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四川省2010级藏区“9+3”学生语文、数学、德育学业水平调研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四川省2010级藏区“9+3”学生语文、数学、德育学业水平调研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为提高“9+3”学校文化课教学质量,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全面分析2010级“9+3”学生语文、数学、德育三门文化课学业水平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对“9+3”任务学校文化课教学提出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9+3” 文化课 学业水平 调研

中图分类号:G75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8.036

四川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即:藏区学生在免费完成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被组织到内地接受三年免费职业教育)自2009年9月启动实施已历时近四年时间,“9+3”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已取得显著实效,其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已在全省中职学校宣传推广,为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目前,如何有效提升“9+3”教学质量是当前各学校共同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省教科所“9+3”教育教学研究室以此为契机,以文化课教学为突破口,于今年4―6月开展了2010级藏区“9+3”学生语文数学德育学业水平现状调研,旨在分析文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加强和改进“9+3”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1 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座谈会和实地访谈。共发放“学生问卷”2265份,回收有效问卷2006份,有效率为87.22%。涉及13个市州36所“9+3”学校,涵盖城区和农村学校,职业院校、行业中专和职业高中;涉及藏(57.62%)、羌(21.72%)、彝(4.25%)、回(2.43%)、汉(14.99%)五个民族的“9+3”学生。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1.1 过半数学生的语文、数学、德育学业水平相当于初中阶段水平

被调查的2010级“9+3”学生中,语文、数学、德育学业水平相当于初中阶段水平的学生比例依次为67.56%、74.69%、59.98%。语文学业水平相当于初一、初二、初三、高一水平的学生比例依次为:21.24%、23.55%、22.77%、19.79%。数学学业水平相当于初一、初二、初三、高一水平的学生比例依次为:36.21%、23.40%、15.08%、14.53%。德育学业水平相当于初一、初二、初三、高一水平的学生比例依次为:16.91%、17.42%、25.65%、25.33%。(见表1)

过半数学生的语文、数学、德育学业水平相当于初中阶段水平,其中数学学业水平相当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比例最高,其次是语文,然后是德育。

2 原因分析

2.1 《语文》、《数学》、《德育》教学时数普遍不足

根据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学大纲》的要求,《语文》、《数学》、《德育》必修课程的教学时数分别应达到160―180、128、128―144,限定选修课程的教学时数分别应达到32―36、32―64、64,总教学时数分别应达到192―216、160―192、192―208(见表2)。被调查的36所学校,三门文化课开设情况参差不齐,其中,《语文》、《数学》、《德育》总教学时数低于必修基本要求的学校比例分别为:48.39%、45.16%、38.71%,总教学时数低于必修加选修要求的学校比例分别为:54.84%、58.06%、96.77%。(见表3)

调研结果显示,过半数“9+3”学校的《语文》、《数学》、《德育》的教学时数均未达到大纲要求,三门学科中未达到大纲要求所占学校比例最高的是《德育》,其次是《数学》,然后是《语文》。《语文》必修课程开设较差,《德育》选修课程开设较差。

2.2 文化课教学缺乏针对性

在调查中,认为“教学进度过快”、“教学内容难度过大”的学生比例分别为39.39%、37.77%,有38.18%的学生“对文化课教师的授课方法不适应”。藏区学生由于文化背景、生长环境、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独特的认知模式和学习方式,他们的汉语水平、基础知识薄弱,在藏区学生与内地学生混合编班、学的情况下,多数“9+3”学校的文化课老师缺乏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和教学策略。很多学校反映出,在文化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照本宣科、教学方法单一、重理论讲解的现象,能密切结合学生的学情和专业需求有效开展教学的教师较少,文化课教学普遍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2.3 “9+3”学生学情具有特殊性

2.3.1 汉语水平不高,基础知识薄弱

由于少数民族学生从小生长在本民族语言的环境,汉语是作为第二语言进行学习的,他们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与内地学生相比存在明显差距,甚至有少部分学生进校时完全不懂汉语。同时受自然条件、经济状况以及办学条件等方面的制约,藏区基础教育相对薄弱,多数“9+3”学生是没有升入高中的初中应届毕业生,他们普遍存在着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在调查中,54.48%的学生认为因为“自身基础知识较差”导致文化课学习困难,6.80%的学生课堂上“完全听不懂”。听懂40%的学生占22.42%,听懂80%的学生仅占22.83%。由于汉语水平和基础知识薄弱导致学生听课、记笔记、语言表达、知识理解等方面出现困难和障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2.3.2 缺乏预习、复习习惯

在学习习惯调查中,“很少预习”或“从不预习”的学生占32.73%;“很少复习”或“从不复习”的学生占30.44%,“经常预习”、“经常复习”的学生分别仅占11.37%、15.63%。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很少”或“从不”与任课教师沟通的学生占35.84%,仅有14.60%的学生“经常和任课教师沟通”。可看出,多数“9+3”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的习惯和主动解决学习问题的习惯。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督导检查,规范中职文化课教学

文化课是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必修课,是中职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是中职学生成为合格职业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国家教育部职成教司《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改革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因此,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中职文化课专项督导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学校进行监督检查,将《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学大纲》落实情况纳入对学校的考评体系,督促各“9+3”学校开齐开足文化基础课。各级教研部门要广泛深入基层学校调查研究,加强对中职文化课教学的指导和研究。

3.2 加强文化补习,提高汉语和基础知识水平

在调查中,有73.83%的“9+3”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实施文化补习,其中,认为“非常必要”的学生占29.76%。59.88%的学生希望“补习与专业相关的文化知识”;赞同“集中补习”、“个别辅导”、“举办周末文化补习班”的学生比例依次为50.44%、48.39%、44.31%。可看出,“9+3”学生对实施文化补习的愿望非常强烈。因此,各地、各“9+3”学校要将文化补习作为“9+3”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列入教学计划,分阶段、分年级制定补习计划和实施方案,采取集中补习与个别补习、课内补习与课外补习相结合的方式,将中职课教学与文化补习有机融合,有效提升“9+3”文化课教学质量。

3.3 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习指导,提升文化课教学的针对性

在调查中,近半数(49.24%)的“9+3”学生希望任课教师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47.61%的学生要求“简化理论课学习、加强实践操作”,28.50%的学生要求“调整教学内容、降低教学难度”。“9+3”学生由于擅长形象思维和机械记忆,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的能力较薄弱,因此,任课教师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要针对学生的汉语水平、接受能力及思维特点,加强直观式、启发式教学,尽可能引入实物教具、案例以及多媒体,把静态、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动态化、形象化和生活化,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语言障碍;把学、看、做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质量;要针对藏区学生的文化背景及生活经验,积极编写适合“9+3”学生学习的校本课程;要充分考虑藏区学生的现有基础和专业特点,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在文化课教学中有机渗透与专业综合素质有关的教学内容,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效提高文化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其次,任课教师还要深入了解“9+3”学生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存在的问题,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从新生入学的第一堂课开始,建立必要的学习常规,要求学生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做好课堂笔记、课后复习、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等学习习惯。同时,任课教师还要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善于利用多元化的教学素材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对于相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视角来加以讲解和阐释,关照每一个文化群体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他们得到共同发展。

作者简介:周承琼,女,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9+3”教育教学,达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四川达州 635000