音为do―sol―sol―do―do,曲调采用“码头调”或“剪靛花”。漂阳市《十绣》采用五声G微调和“套尾重复”发展旋律,5句落音分别为re―do―re―re―sol。太仓市《绣荷包》采用六声C徵调,众人唱的句子旋律不变同领唱采用变奏的句子交替出现,领唱采用变奏的句子落音为sol―fa―fa―fa―sol。

二、上海市

1、小调《十只荷包》,《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上海卷》,松江县,1963年,第539页。

2、小调《绣荷包》,《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上海卷》,松江县,1952年,第540页。

3、小调《绣荷包》,《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上海卷》,上海市区,1955年,第543页。

4、小调《绣龙麟》,《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上海卷》,第565页,松江县,1978年。

5、花灯调《十买十绣》,《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上海卷》,金山县,1978年,第616页。

歌词上:除《绣龙麟》述说爱情,其他都为10绣,述说自然、人文和风俗。

曲调上:松江县《十只荷包》2大句的落音la―re,六声D商调。松江县《绣荷包》八绣同四绣的曲调和九绣同三绣的曲调同尾变头,十绣同四绣的曲调相同;最后曲调变化重复了十绣的曲调,六声D商调和六声A羽调交替。上海市区《绣荷包》八绣同四绣的曲调基本相同,九绣同三绣曲调同尾变头;十绣同四绣的曲调相同,后面曲调对十绣的曲调进行了四次重复或变化重复;六声E商调。松江县《绣龙麟》4句落音为re―sol―sol―sol,六声E徵调;羽到徵音的上行七度跳为其曲调特色。金山县《十买十绣》2段,第二段变化重复第一段;五声C宫调;3句的落音为mi―do―do,第三句同尾变头重复第二句的曲调。

三、浙江省

1、山歌《绣香包》,《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浙江卷》,衢州市,第234页。

2、山歌《绣牡丹》,《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浙江卷》,舟山市,第267-268页。

3、小调《绣兜兜》,《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浙江卷》,安吉县,第425页。

4、小调《十绣》,《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浙江卷》,安吉县,第428页。

5、马灯《绣花绷》,《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浙江卷》,奉化市,第440-441页。

6、马灯《绣肚兜》,《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浙江卷》,奉化市,第441页。

歌词上:《绣香包》和《绣兜兜》述说爱情;《十绣》述说历史人物和风俗;《绣牡丹》述说风俗故事、赞美劳动成果;《绣花绷》述说劳动生活;《绣肚兜》为绣动物。

曲调上:衢州市《绣香包》五声E徵调,4句落音为re―sol―do―sol。舟山市《绣牡丹》各段的结束音为角,有对比三段的旋律组成;七声D角调。安吉县《绣兜兜》4句加补充句落音为re―do―sol―sol―soI,补充采用“套尾重复”加固终止,五声F徵调。安吉县《十绣》五声F徵调,3句落音为dn―la―sol;第1句采用严格重复发展旋律,第2句第3句开头旋律变化重复第1句开头旋律。奉化市《绣花绷》4句加补充句落音为do―sol―la―mi―mi,补充采用“套尾重复”加固终止;五

声D角调。奉化市《绣肚兜》4句落音为sol―la―mi―mi,五声D角调。

四、江西省(赣东北民歌)

1、山歌《十绣荷包》,《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景德镇市,第389页。

2、山歌《十绣荷包》(交恋),《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南丰县,第454页。

3、小调《绣花鞋》,《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景德镇市,第490页。

4、小调《绣花鞋》,《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德兴县,第501页。

5、小调《绣花鞋》,《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玉山县,第502页。

6、小调《十绣》,《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南丰县,第549页。

7、小调《十绣》,《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乐安县,第564页。

8、灯歌《戒烟歌》(十绣荷包),《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婺源县,第582页。

歌词上:乐安县《十绣》述说历史故事;《戒烟歌》劝男子爱惜身体;其他都述说爱情。

曲调上:景德镇市《十绣荷包》4句落音为do―sol―do―sol,第3第4句是第1第2句的变化重复,全曲采用对比或呼应手法;角到微音的六度大跳是其旋律特色;五声F徵调。南丰县《十绣荷包》4句落音都为sol,第3第4句是第1第2句的变化重复,旋律具有对答性,五声F徵调。南丰县《十绣》3句落音为la―sol―la,五声F羽调。乐安县《十绣》2句落音都为sol,旋律具有对答性,五声G徵调。婺源县《戒烟歌》4句落音为do―sol―do―sol,第3第4句是第1第2句的变化重复,全曲采用对比或呼应手法;六声D微调,si到sol音的上行六度大跳是其曲调特色。景德镇市《绣花鞋》3句落音为sol―do―sol,五声D微调。德兴县《绣花鞋》3句落音为sol―mi―sol,五声G徵调。玉山县《绣花鞋》4句落音都为sol,第4句严格重复第2句,第3句“套尾重复”第1句,全曲采用对比或呼应手法;五声E徵调。

五、福建省

(一)闽西北民歌

1、唱诗念歌《绣只荷包送情郎》,《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福建卷》,明溪县,第1002页。

2、唱诗念歌《绣荷包》(一)(二)(三),《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福建卷》,永安市,第1006―1007页。

3、唱诗念歌《十绣罗鞋》,《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福建卷》,尤溪县,第1010页。

歌词上:都为述说爱情。

曲调上:永安市《绣荷包》(一)6句采用“套尾重复”和变奏发展旋律,每句的结束都相同,五声C羽调。永安市《绣荷包》(二)2句落音都为la,五声A羽调。永安市《绣荷包》(三)五声E羽调,6句采用“套尾重复”和变奏发展旋律,每句的结束都相同。明溪县《绣只荷包送情郎》2句落音都为la,B羽调,全曲只用了Ia―do―re三个音,2句曲调为“套尾重复”。尤溪县《十绣罗鞋》七声E微调,4句落音都为sol,每句采用“套尾重复”和变奏发展旋律,每句的结束都相同。

(二)闽北民歌

1、小调《绣汗巾》,《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福建卷》,建阳县,第1106页。

2、小调《十绣》,《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福建卷》,武夷山市,第1123页。

3、小调《绣荷包》,《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福建卷》,浦城县,第1138页。

4、唱诗念歌《绣荷包》,《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福建卷》,顺昌县,第1170页。

5、唱诗念歌《十绣荷包》,《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福建卷》,邵武市,第1172页。

6、唱诗念歌《绣汗巾》,《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福建卷》,光泽县,第1177页。

7、唱诗念歌《十买十绣》,《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福建卷》,政和县,第1192页。

歌词上:《绣荷包》和《十绣荷包》述说爱情,其他述说历史和风俗。

曲调上:建阳县《绣汗巾》E角调,全曲只用了mi―do―sol三个音,第2句变化重复第1句。武夷山市《十绣》五声A微调,2句落音为la―sol,第2句与第1句呼应和对比。浦城县《绣荷包》2句落音都为sol,五声C微调,第2句与第1句呼应和对比。顺昌县《绣荷包》2句落音都为la,五声D羽调,第2句与第1句呼应。邵武市《十绣荷包》4句落音都为do,第3第4句是第1第2句的变化重复,旋律具有对答性,全曲只用了do―mi―sol三个音,B宫调。光泽县《绣汗巾》2句落音都为mi,四声C角调,第2句是第1句旋律的装饰变化。政和县《十买十绣》有12句,旋律采用五声F角和B羽调式转换。旋律用变奏和模仿手法发展。

笔者对“吴歌”“绣”题材36首歌曲曲谱进行梳理和研究后发现,小调类19首约占52.8%;唱诗念歌类9首占25%;山歌类4首约占11.1%;灯调类4首约占11.1%。江苏5首小调,上海4首小调1首花灯调;浙江小调、山歌、马灯各两首,共6首;江西赣东北小调5首、山歌2首、灯歌1首;福建省闽西北只有唱诗念歌类5首,闽北唱诗念歌类4首、小调类3首。浙江省“绣”题材歌曲大跳旋律在五度范围内,喜欢用徵和角调式。闽西北民歌喜欢用羽调式,曲调的发展采用变化重复、对比或呼应手法。闽西北还喜欢用“套尾重复”和变奏手法发展旋律,每句的结束都相同。闽北民歌曲调简洁、朴实。

“吴歌”“绣”题材的曲调常用汉族五声调式,次为带有“si”音的六声调式,很少用带有“fa”音和七声调式;常用徵调式,宫和羽次之,商和角再次之(浙江省奉化市《绣花绷》《绣肚兜》和舟山市《绣牡丹》采用角调式);大跳音程较少,大跳音程前后旋律必用反向委婉级进加以平衡;依大跳为界,跳前旋律音程小幅度委婉起伏,跳后旋律音程也是小幅度起伏的旋法是其一大特点;偶尔出现的大跳乐汇,通常向上跳的乐汇出现的概率多,向下跳的乐汇出现的概率少;旋律的大跳通常为四度下行和五度上行跳,羽到徵音上行七度跳和宫到角音上下六度跳;角到角音上行八度跳,宫到羽音和徵到角音上下三度进行。

“吴歌”“绣”题材的旋律线,常强调“徵角”和“宫羽”之间的小三度进行;颤音不仅幅度小而且快而细,大多为单颤音,双颤音以上较少;小三度倚音和滑音比颤音多;纤巧繁细的润腔装饰通常在唱腔的字前用上下滑音或倚音;这些润腔与润饰音多呈级进关系,多不超出三度;倚音多用单倚音,小三度的倚音和滑音较多运用。

“吴歌”中“绣”题材曲调的结构大多为乐段,超过乐段的结构一般为后面结构是前面乐段的变化重复或变奏:乐段结构往往采用两句和四句或两句和四句加补充曲式。

南北“绣”题材的民歌有许多,它们歌词内容有表现男女爱情和咏唱历史故事及民间风俗内容两类。“吴歌”清而婉,越歌长而激。吴越相距不远,气候、环境、生活习惯相近。而民歌的音乐风格却不相同。吴越如此,中国南北民歌音乐风格的差异更是如此。“吴歌”以柔带韧,“软、糯、甜、媚”,有别于北方民歌的热烈奔放、率直坦荡。“吴歌”中“绣”题材曲调的特色,具有吴地地缘和人文上的烙印。“吴歌”有浓厚的水文化特点,它如涓涓流水,清新亮丽,一波三折,柔韧而含情脉脉。柔和娇两种美感本是长江音乐文化的本质共性,但这种风格美感在苏州周边表现得最明显。“吴歌”中“绣”题材歌曲,是“吴歌”家族的一个组成部分。“吴歌”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笔珍贵文化遗产,是吴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2006年5月20日,“吴歌”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正准备将吴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进入21世纪,苏州在“吴歌”的传承和保护方面,加大了政策和经济的扶持力度,有关部门编辑出版了《白茆山歌集》、《芦墟山歌集》、《吴歌遗产集粹》和《吴歌论坛》等几百万字的吴歌口述和研究资料。历史赋予我们把“吴歌”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保存下来发扬光大的职责。该文通过展示了“吴歌”这一古老体裁中“绣”题材民歌的曲调特色,也折射出它在当代的影响和生命力,同时也使读者感到“吴歌”丰富的内涵和无穷魅力。

①《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编辑委员会编《绣荷包》,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8年版,第1090页。《绣荷包》词谱依据[清]道光元年(1821)贮香主人辑《小慧集》卷12第38萧卿主人小调谱第2首译抄。原曲谱无调号和速度标记。

②乔建中《中国经典民歌鉴赏指南》(上),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第1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